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_03_中醫外治~上肢骨~肱骨髁上骨折.gif 

    肱骨幹下端與肱骨髁交接處的骨折被稱為肱骨髁上骨折。肱骨下端較扁薄,後有鷹嘴窩,前有冠狀窩,兩窩之間僅為一層極薄的骨片。兒童時期,此部位結構最為薄弱,而前關節囊及側副韌帶相對較堅固,故在肘部外傷後易造成骨折,是小兒肘部最常見的損傷。肘關節在正常伸直位時,上臂與前臂縱軸呈10°一15°外翻的攜帶角,骨折移位可使此角改變而呈肘內翻或肘外翻畸形。

肱骨前、後面觀.jpg 

 

()病因病機

    根據產生骨折暴力形式的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分為伸直型、屈曲型兩種,其中以伸直型最為常見,約占髁上骨折總數的90%以上。

 

    1.伸直型:若在伸肘位跌僕,手掌先觸地,因地面反作用力經前臂將肱骨下端推向後上方,由上面下的重力將肱骨幹推向前方,形成伸直型骨折,並容易合併血管神經損傷,骨折線多由前-F斜行到後上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向外移位為橈偏型,向內移位為尺偏型,以尺偏型多見。

 

    2.屈曲型:若在屈肘位跌僕,肘後側先觸地,則引起屈曲型骨折,暴力從肘後側經過尺骨鷹嘴把肱骨髁由後下方推向前上方,很少併發血管神經損傷。其移位方向與伸直型相反。骨折線多由後下方斜行到前上方,此型較少見。

 

 ()辨證論治:

1、辨證:

    有明顯外傷史,無移位骨折肘部可有腫脹、疼痛,肱骨髁上處有環狀壓痛,功能障礙。移位大者,症狀嚴重,畸形也明顯,臨床診斷較容易,多數骨折可以根據臨床特有畸形作出診斷。肘關節正側位元X光片可顯示骨折類型和移位元方向。肱骨髁上骨折時肘後三角(肘後肱骨內、外上髁和尺骨鷹嘴三點關係)仍保持正常,這一點可與肘關節後脫位相鑒別。

 

    應注意橈動脈的搏動,腕和手指的感覺、活動、溫度、顏色,以便確定是否合併神經或血管損傷。

 

2、論治

    無移位或移位很少的骨折用夾板及三角巾固定即可,兩周後開始活動。

 

(1)整復方法:

    伸直型、屈曲型及肱骨髁間骨折兩髁未分離者,手法復位均相同。

 

    患者仰臥,兩助手分別握住其上臂和前臂,在前臂中立位對抗牽引,糾正重疊移位。若遠段旋前(或旋後),應首先糾正旋轉移位,使前臂旋後(或旋前)。糾正上述移位後,若整復伸直型骨折,則以兩拇指從肘後推遠端向前,兩手其餘四指重疊環抱骨折近段向後拉,同時用捺正手法矯正側方移位,並令助手在牽引下徐徐屈曲肘關節,常可感到骨折復位時的骨擦感。整復屈曲型骨折時,手法與上述相反,應在牽引後將遠端向背側壓下,並徐徐伸直肘關節。整復伸直型尺偏型骨折時,術者以一手拇指按在內上髁處,把遠端推向橈側,其餘四指將近端拉回尺側,同時用手掌下壓,另一手握患肢腕部,在持續牽引下徐徐屈肘。

 

    這樣,橈偏或尺偏和向後移位同時可以矯正。尺偏型骨折容易後遺肘內翻畸形,在整復肱骨髁上骨折時,應特別注意矯正尺偏畸形,以防止發生肘內翻。

 

    開放性骨折則應在清創後進行手法復位,再縫合傷口。整復後固定不穩定者,可在屈肘45°一90°位置進行尺骨鷹嘴牽引或皮膚牽引,重量l2KG,一般在3-7天后再進行復位。

 

 (2)固定方法:

    復位後固定肘關節於屈曲90°一110°位置3周。夾板長度應上達三角肌中部水準,內外側夾板下達,(或超過)肘關節,前側板稍短,下端是月牙形。為防止骨折遠端後移,可在鷹嘴後方加一梯形墊;為防止內翻,可在骨折近端外側及遠端內側分別加塔形墊。夾縛後用頸腕帶懸吊。屈曲型骨折應固定肘關節於屈曲40°一60°位置2周,以後逐漸屈曲至90°位置1-2周。

 (3)活動與運動

    固定期間多作握拳、腕關節屈伸等活動,解除固定後,積極主動鍛煉肘關節伸屈活動。

 

 (4)藥物治療

    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以兒童占大多數,且骨折局部血液供應良好,癒合迅速。內服藥早期重在活血祛瘀、消腫止痛。腫脹嚴重、血液迴圈障礙者加用三七、丹參,並重用祛瘀、利水、消腫藥物,如茅根、木通之類。合併神經損傷者,應加用行氣活血、通經活絡之品。解除夾板固定以後,可用中藥熏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