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無定處(上)-多骨疽

多骨疽由腎虛源,瘡久腫潰復受寒,落草患此胎元結,名為骨脹治一般。

 

【注】:

 此證一名剩骨,一名朽骨,無論老少,皆有生者,多在腮牙床、眼胞頦下手足、腿膊等處。

 有因腎虛之人,生瘡久潰,腫硬不退,口不收斂,外被寒邪襲入,與膿毒凝結,借人之氣血化成多骨者;

 又有初生落草,身肉之中,按之有如脆骨,由胎元受之精血交錯而致,迨其人長大後,必於脆骨所生之處,突然發腫生疽,及潰破後,多骨脫出,其口方收。

 有多骨出之不休者,名曰骨脹,難癒。

 


 

 以上二因,治法皆同,俱宜隔附子餅艾灸,以宣寒凝,令骨速脫。

 蓋骨屬腎,遇寒則凝,故從熱治也。

 

若朽骨內含,或出臭膿,或出涎泡,宜撒黃靈藥,陀僧膏蓋貼,令朽骨出盡,其口始易斂也,腎虛微寒者,服六味地黃丸;虛而寒甚者,桂附地黃丸常服可癒。

 由胎元結成者,稟賦身虛,不可強取多骨,候自破則取之。

 多骨疽圖(圖缺)

 

 附子餅灸法(貝首卷灸法)

 黃靈藥、陀僧膏:(俱見潰瘍門)

 六味地黃丸:(見面部雀斑)

 桂附地黃丸:(見面部頰瘍)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