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幹為管狀骨,上端與外髁頸相接,下端與肱骨髁相接。肱骨幹骨折指肱骨外髁頸下lcm至內外髁上2cm處的的骨折。肱骨幹古稱孺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鬧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自肩下至手腕,一名肱,俗名肮膊,乃上身兩大支之通稱也。」肱骨幹,上部較粗,自中1乃以下逐漸變細,至下1/3漸成扁平狀,其中下1乃交界處後外側有一橈神經溝,橈神經緊貼溝內通過,故中下1/3交界處骨折易併發橈神經損傷。肱骨幹的營養動脈在肱骨中1乃下部進入髓腔,再分為升、降支,若肱骨幹骨折損傷營養動脈可影響骨折癒合。肱骨幹骨折較為常見,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80%的病例發生在30歲以下。
(一)病因病機:
肱骨幹上1/3及中1/3骨折多因直接暴力引起,以橫斷或粉碎骨折多見。肱骨幹周圍有許多肌肉附著,由於肌肉的牽拉,故在不同平面的骨折會造成不同方向的移位。上1/3骨折(三角肌止點以上)時,近端因胸大肌、背闊肌和大圓肌的牽拉而向前、向內,遠端因三角肌、喙肱肌、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牽拉而向上、向外。中1/3骨折時,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牽拉而向外、向前;遠端因肱三頭肌及肱二頭肌牽拉而向上。肱骨幹下1/3骨折多由間接暴力所致,常呈斜形、螺旋形骨折。由於骨折後患者常將前臂置於胸前,可使遠側端發生內旋畸形。
(二)辨證論治:
1、辨證:
有明顯外傷史,局部腫脹、壓痛明顯,伴有縱軸叩擊痛和活動功能障礙。有移位骨折,上臂有短縮或成角畸形,並有骨擦音和異常活動。X光正側位片可明確骨折的部位、類型和移位元情況。檢查時應注意伸腕和手指及相應區感覺的功能,以便確定橈神經是否有損傷。
2、論治:
以手法重定,局部外固定為主,無移位的骨折,僅夾板固定即可。
(1)整復方法:
患者坐位或平臥位。一助手用布帶通過腋窩向上提拉,另一助手握持前臂在中立位向下,沿上臂縱軸對抗牽引,一般牽引力不宜過大,否則易引起斷端分離移位。重疊移位元完全矯正後,根據骨折的移位元情況進行整復。
①上1/3骨折(骨折線在三角肌止點以上):維持牽引狀態下,術者一手小魚際抵住骨折遠端外側,另手四指環抱近端內側,將近端托起向外。糾正移位後,術者捏住骨折部,助手徐徐放鬆牽引,使斷端互相接觸,微微搖擺骨折遠端以糾正成角。
②中1/3骨折(骨折線在三角肌止點以下):維持牽引狀態下,術者以兩手拇指抵住骨折近端外側推向內,其餘四指環抱遠端內側拉向外,或從前後內外以兩手掌相對擠壓骨折處,可感到斷端摩擦音逐漸減小,骨折處平直。
③下1/3骨折:多為螺旋或斜形骨折,僅需輕微力量牽引,矯正重迭移位及成角畸形,將兩斜面擠緊理正,使骨折復位。
(2)夾板固定
無移位肱骨幹骨折僅用夾板固定3-4周,早期進行活動與運動。
前後內外四塊夾板長度根據骨折部位而定:上1/3骨折要超肩關節,下1/3骨折要超肘關節,中1/3骨折不要超過上、下關節,並應注意前夾板下端不能壓迫肘窩。如果移位已完全糾正,可在骨折部的前後方各放一長方形大固定墊,將上、下骨折端緊密包圍。若仍有輕度側方移位時,利用固定墊兩點加壓;若仍有輕度成角,可利用固定墊三點加壓,使其逐漸復位。注意防止皮膚壓迫性壞死,在橈神經溝部位不要放固定墊,以防橈神經受壓而麻痹。
成人固定時間約6-8周,兒童約3-5周。固定後肘關節屈曲90°,以木托板將前臂置於中立位懸吊於胸前。必須注意,中1/3骨折是遲緩癒合和不癒合的好發部位,固定時間應適當延長,經X光復查見有足夠良好骨痂生長才能解除固定。治療肱骨幹骨折時,如過度牽引、反復多次整復或肌力弱的橫斷骨折和粉碎骨折,在固定期間可因上肢重量懸垂作用,逐漸發生分離移位。如處理不及時或不恰當,則可致骨折遲緩癒合,甚至不癒合。
定期作X光透視或拍攝照片,及時發現在固定期間骨折端是否有分離移位。若斷端已分離,應加用彈性繃帶上下纏繞肩、肘部,使斷端受到縱向擠壓而逐漸接近。
(3)活動與運動
固定後即可作伸屈指、掌、腕關節活動,有利於氣血暢通。中期除繼續初期的活動與運動外,應逐漸進行肩、肘關節活動。骨折癒合後,應加強肩、肘關節活動,並配合藥物熏洗,使肩、肘關節活動功能早日恢復。
(4)藥物治療
按骨折三期辨證用藥。骨折遲緩癒合者,應重用接骨續損藥,如土鼈蟲、自然銅、骨碎補之類。閉合性骨折合併橈神經損傷,可將骨折復位,夾板固定,內服藥加入行氣活血、通經活絡之品,選用骨科外洗二方、海桐皮湯熏洗。必要時可手術處理。觀察期間應注意防止前臂屈肌群攣縮及手指關節僵硬,可安伸指及伸腕彈力裝置,使屆肌群能經常被動伸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