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檢查法

科技的進步與檢查技術的發展,為臨床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檢查手段,如近些年來開展的CT掃描、核磁共振等,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下面我們只介紹幾種經濟適用的檢查方法,供同道們工作中參考。

 

一、X光片檢查法

這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輔助檢查,它不僅可以清楚地顯示脊柱骨的各種改變,還可以排除結核、類風濕、腫瘤和畸形。X光片是脊椎結構立體形態的平面投影,儘管影像重叠紊亂,仍可直接或間接反應脊柱的既往和現狀。觀看X光片時,一定要結合病史和臨床進行綜合分析。現列出幾種常見的X光片異常及症狀,供同道們參考。

 

()頸曲消失或反張

多見於青壯年患者(尤其是女青年),查體發現頸部肌群緊張,中下段頸椎關節突關節壓痛,局部肌肉痙攣,C4C5棘突可能發生偏移錯位。頸曲上段僵直者,多有頭部脹痛或頭面五官症狀;頸曲下段僵直者,以肩背或上肢的麻脹、疼痛、乏力等症狀為多見。

 

()頸項韌帶鈣化

這是頸椎病的典型X光徵之一,多發生在C5~7平面。鈣化影同一水平的棘突間隙一般都有增寬現象,相對應的,椎體前角可能有骨質增生現象。此徵常見於長期低頭工作者、仰頭或頭頸活動較頻繁職業的中老年患者。

臨床表現有,患者低頭受限或不能持久,頸肩部酸痛、乏力或活動不靈活等。

 

()頸椎側凸

在青壯年患者,此徵象是落枕或副神經炎急性期頸椎的代償性改變。檢查時可見偏歪側肌肉緊張、壓痛,有時還可捫及腫大觸痛的副神經。老年患者則有慢性頸、肩疼痛及活動障礙。

 

()寰樞椎半脫位

寰樞椎開口位片若發現寰椎側塊偏移、齒狀突不居中、兩側寰樞關節間隙不等寬,則是寰樞椎半脫位的X光徵。側位片上常可見寰椎後弓呈「環狀」(正常呈重叠現象)

臨床表現有,與寰椎側塊偏移方向同一側的頭痛、偏頭痛和眼部症狀。可伴有頭昏、眩暈、血壓異常、失眠等。查體發現一側寰椎橫突隆起(與另側對比)、壓痛,局部肌肉緊張、壓痛或有C2棘突偏移錯位。

 


 

 ()鈎椎關節增生

此症多發生在中下段頸椎,鈎椎關節增生的程度與該椎問盤退變、間隙狹窄成正比。單個間隙鈎椎關節增生者,常有明顯的根性刺激症狀或交感神經激壓症狀。多個椎體鈎椎關節的增生性改變,因是一個慢性的漸進過程,患者一般都已適應,常無明顯的自覺症狀,至較重階段,可出現頸、肩、上肢的麻脹勞累,多見於老年患者。

 

()胸椎骨質增生

多發生在胸椎下段,提示該部曾有損傷或異常應力存在。

臨床表現常有,增生同側相對應的肋問神經分布區的疼痛和不適,以及相應節段交感神經支配臟器的功能紊亂。T8T9間隙右側增生性改變,伴有右側季肋部的慢性疼痛不適和胃腸功能紊亂。檢查時可見該部棘突偏歪、棘旁壓痛、肌肉緊張或觸摸到硬節、條索狀包塊等。

 

()「水平骶椎」與腰前凸曲線加深

平片顯示骶腰角增大(>43°),即為「水平骶椎」,常伴有腰曲加深徵象。

臨床表現有,站立、端坐、平臥和行走時,因腰骶部脹痛甚至下肢麻脹而不能持久,患者需叩打骶部或採取下蹲位,以緩解腰骶部和下肢的症狀。嚴重者可出現間歇跛行和馬尾神經受壓的症狀。檢查可見腰曲明顯加深,骶部後凸隆起,兩側腰肌緊張和代償性肥厚。

 

()骶髂關節密度增高

提示關節存在慢性勞損或炎性改變,見於慢性腰腿痛或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樞型)早期的患者。一側骶髂關節密度增高,或同時伴有關節間隙增寬(與另側對比),提示該關節存在損傷或關節錯位。

臨床表現有,一側腰骶部疼痛不適,並且往同側下肢牽扯。部分病人還有同側下腹的隱痛、觸痛和盆腔臟器功能紊亂。少數病人有骶尾部痛和下肢怕冷、多汗或無汗症狀。檢查時見該側腰肌代償性緊張、骶髂關節壓痛或叩痛,可能該側骶髂關節前錯位或後錯位。

 

()椎問盤凸出

正側位片上一般無異常發現,X光檢查可排除其他腰部疾患,前屈和後伸的側片顯示脊柱有過度活動,如伴退變者可見椎間隙變窄。臨床檢查可發現凸出部位上下明顯壓痛、肌肉緊張,嚴重者可伴有患側肢體麻木、疼痛、活動障礙。

 


 

 ()外傷性壓縮骨折

椎體呈楔形變,上緣常凹陷,下緣多平整,密度略增高,可見骨碎片、椎問隙正常或變窄。檢查時病人呈被動體位,疼痛劇烈,骨折部位肌肉緊張,壓迫神經者可出現肢體活動障礙,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懷疑椎體骨折時,最好俯臥位,平抬於硬板床上及時送醫院處理,以免延誤救治時間,造成新的損傷。

 

(十一)椎體退行性改變

多見於中老年,因關節軟骨變性或壞死,關節邊緣纖維軟骨和骨膜代償性修復增生和新骨形成,表現為椎體肥大增生、椎間韌帶鈣化形成唇樣增生或骨橋,多個骨橋呈「竹節狀」。因椎間盤退變而椎間隙變窄,關節面硬化,小關節突可互相重叠、肥大,上下椎板間的空隙變小呈迭瓦狀改變,椎間孔亦變小,導致神經根受壓。同樣,由於脊柱退變,還可引起椎周組織鬆弛,造成椎問關節失穩。頸椎病及椎管狹窄為常見的退變性疾患,常見的X光表現如下:

1.頸椎出現弧度改變。多數變直,少數可側彎、過伸或呈S形。

2.頸椎不穩。椎問後緣聯線異常,不穩的頸椎呈中斷、反弓、成角,向前或向後滑脫,重者可見上位椎體的小關節向後下方滑脫。有人提出「雙邊徵」和「雙突徵」,具有早期診斷價值。這兩種徵像均因不穩之頸椎旋轉,在側位片,椎體後緣無法重叠而呈「雙邊」,小關節突無法重叠,而呈「雙突」。

3.椎間盤退變致椎間隙變窄。

4.反應性骨質增生,使椎體骨關節面硬化,有骨贅及骨脊形成,以椎體後緣尤為重要。

5.椎小關節、鈎椎關節骨質增濃,間隙變窄,關節突變尖變長。

6.由於椎間隙變窄,骨質增生,椎體不穩,導致椎問孔狹小變形。

7.部分患者可有椎管矢徑變窄,如X光片上矢徑小於llmm,應考慮脊髓受壓,如小於8mm則可確定為脊髓型頸椎病。

8.項韌帶、前縱韌帶和後縱韌帶因勞損而變性、糜爛、壞死,導致修復鈣化。

正位片可觀察鈎椎關節增生,斜位片可識別椎問孔大小,屈曲,過伸的側位片有助於顯示頸椎是否穩定。

 

(十二)腰椎椎管狹窄

1.正位:兩側小關節突增生、肥大內聚,小關節面的方向接近矢狀位。椎弓根增大、間距變窄、椎板增厚、密度增高。上下椎板距離近而呈迭瓦狀改變。

 

2.側位:椎弓根短,椎弓及小關節突骨質增生、密度增高,致中央椎管及側隱窩矢徑變窄。一般認為椎管橫徑(兩椎弓根內緣間的距離)小於20mm,前後徑(椎體後緣至椎板與棘突交界處的距離)小於15mm應考慮為椎管狹窄症。矢徑在13mm以下者為絕對狹窄。平片診斷椎管狹窄有一定限度,應密切結合臨床判斷,必要時作椎管造影或CT檢查確診。

 


 

 (十三)炎症性改變

1.強直性脊柱炎: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炎症,為骶髂關節和脊柱慢性炎症性疾病。病變自骶髂關節下1/3開始,逐漸向上蔓延,最後形成脊柱強直。其X光表現為,

早期時,骶髂關節模糊、不規則、硬化、糜爛、增寬,脊柱普遍疏鬆、椎問盤增寬、小關節模糊和硬化、脊椎生理曲度消失。

中期時,小關節糜爛、椎體變方、椎間盤狹窄、骨盆模糊、耻骨聯合被波及。

晚期時,椎間盤鈣化,椎旁韌帶廣泛鈣化呈「竹節狀」脊柱;棘間和小關節韌帶呈縱形並列的長髮辮樣鈣化;骶髂關節融合,大部分病人小關節破壞後發生骨性強直,並可出現駝背畸形。

 

2.脊椎結核:以青少年為多,基本病理改變是骨質疏鬆和破壞,常累計多個椎體,椎間隙變窄或消失,脊柱成角畸形,破壞嚴重者可累及附件,並伴椎旁膿瘍。

 

3.化膿性脊柱炎:發病較急,劇痛、高燒,骨質破壞迅速。如治療及時叮較快出現修復,表現為新生骨跨越椎間隙,有骨性強直。一般尤骨質稀疏,此點與結核不問。

 

(十四)脊椎腫瘤

轉移瘤是脊柱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為癌轉移,常累計一個或多個椎體,呈溶骨、成骨或混合型的骨質破壞,以溶骨型多見。不侵犯椎間盤,故椎間隙不窄。椎體破壞的同時常伴有椎體附件的破壞,並累及硬膜外軟組織,呈硬膜外占位病變,此為轉移瘤之特點。通常伴有病理性壓縮骨折,多為前後一致性塌陷,亦可側方塌陷或楔形變形,骨密度減低。

 

此外,還有何杰金氏病(多侵犯胸、腰椎)、骨髓瘤(早期可能只累及一個椎體,以後可擴散到椎體全部及其附件)、脊索瘤(可發生在脊髓任何部位,但以兩端多見)、巨細胞瘤(脊椎上少見,好發於骶骨上部)、血管瘤(是脊柱腫瘤中常見的一種,好發於胸12~4)、骨母細胞瘤(好發於椎弓根)、神經源性腫瘤(神經鞘瘤和神經纖維瘤約占全部椎管腫瘤的一半)等。

 

其他檢查法

()造影檢查

常見的有椎管造影(又稱為蛛網膜下腔造影)、硬膜外造影、椎問盤造影、腰靜脈造影等,目前最常見的為椎管造影。

 

()斷層攝影檢查

可以逐層顯示平片不能顯示的細小病變,和骨影重叠而顯示不清的結構,其目的在於顯示某一薄層的斷面影像,使靶層上下部分的陰影模糊,從而提高照片對靶層的顯像能力。

 

()CT檢查

是目前臨床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檢查方法,由於分辨率高,可橫軸位、冠狀位和矢狀面重建圖像,故脊椎和脊髓的檢查能準確地觀察椎管形態的大小、椎骨及椎問關節的形態和結構,以及准管內外軟組織,如脊髓、蛛網膜下腔、神經根、黃韌帶、大血管及椎旁肌肉等情况,提高了脊柱及椎管內疾病的診斷水平。

 


 

 

()超聲顯像診斷

B型超聲顯像檢查,是近些年來發展較快的一種檢查方法,對心臟、腹腔臟器、泌尿系統及婦產科等多種疾病具有獨特的診斷價值。近年用B超檢查診斷椎管內疾病、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病,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它是一種安全、簡便、無創傷的診斷技術,無疑將成為臨床首選的檢測手段。

 

()磁共振成像技術(MRI檢查)

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它無電離輻射(非損傷性),能從任何方向作切層檢查,無須椎管內注射造影劑却酷似椎管內碘水造影。尤其是對軟組織的顯示能力,是CT和造影無與倫比的,它能直接觀察到脊髓和髓核。因此,目前越來越廣泛地應用MRI作脊柱和脊髓疾病的檢查,有可能作為首選的影像診斷方法。但由於價格較貴,推廣起來可能還有一定的難度。

 

()實驗室檢查

它對頸、腰、背痛本身的診斷沒有重要意義,但與某些類風濕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鑒別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常用的實驗室檢查有:

1.紅細胞沉降率:正常男性為10mm/1小時以下,女性為15ram/l小時以下,超過正常值,可能為風濕病或類風濕病所致。

 

2.類風濕因子:是抗變性IgG的抗體,其本身屬於IgM:可用膠乳凝集試驗、致敏紅細胞凝集試驗和致敏乳膠凝集試驗檢測。檢查類風濕因子,對類風濕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陽性率在。70%左右,而正常人的陽性率不超過5%。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要結合臨床症狀,全面考慮分析,並排除皮肌炎、硬皮病、惡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肝炎等以後再做診斷。

 

 

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