TEST
預約專線: 0934-020-265 地址: 桃園縣平鎮市廣泰路295號 Email: YCT0934020265@gmail.com Skype: YCT0934020265

叩法 

一、叩法的定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抖法

一、抖法的定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滾法

一、滾法的定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拿法

一、拿法的定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搓法

一、搓法的定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摩法

一、摩法的定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擦法

一、擦法的定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揉法

一、揉法的定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法 

一、推法的定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法 

一、按法的定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摩手法的分類 

按摩手法據說民間流傳有500多種,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也有110多種。臨床應用手法最少也應掌握二、三十種,學保健按摩要學會六、七十種手法才夠用。這些手法有其一定的規律。掌握其規律,對於手法的學習與應用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摩手法的基本條件 

按摩手法是按摩治療疾病、保健養生的基本手法,是一項專門的基本技能。因此要研究它的技巧,也就是說,作為手法它不是一般簡單的隨意動作,而是有一定規範和技術要求的技術動作。按摩治療和保健主要靠熟練的手法,而不是粗暴的蠻力。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輔助檢查法

科技的進步與檢查技術的發展,為臨床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檢查手段,如近些年來開展的CT掃描、核磁共振等,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下面我們只介紹幾種經濟適用的檢查方法,供同道們工作中參考。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坐位檢查

要求患者背對自然光線,坐方凳上,雙足自然落地。檢查順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仰臥檢查 

患者自然仰臥,觀察膝關節及髖關節能否伸直,以手伸入腰部檢查,看腰部能否完全貼於床面,如髖關節伸直時腰部不能貼床,而髖關節屈曲時腰部能貼床,則表明髖關節有屈曲畸形。其原因可能是髖關節本身的病變,也有可能是髂窩膿腫或腰大肌膿腫所致。此時應注意以雙手法(左手垂直壓於右手背上)觸摸腹部,檢查有無包塊及壓痛,以排除與腰痛有關的其他原因,如腹部炎症、腫瘤、膿腫等。仰臥位檢查常用的試驗方法有: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側臥位檢查

1Ober氏試驗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俯臥位檢查

俯臥位檢查時,一般在患者腹部墊一薄枕,可使腰背部肌肉放鬆,以利於檢查。臉需向一側偏轉,以免口鼻受壓產生不適。兩上肢自然置於軀幹兩側,切不可將兩臂支撐於胸前或頭部,否則腰背部肌肉則不能放鬆。檢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格檢查方法 

臨床檢查是診斷脊椎錯位的重要一環。有條件者,可設立專門的檢查室,要求光線充足、溫度適宜、檢查器材齊全(如檢查床、桌子、椅子、聽診器、叩診錘、布卷尺、注射器、針頭、棉簽及消毒用品等)。要求患者暴露檢查部位(女患者由男性檢查時必須有第三者在場),病人處於自然姿勢,檢查患者受累的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或脊髓所支配的部位有無運動障礙,感覺異常、壓痛、反射改變等陽性體徵。若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則可引起所支配的臟器的體徵。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史採集及體格檢查 

病史採集是診斷脊柱錯位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包括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骨盆移位的診斷

()在面部和身體動作中的表現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骨盆移位的症狀或體徵 

()心血管系統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骨盆移位的診斷

在診斷脊柱錯位的同時,一個重要問題同樣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骨盆移位。骨盆是脊椎的基石,如發生移位,就像高樓大厦發生偏斜一樣。那麼如何確定骨盆移位呢?下面以右側骨盆為例,介紹一下移位後的體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脊柱的觸診法

脊柱的觸診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觸診,即可發現脊柱有無錯位、棘突有無偏移。一般觸診可根據三條線綜合判定:棘突尖線,即通過每個棘突尖的連線(正常時應與後正中線重迭)。棘突側線,即通過各棘突側緣的連線(左右各一條)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脊柱錯位的診斷及輔助診斷

脊柱錯位,早期診斷有一定難度,依靠輔助設備檢查是難以發現的。但對於有實際經驗的自然療法工作者來說,就有可能做到早期發現、治療和預防,有可能使錯位的脊柱得到及時的復位和矯正,使相應的一些不適症狀早日消失,使肌體得到康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脊柱錯位的病理

所謂病理,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過程。脊柱錯位的病理改變與病因有著密切的關係,人體在發育至成人後,退行性改變即已開始,並且緩慢的、進行性地發展著,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繼發周圍組織的損傷性炎症反應,刺激周圍的感覺神經而引起疼痛。常見的病理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面: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脊柱錯位的病因

引起脊柱錯位的原因很多,可以說,嬰兒從剛出生時受產道的擠壓,就已可能出現脊柱錯位。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污染、自身的解剖變異因素、心理狀態因素、工作體位、環境等的變化,都有可能引起脊柱錯位。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脊柱療法的相關理論 

脊柱療法,是近代在各國興起的一種新療法,我們根據祖國傳統醫學基礎理論——經絡學說、生物全息理論等基礎知識,作一簡要描述。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脊療法是一種對脊柱內、外在平衡進行調整的技術,治療因脊柱失去平衡而出現的各種病症(脊柱相關性疾病,Diseaserelatedtospine)。它首先在美國形成獨立學科,以其良好的療效影響世界。中國古代的治脊療法屬於正骨範疇,歷史悠久,對此進行探討,有助於繼承古人的治療經驗,結合國外的脊椎矯正學(Chiropractic),推動中國脊椎矯正學科的發展和完善,為患者造福。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附方

降癰活命飲(新方):治一切癰毒。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科醫鏡》(清‧高思敬)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赤遊丹

赤遊丹,由胎中熱毒,或生後過於溫暖,以致熱毒外發,皮膚紅腫,色若塗丹,遊走不定,行於遍身,故曰赤遊丹。發於頭面四肢而內歸心腹者不治。內治宜清熱解毒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21 Fri 2010 11:48
  • 喉痛

喉痛

喉以納氣而通於天,咽以納食而通於地,會厭乎其上以司開闔,惟其為心肺肝腎呼吸之門,飲食聲音吐納之道,關係死生,為害速矣。《經》云: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其證喉痹為總名,而風溫喉痛為多,亦宜內外兼治。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20 Thu 2010 11:47
  • 重舌

重舌

脾之脈絡系舌旁,肝之脈絡系舌本,心之脈絡系舌根。心脾蘊熱,則氣血俱盛,腫附舌根,其形狀似舌,如舌下又一小舌,故曰重舌也。宜針刺出血,向旁挑之,不可深刺正中主筋之上也。內治以清心泄熱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9 Wed 2010 11:46
  • 牙疳

牙疳

牙疳,由內蘊胎毒,外感熱毒,毒氣上攻,牙根潰爛,隨變黑腐,臭穢難聞,辨證最速,名為走馬牙疳。內治以瀉毒清熱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8 Tue 2010 11:44
  • 鵝口

鵝口

鵝口,起於初生之小兒。口內白屑,試去複生,重則滿舌上腭疊疊腫起,狀如鵝口,開而不合,哭聲不出,乳食為難。或生牙齦上下,名曰馬牙,皆由心脾胎熱上攻所致也。藥以清熱瀉脾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7 Mon 2010 10:11
  • 臍風

臍風

臍者,小兒之根蒂也,名曰神闕。穴近三陰,喜溫惡涼,喜乾惡濕。如斷臍有法,臍風何自而起。惟有水濕風冷之氣,入於臍中,兒必腹脹臍腫,日夜啼叫,此臍風之初發也。眼角眉心忽見黃色,即是臍風見證,宜急治。若黃色到鼻,治猶易,到人中、承漿則難。甚至口鎖、唇緊、頭強者不治。但臍風初見,總在初生三日之內,舌硬眼閉,口吐白沫,哭不出聲,左右牙齦上腭(ㄜˋ)有硬梗,藍黃白色如雞魚脆骨形狀,或白點如粟米大,亟用銀針,將齦腭硬梗處,以及黃白點顆刺破,以青布蘸濕扭乾,塗以墨汁。內治用防風一錢煎服。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6 Sun 2010 10:10
  • 火眼

火眼

小兒兩目紅腫,由肝經有熱內蘊,風邪外襲,是為風火眼。內治以疏散主之。《經》云:火鬱發之是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5 Sat 2010 10:09
  • 癎證

癎證

《經》言:二陰急為癎厥。謂少陰氣逆于經而上行,則喉塞音瘖(ㄧㄣ)而癎發矣。證由心腎虛怯,肝風膽火(ㄕㄨˋ)逆,痰誕上壅,心包經脈閉阻,猝然暈僕,口眼牽掣,腰背反張,手足抽搐,喊作畜聲。因其相似,分為五癎,以內應五臟也。癎證幼小為多,大人亦有之。經久失調,遂成痼疾,一觸厥氣鼓風,涎沫升逆無制,痰在膈間,則眩微不僕,痰溢膈上,則眩甚而倒。必待其氣反、吐去驚涎宿沫而後甦。內治以清痰火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4 Fri 2010 10:08
  • 食積

食積

食積,由乳食積滯,胸悶腸鳴,噯氣酸腐,見食則惡,或脹或痛,大便臭穢,失氣有傷食之味。夾寒則面色白胱(ㄍㄨㄤ),舌苔白膩,口吐清水,食物不化,手足時冷。夾熱則面赤唇乾,口渴,舌苔黃膩。積久脾傷,延成疳疾。內治以健脾扶陽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3 Thu 2010 10:07
  • 積聚

積聚

諸有形而堅著不移者為積。諸無形而留止不定者為聚。積在五臟,主陰,病屬血分。聚在六腑,主陽,病屬氣分。《難經》既以積聚分屬臟腑,《巢氏病源》別立癥瘕之病名,以不動者為癥,動者為瘕。亦猶是《難經》積聚之說也。第無形之瘕聚,其散易。有形之癥積,其破難。治之者,辨有形無形,在氣在血,可得其概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2 Wed 2010 10:07
  • 腫脹

腫脹

腫在外屬水,脹在內屬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1 Tue 2010 10:06
  • 黃膽

黃膽

黃膽,由脾胃濕熱鬱蒸,漸致身目如金,汗溺皆黃。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0 Mon 2010 10:05
  • 腹痛

腹痛

腹有寒痛,熱痛,食痛,氣不和痛,脾虛痛,肝木乘脾痛,蛔動痛者,不可以不辨。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9 Sun 2010 10:04
  • 頭腫

頭腫

頭腫。由風溫內伏,熱毒壅遏。或發於兩頤則為痄(ㄓㄚˋ)腮,或發於頭面則為大頭瘟。內治以普濟消毒飲去升、柴、芩、連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8 Sat 2010 10:03
  • 痰迷

痰迷

小兒痰壅氣塞,呀呷作聲,甚至痰漫竅閉,如癡如迷,甚至痰塞喉間,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在小兒為尤多。內治宜豁痰化痰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7 Fri 2010 10:03
  • 咳嗽

咳嗽

肺為華蓋,職司整肅。自氣逆而為咳,痰動而為嗽。其證之寒熱虛實,外因內因,宜審辨也。肺寒則嗽必痰稀,面白,畏風多涕,宜溫肺固衛。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6 Thu 2010 10:01
  • 瘧疾

瘧疾

《內經,》夏傷於暑,秋必病瘧。謂瘧疾由傷暑而汗出腠開,當風浴水受淒涼之水寒,及秋遇涼風束之,裏邪不能外越,則隨經絡以內薄,舍于臟腑募原之間,與日行之衛氣相值而瘧作焉。當其邪正交爭,並于陰,則中外皆寒,並于陽,則內外皆熱,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體,衛氣集則複作。治者于瘧將發時與正發之際,切勿施治,治之則病愈甚,須在未發前二、三時,迎而奪之,方為合法。小兒胎瘧,不能服藥,用黃丹五錢,生明礬三錢,胡椒二錢五分,麝香少許,共研末,以好醋調敷手心,男左女右,以絹包手掌,藥發自汗而癒。如小兒未進鼓食者,患瘧久不止,用冰糖濃煎湯喂之,最驗。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5 Wed 2010 10:00
  • 痢疾

痢疾:

痢疾,古名滯下。多因外受暑濕,內傷生冷,而傷於氣者,色多白,以肺與大腸相表裏也。傷於血者,色多赤,以心與小腸相表裏也。裏急者,腹窘痛也。後重者,頻下墜也。總之,無積不成痢,內治以宣通之法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4 Tue 2010 09:59
  • 熱證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3 Mon 2010 09:58
  • 寒證

寒證

風、寒、暑、濕、燥、火,謂之六淫。仲師有《傷寒論》,其中分六經見證,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精矣,備矣。小兒感寒證,憎寒,畏風,身熱,頭疼,項強,肢節痛,胸滿痞,內治以疏表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2 Sun 2010 09:57
  • 泄瀉

泄瀉

泄瀉者,胃中水穀不分,併入大腸,多因脾濕不運。《內經》所謂濕多成五泄也。小兒致病之原,或內由生冷乳食所傷,或外因風寒暑濕所感,抑或饑飽失時,脾不能運,冷熱相干,遂成泄瀉。甚至久瀉不止,元氣漸衰,必成慢驚重症。內治宜分消,宜溫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1 Sat 2010 09:57
  • 嘔吐

嘔吐

吐證有三,曰嘔、曰吐、曰噦。噦、即乾嘔也。先賢謂嘔屬陽明,有聲有物,氣血俱病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30 Fri 2010 09:55
  • 疳疾

疳疾

疳者,乾而瘦也。由小兒稟賦氣血虛弱,臟腑柔脆,或乳食過飽,或肥甘無節,停滯中脘,傳化遲滯,腸胃漸傷,則生積熱,熱盛成疳,則消耗氣血,煎灼津液。凡疳疾初起,尿如米泔(ㄍㄢ),午後潮熱,或因吐瀉瘧痢,日久失治,以及久熱、久汗、久咳、久瘡,致令青筋暴露,肚大堅硬,面色青黃,肌肉消瘦,皮毛憔悴,而疳證成矣。然當分其所屬而治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風

驚風者,驚生於心,風生於肝。小兒熱盛生風,風盛生痰,痰盛生驚。驚盛則肘臂伸縮為搐,十指開合為搦(ㄋㄨㄛˋ),肩頭相撲為掣,手足動搖為顫,身仰後向為反,手若開弓為引,目直似怒為窜(ㄘㄨㄢˋ),露睛不活為視,是為八候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外八卦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馬過天河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五經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龍戲珠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門入虎口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中指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猿猴摘果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中撈月法

手法_09_水中撈月圖【《厘正按摩要術》(清‧張振鑒)】.JPG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三關法

 手法_07_推三關圖【《厘正按摩要術》(清‧張振鑒)】.JPG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取天河水法

 手法_05_取天河水圖【《厘正按摩要術》(清‧張振鑒)】.JPG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鳳展翅法

 手法_03_雙鳳展翅法【《厘正按摩要術》(清‧張振鑒)】.JPG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坎宮法

手法_01_推坎宮法【《厘正按摩要術》(清‧張振鑒)】.JPG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足部圖(注)

足部各穴,載於《銅人》圖者,茲不復注。第老龍穴在足二指巔,鞋帶即僕參,在足後跟上。內外鬼眼,外在膝前,內在膝後,皆以補《銅人》之未載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掌圖(注)

陰掌者,掌背也。掌背心為外勞宮,與陽掌八卦相同,為外八卦。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掌圖(注)

 陽掌,掌正面也。掌心,為內勞宮。前離、後坎、左震、右兌,乾、艮、巽、坤,寄四隅,內八卦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覆身圖(注)

覆身各穴,載在《銅人》圖者,茲不重出。第高骨、腦空,在風池風府上,龜尾在尾閭處,以補《銅人》所未載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身圖(注)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督脈圖(注)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任脈圖(注)

會陰(兩陰中間)。曲骨(橫骨上毛際陷中)。中極(臍下四寸)。關元(中極上一寸)。石門(關元上一寸)。氣海(臍下一寸五分)。陰交(臍下一寸分)。神闕(臍中)。水分(臍上一寸)。下脘(臍上二寸)。建裏(臍上三寸)。中脘(臍上四寸)。上脘(臍上五寸)。巨闕(臍上六寸)。鳩尾(臍上七寸)。中庭(臍上八寸)。膻中(中庭上一寸六分)。玉堂(膻中上一寸六分)。紫宮(玉堂上一寸六分)。華蓋(紫宮上一寸六分)。璇璣(華蓋上一寸六分)。天突(璇璣上一寸六分)。廉泉(頸下結喉上)。承漿(唇下陷中)。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焦經圖(注)

關沖(無名指外側)。液門(小指次指陷中)。中渚(去液門一寸)。陽池(腕上陷中)。外關(腕後二寸)。支溝(腕後三寸)。會宗(腕後三寸內側)。三陽絡(腕後四寸)。四瀆(肘前五寸)。天井(肘外大骨後骨隙中)。清冷淵(肘後二寸)。消鑠(臂外對腋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包絡經圖(注)

 天池(乳後一寸)。天泉(曲腋下二寸)。曲澤(屈肘陷中)。郄門(去腕五寸)。間使(腕後三寸)。內關(腕後二寸)。大陵(掌後兩筋間)。勞宮(掌心)。中衝(中指端)。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膽經圖(注)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肝經圖(注)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膀胱經圖(注)

 睛明(目內眦)。攢竹(眉頭陷中)。曲差(髮際上五分)。五處(髮際上一寸)。承光(髮際上二寸五分)。通天(承光後一寸五分)。絡郄(通天後一寸五分)。玉枕(絡郄下一寸五分)。天柱(髮際內大筋外廉陷中)。大杼(第一椎旁一寸五分)。風門(二椎旁一寸五分)。肺俞(三椎旁一寸五分)。厥陰俞(四椎旁一寸五分)。心俞(五椎旁一寸五分)。督俞(六椎旁一寸五分)。膈俞(七椎旁一寸五分)。肝俞(九椎旁一寸五分)。膽俞(十椎旁一寸五分)。脾俞(十一椎旁一寸五分)。胃俞(十二椎旁一寸五分)。三焦俞(十三椎旁一寸五分)。腎俞(十四椎旁一寸五分)。氣海俞(十五椎旁一寸五分)。大腸俞(十六椎旁一寸五分)。關元俞(十七椎旁一寸五分)。小腸俞(十八椎旁一寸五分)。膀胱俞(十九椎旁一寸五分)。中膂俞(二十椎旁一寸五分)。白環俞(二十一椎旁一寸五分)。上髎(第一腰空)。次髎(第二腰空)。中髎(第三腰空)。下髎(第四腰空)。會陽(尻骨旁)。附分(二椎旁三寸)。魄戶(三椎旁三寸)。膏肓(四椎旁三寸)。神堂(五椎旁三寸)。(六椎旁三寸)。膈關(七椎旁三寸)。魂門(九椎旁三寸)。陽綱(十椎旁三寸)。意舍(十一椎旁三寸)。胃倉(十二椎旁三寸)。肓門(十三椎旁三寸)。志室(十四椎旁三寸)。胞肓(十九椎旁三寸)。秩邊(二十椎旁三寸)。承扶(臀下陷中)。浮郄(承扶下六分)。委陽(承扶下一寸六分)。殷門(承扶下六寸)。委中(中約紋間)。合陽(委中下三寸)。承筋(腳跟上七寸)。承山(下分肉間)。飛揚(外踝上七寸)。跗陽(外踝上三寸)。昆侖(後跟陷中)。僕參(踝骨下)。申脈(外踝下五分)。金門(申脈下一寸)。京骨(足外側骨際)。束骨(本節後陷中)。通穀(本節前陷中)。至陰(小指外側)。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腎經圖(注)

湧泉(足掌心)。然穀(內踝下一寸)。太溪(內踝後跟骨上)。大鐘(足跟後踵邊)。水泉(太溪下一寸)。照海(內踝下一寸)。復溜(足跟上前二寸)。交信(內踝上二寸)。築賓(內踝上內分肉間)。陰穀(膝旁曲膝紋間)。橫骨(大赫下一寸)。大赫(氣穴下一寸)。氣穴(四滿下一寸)。四滿(中注下一寸)。中注(肓俞下一寸)。肓俞(臍旁五分)。商曲(肓俞上一寸)。石關(商曲上一寸)。陰都(石關上一寸)。通谷(陰都上一寸)。幽門(通穀上一寸)。步廊(神封下一寸六分)。神封(靈墟下一寸六分)。靈墟(神藏下一寸六分)。神藏(中下一寸六分)。彧中(俞府下一寸六分)。俞府(璿璣旁二寸)。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經圖(注) 

少澤(少指外側)。前穀(本節前)。後溪(本節後,捏拳取之)。腕骨(腕前骨陷側)。陽穀(銳骨下陷中)。養老(腕上一寸)。支正(腕後五寸)。小海(肘端五分)。肩貞(肩胛下兩兩間)臑(ㄋㄠˋ)(大骨下陷中)。天宗(大骨後)。秉風(肩髎外舉臂取之)。曲垣(肩中曲胛陷中)。肩外俞(胛後一寸)。肩中俞(胛後二寸)。天窗(扶突後陷中)。天容(耳下曲頰後)。顴髎(面上鳩骨銳端)。聽宮(耳端大如菽)。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經圖(注)

 極泉(腋下大筋間)。青靈(肘上三寸)。少海(肘後五分)。靈道(掌後一寸五分)。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胃經圖(注)

承泣(目下七分)。四白(目下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地倉(夾吻四分)。大迎(頜下一寸三分)。頰車(耳下八分)。下關(耳前動脈)。頭維(神庭旁四寸五分)。人迎(喉旁一寸五分)。水突(人迎下)。氣舍(水突下)。缺盆(氣舍下橫骨內)。氣戶(璇璣旁四寸,去乳六寸四分)。庫房(氣戶下一寸六分)。屋翳(庫房下一寸六分)。膺窗(屋翳下一寸六分)。乳中(乳頭中)。乳根(乳下,去乳中一寸六分)。不容(巨闕旁三寸)。承滿(不容下一寸)。梁門(承滿下一寸)。關門(梁門下一寸)。太乙(關門下一寸)。滑肉門(太乙下一寸)。天樞(臍旁二寸)。外陵(天樞下一寸)。大巨(天樞下二寸)。水道(天樞下四寸)。歸來(天樞下六寸)。氣沖(鼠鼷上一寸)。髀關(膝上一尺二寸)。伏兔(膝上六寸)。陰市(膝上三寸)。梁邱(膝上二寸)。犢鼻(膝臏陷中)。三裏(膝下三寸)。上巨虛(膝下六寸)。條口(膝下七寸)。下巨虛(膝下八寸)。豐隆(膝下九寸)。解溪(內庭後六寸五分)。沖陽(內庭後五寸)。陷穀(內庭後二寸)。內庭(次趾外間)。厲兌(次趾端)。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脾經圖(注) 

隱白(大趾內側)。大都(本節後陷中)。太白(大趾內側核骨下)。公孫(本節後一寸)。商邱(內踝陷中)。三陰交(內踝上三寸)。漏谷(內踝上五寸)。地機(內踝上六寸)。陰陵泉(膝下內側)。血海(膝上內側)。箕門(魚腹動脈中)。沖門(期門下一尺五分)。府舍(期門下九寸)。腹結(期門下六寸八分)。大橫(期門下五寸五分)。腹哀(期門下二寸)。食竇(天溪下一寸六分)。天溪(胸鄉下一寸六分)。胸鄉(周榮下一寸六分)。周榮(中府下一寸六分)。大包(腋下六寸)。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腸經圖(注)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卷三‧取穴_肺經圖(注)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8 Sun 2010 11:22
  • 咒法

咒法

太陰化生,金水之精,鑾劍披發,手執寶刀,三界橫行,彻裏流驚。東王公,西王母,急去山中採果,莫休小兒身上作禍,南斗六司延壽星,北斗七元解厄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收驚神咒)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定痛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納氣法

陳飛霞曰:小兒虛脫喘急,真氣浮散,適值危亡之頃,諸藥莫效,用吳茱萸五分,胡椒七粒,五倍子一錢,研極細末,和酒成餅,填實肚臍,以帶紮之,其氣自順。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煩法

陳飛霞曰:小兒實熱證,痧疹毒盛,面赤口渴,五心煩躁,啼哭不己,身熱如火,氣喘鼻扇,揚手踢足,一時藥不能及,用鉛粉一兩,以雞蛋清調勻,敷胸口及兩手心,複用釀酒小曲十數枚研爛。和熱酒作二餅,貼兩足心,布紮之,少頃,其熱即散於四肢,心裏清涼,與前清裏法相似。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疏表法

陳飛霞曰:凡小兒無論風寒食積,將出痘疹,于發熱時,宜用蔥一握,搗爛取汁,少加麻油和勻,以指蘸蔥油摩運兩手心、兩足、,並前心、頭面、項背諸處。每處二十四下,隨以濃衣裹之,並蒙其首,取微汗,不可大汗。此等汗法,最能疏通腠理,宣通經絡,使邪氣外出,不致久羈營衛,而又不傷正氣,可以佐周於蕃用汗法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浴法

《玉機真臟論》:脾風治法,可按、可藥、可浴。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焠法

法,楚人多用之。取肥白燈芯,截三四寸長,微蘸麻油,烘乾,燃著,右手平持燈芯尾下垂,按穴之,一近皮膚即提起,煏(ㄅㄧˋ)煿(ㄅㄠˋ)有聲,須手法靈捷,勿致灼傷肌肉。夏禹鑄所謂元宵火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針法

針法失傳久矣。《靈樞》、《甲乙經》俱在,習之匪易,用之為難。若周于蕃所施針法,則顯而易者耳。其書內所載第一用針要訣,無論急慢驚風,于小兒不饑不飽之時,應用花針,將虎口、風、氣、命三關,並手少商、足少商等處,本驚搐之要穴,男左女右,略刺皮破血出,不可深入,恐傷小兒反變他證。針法一用,病輕者隨手即愈,若重證,須將主治之穴,再用推、運、掐、揉、諸法,雖病已垂危,無不可冀其回生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汗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18 Thu 2010 11:04
  • 推法

推法

《廣意》曰:凡推展向前者,必期如線之直,毋得斜曲,恐傷動別經而招患也。古人有推三回一之法,謂推去三次,帶回一次。若驚風用推,不可拘成數,但推中略帶幾回便是。其手法手內四指握定,以大指側著力直推之,推向前去三次,或帶回一次。如乾推,則恐傷皮膚。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法

周於蕃曰:運則行之,謂四面旋繞而運動之也。宜輕不宜重,宜緩不宜急,俾血脈流動,筋絡宣通,則氣機有沖和之致,而病自告痊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16 Tue 2010 11:00
  • 揉法

揉法

周於蕃曰:揉以和之。揉法以手宛轉回環,宜輕宜緩,繞於其上也。是從摩法生出者,可以和氣血。可以活筋絡,而臟腑無閉塞之虞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15 Mon 2010 10:57
  • 掐法

掐法

掐,《說文》:爪刺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