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落枕 的手法診治
落枕是由於睡眠時枕頭高低不適,姿勢不良,或頸肩部感受風寒,引起頸肩部軟組織痙攣疼痛,活動受限的病證。
【診斷依據】
多因睡眠姿勢不良或感受風寒後所致。
急性發病,睡眠後一側頸部出現疼痛、酸脹,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動不利,活動時患側疼痛加劇,嚴重者頭部歪向患側。
患側常有頸肌痙攣,頸肩部肌肉,如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處壓痛,可觸及腫塊和條索狀的改變。
X光檢查排除骨折脫位等其他病變。對於疼痛劇烈、進行性加重、反覆發作或懷疑有外傷史的落枕患者,X光片應列為常規檢查。
【證候分類】
瘀滯:
頸項疼痛,活動不利,活動時患側疼痛加劇,頭部歪向患側,局部有明顯壓痛點,有時可見筋結。舌紫暗,脈弦緊。
風寒:
頸項背部疼痛,拘緊麻木。可兼有淅淅惡風,微發熱,頭痛等表證。舌淡,舌苔薄白,脈弦緊。
【辨證施治】
瘀滯證:祛瘀通絡:以滾法、按揉法操作於頸肩背部,重點操作於痙攣的軟組織處;頸部施以緩和的搖法及拔伸法。
風寒證:溫經祛寒:以滾法、按揉法操作於頸肩背部,加用擦法。
【其他療法】
針灸:可選用相關俞穴,如懸鐘(或落枕穴)、阿是穴、後溪等。
經筋手療:以手三陰為主,手三陽為帶償現象。
【併發症處理】
伴有頸椎小關節錯位者可合理採用調整手法整複之,或予以頸椎牽引。
【注意事項】
枕頭高低要適中,注意保暖和睡眠的姿勢。
反覆落枕應考慮有頸椎骨關節炎的可能。
【療效評定】
治癒:頸項部疼痛、酸脹消失,壓痛點消失,頸部功能活動恢復正常。
好轉:頸項部疼痛減輕,頸部活動改善。
未癒:症狀無改善。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