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脊療法是一種對脊柱內、外在平衡進行調整的技術,治療因脊柱失去平衡而出現的各種病症(脊柱相關性疾病,Diseaserelatedtospine)。它首先在美國形成獨立學科,以其良好的療效影響世界。中國古代的治脊療法屬於正骨範疇,歷史悠久,對此進行探討,有助於繼承古人的治療經驗,結合國外的脊椎矯正學(Chiropractic),推動中國脊椎矯正學科的發展和完善,為患者造福。
中國古代治脊療法史略
追溯中國的治脊療法,最早的文獻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引書》(1984年出土於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其中有以仰臥位頸椎拔伸法治療落枕、以腰部踩脊法和腰椎後伸扳法治療痢疾及頸椎後伸扳法治療喉痹的記載。
另外,與《引書》同期的《導引圖》和《十問》(1973年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墓的古醫籍)分別記載了「脊柱推拿重定術」的示意圖和師癸治療禹頸椎病、環樞椎半脫位的醫論,當時最優秀的脊柱旋轉復位法是《導引圖》中的「坐引八維」,圖式以其最誇張的手法抒發了作者意圖:他的跪姿人體五點穩定結構,超出了現代醫學人體生物力學的目標,使施術者單人即可完成對患者全脊柱旋轉復位術,他的手圖類甲骨文「寸」字。
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學派代表莊子十分重視被中醫稱為督脈的脊柱與人體健康的關係,《莊子》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中醫經典《內經》中已有脊柱形態異常影響人體臟腑機能的描述,
《素問•脈要精微論》曰:「背曲肩隨,腑將壞矣;轉搖不能,腎將疲憊。」
《素問•骨空論》:「督脈生病,治在骨上,甚者臍下營。」明確提出作為督脈的脊柱有病應在脊椎骨上治之。
漢代
《後漢書•華佗傳》記載了華佗用倒懸法綜合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人苦頭眩,頭不得舉,目不得視,積年。佗使悉解衣倒懸,令頭去地一、二寸,濡布拭身體,令周匝,視侵諸脈,盡出五色。佗令弟子數人以鈹刀決脈,五色出盡,視赤血出乃下。以膏摩,被覆。汗出周匝,飲以葶藶犬血散,立愈」。
《肘後方》(晉•葛洪)用捏脊療法治「卒腹痛」:「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
《諸病源候論》(隋•巢元方)西元610年,首載自我旋轉頸椎法治療頸椎病:「手長舒,令掌仰,一手捉頦,挽之向外,一時極勢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動,兩向側極勢,急挽之,二七。去頸骨急強,頭風腦旋,喉痹,膊內冷注,偏風」。
巢氏也重視脊柱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坐地,直兩腳,以兩手指腳脛,以頭至地。調脊諸椎,利髮根,令長美。坐舒兩腳,相去一尺,以扼腳兩脛,以頂至地十二通,調身脊無患害,致精氣潤澤。髮根長美者,令青黑柔潤滑澤,髮恒不白」。
《千金要方•養性》(唐•孫思邈)
將踏脊列入日常保健中:「凡人無問有事無事,常須日別踏脊背、四肢一度,頭項苦,令熟踏,既風氣時行不能著人,此大要妙,不可具論。」
《千金要方•按摩法》所載中國古代的「老子按摩法」重視治脊,如第26式:「兩手拳反背上,掘背上下亦三遍」,第27式:「兩手反捉,上下直脊三遍」。
《世醫得效方》(元•危亦林),刊行於1337年,首次介紹了脊椎骨折的復位法:「凡挫脊骨,不可用手整頓,須用軟繩從腳吊起,墜下身直,其骨使自歸窠,未直則未歸窠,須要墜下,待其骨直歸窠。」
這是自重牽引治療脊柱骨折。
明代
《接骨手法》有自重牽引法加手法復位治療脊椎後突的記載:「脊樑骨出如何驗,上下參差不得平,扶正患人席地坐,用布抄胸吊上身,上身一起骨便見,急將手去按須平」。
清代
太醫院教科書《醫宗金鑒》提出了「骨縫開錯」理論,對胸椎錯骨縫(後關節紊亂)主張先手法放鬆軟組織,再行治脊重定手法,並配合藥物內服外敷。該書首次提出了正骨之全道:「跌僕損傷,雖用手法治之,恐未盡得其宜,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需「制器以正之,用輔手法之不逮……,再施以藥餌之功,更示以調養之善,則正骨之道全矣。」可見,中國古代的治脊療法歷史悠久,至清代已形成了完整的指導理論。
古代治脊的學術經驗
縱觀古代治脊史,其學術經驗集中於《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可歸納為診斷上重視「摸法」,治療上重視正骨全道與治傷先治筋。另外,古代正骨手法上重視自身體重牽引的應用和患者的配合動作。
摸法在治脊療法中的應用
《醫宗金鑒》正骨八法的第一法就是「摸法」。書中云:「摸者,用手細細摸所傷之處」,「以手捫之,自悉其情」。
春秋戰國時期的《十問》中「禹問余師癸」曰:「凡治正之紀,必自身始」,
即摸法是正骨首先應遵循的規則。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說:「凡傷損處,只需揣摸,骨頭平正不平正,便可見。」
國內現代治脊流派—廣州龍氏治脊療法就十分重視觸摸脊椎以確定發病的脊椎及錯位的分型。實際上摸法不僅用於診斷,而且貫穿於治脊療法的始終。
《捏骨秘法》(清•劉聞)中脊骨疼痛的治療:「凡脊骨疼,何處疼,必定何處高。治法:用大指向脊骨高處略略一按,與上下脊骨相平,即愈。」
正骨全道在治脊療法中的應用
《醫宗金鑒》的正骨全道包括手法、固定、內外用藥及調養。
如書中對胸椎錯骨縫(後關節紊亂)的治療:「當先揉筋,令其和軟;再按其骨,徐徐合縫,背膂始直。
內服正骨紫金丹,再敷定痛散,以燒紅鐵器烙之,覺熱去敷藥,再貼混元膏。」
又如治腰節骨錯縫,手法治療後,「用醋調定痛散,敷於腰柱上,視患處將柱排列於脊骨兩旁,再用蘄艾做薄褥覆於柱上,以禦風寒……內服藥餌,調治自愈。」
故筆者治頸椎旋轉式錯位,以偏左為例,在手法矯治後,以頸托固定1-2周,輔以藥物內治並存之病,外治局部寒濕、氣滯及瘀血之症,並強調術後調養:囑患者躺下時從左側側臥至枕,再轉為仰臥(以合適的枕頭枕於項後),頭稍向左側轉。起床時從左側臥位以手撐起,整個過程避免頸椎扭轉受力。患者平時減少或避免右轉頭頸或低頭;半個月左右,頸椎關節穩定後,作項肌靜態強壯鍛煉,以防復發。術後調養可認為是有利康復、預防復發的各項輔助措施,包括生活起居中的注意事項和妥當的功能鍛煉。
治傷先治筋,治脊手法重視患者的配合動作
《醫宗金鑒》對胸椎錯骨縫(後關節紊亂)的治療就體現出治傷先治筋的理念:「當先揉筋,令其和軟;再按其骨,徐徐合縫,背膂始直。」
這種先手法放鬆軟組織,再行治脊重定手法的做法至今仍為現代各治脊流派所採用。
治脊手法重視患者的配合動作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引書》:「引腸辟:端伏,加頤枕上,交手頸下,令人踐其腰。毋息,而力舉尻,三而已。」
此操作要求病人屏住呼吸,並用力抬舉臀部。廣州龍氏治脊中作上胸椎後關節復位手法時,其「搭肩頭手對抗法」要求患者頭部用力側彎,對抗術者前臂做成的阻力。《引書》中治喉痹、癃閉均要求患者的配合動作,值得臨床借鑒。
自重牽引在治脊手法中的應用
自重牽引用於治脊早在漢代就已應用,如華佗以倒懸法治療頸椎病;元代危亦林以倒懸法作脊椎骨折的復位。
《傷科大成》(清•趙濂)載有自重牽引治落枕:「失枕,有因臥者,有一時之失者,使患者坐低處,先行揉摩,一手提起其頭,一手托起其下頦,緩緩轉動伸舒使直。服吉利散。」
《醫宗金鑒》用疊磚法治「胸陷而不直」,
《傷科補要》(清•錢秀昌)載有用疊磚法治「骨縫疊出,俯仰不能,疼痛難忍,腰筋僵硬」,都巧妙地應用了自重牽引。
實際上,要合理應用自重牽引,必須根據病變部位的結構特點精心設計。
《醫宗金鑒》所說:手法所施得宜,「必素知其體相,識其部位」。「蓋正骨者,須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複善用夫手法,然後治多自效」。
總之,中國古代的治脊療法雖散見於歷代古籍中,但歷經千載,已經相當成熟,許多學術經驗值得我們繼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