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後關節紊亂

 胸椎後關節紊亂又稱胸椎後關節錯縫,臨床時有發生。胸椎後關節即關節突關節,由於胸椎後關節突關節面近似冠狀位,兩側有肋骨支撐,胸椎的穩定性相對於頸椎和腰椎為強,發生後關節錯縫的機會相對於頸椎和腰椎為少。但是,當突然的外力牽拉、體位變換不當、扭轉,使後關節不能承受所分擔的拉應力和壓應力時,則有可能引起胸椎後關節急性錯縫病變。運用推拿療法治療本病,有顯著療效。

 

【臨床症狀】

 胸椎在人體正常的生理呼吸運動和中,後關節的活動範圍很小,但在擠壓或用力不當的扭挫傷,甚至咳嗽、打噴嚏等也可引起關節錯位。典型患者在發病時往往可聞及胸椎後關節在突然錯位時的「咯嗤」聲響,輕者發生關節勞損,表現錯位節段局部明顯疼痛和不適;重者可引起韌帶撕裂、後關節錯位,表現為「岔氣」,牽掣頸肩背作痛,且感季肋部疼痛不適、胸悶、胸部壓迫堵塞感,入夜翻身困難,以及相應脊神經支配區域組織的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

 

【體徵】

 急性胸椎後關節紊亂患者呈痛苦面容,頭頸仰俯、轉側困難,常保持固定體位(多見前傾位),不能隨意轉動;受損胸椎節段棘突有壓痛、叩擊痛和椎旁壓痛,深吸氣疼痛更甚,棘突偏離脊柱中軸線,後突隆起或凹陷等。受損節段椎旁軟組織可見有觸痛、觸及痛性結節或條索狀物。

 

【診斷】

01、有外傷史或長期不良姿式病史。

02、臨床症狀及體徵:詳見上述「臨床症狀」及「體徵」部分。

03、觸診:錯位節段胸椎棘突有明顯壓痛、叩擊痛或偏歪。棘旁軟組織可有不同範圍和程度的緊張甚至痙攣,觸之常可感覺有條索樣物,壓之疼痛。

04、X光平片:由於胸椎後關節錯位乃解剖位置上的細微變化,故X光攝片常不易顯示。但X光檢查可除外胸椎結核、腫瘤、骨折、類風濕等疾病。

 

【治療原則】:舒筋通絡,理筋整復

 

【目的】:糾正胸椎小關節錯位,治療軟組織病損。

 

【手法選擇】以一指禪推法、滾法、彈撥法、掌按法和推擦法為主。

01、沿胸椎棘突兩旁,以錯位病變節段為中心,以一指禪推法、滾法和彈撥法對椎旁上下軟組織鬆解10分鐘左右。

02、俯臥推按法:患者俯臥,自然放鬆,醫者站立於患者患側,右手掌根按壓患椎棘突,左手置於右手背上,囑患者深呼吸,醫者兩手掌根隨呼氣漸用力,於呼氣末時,右手掌根向下方給予一小幅度推衝動作,此時可聞及關節整復的響聲。此法適用於中下段胸椎的調整。

03、旋轉按壓法:患者俯臥,自然放鬆,醫者站立於患者患側,一手掌根按壓患椎健側橫突,另一手掌根按壓患側上一或下一節段的橫突,然後按分、旋、壓三步驟完成。

  分,醫者兩手掌根與脊柱垂直方向相對用力;

  旋,醫者兩手掌根以按患側上一節段手勢的,給與輕巧的逆時針方向旋轉用力,下一節段手勢操作醫者需調換左右手,給與輕巧的順時針方向旋轉用力;

  壓,醫者兩手掌根向患者脊柱的左前下和右前下方向相對按壓用力,三步動作一氣呵成。可隨患者深呼吸動作,醫者兩手掌根隨呼氣漸用力,於呼氣末時完成,此時可聞及關節整復的響聲。此法適用於全段胸椎的調整。

04、端坐頂推法:患者端坐於矮凳上,雙下肢自然屈曲,雙上肢下垂或置於胸前。醫者端坐患者身後高凳上,雙手自患者兩肩外側環抱患者上胸,雙掌交叉相握置於患者胸骨上端。囑患者略後仰,上身背靠醫者膝頂部,頭置於醫者右肩。醫者上身略前俯,右膝頂住患椎棘突,在患者呼氣末時,醫者雙手用力往後下壓,右膝往前上方頂推。此時可聞及關節復位響聲。此法適用於中上段胸椎的復位。

05、患者雙手手指交叉握於頸項部,醫者坐於其後,雙手自患者兩腋下繞過握住患者兩腕關了,或膝頂住患椎棘突。囑患者低頭或略挺胸,醫者雙手和右膝同時用力頂壓。此法適用於上段胸椎的復位。

 

 手法調整成功後,可酌情配合用推擦法以冬青膏輔之,皮膚透紅,溫熱為度。

 

【預後】:本病就診多屬急性發病,一般1~3次治療即可。預後良好。

【附注】:臥硬板床,適當休息,避免勞累,注意保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