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普濟方》(明•周王、朱橚撰) |
卷二: |
論邪入皮毛經絡風冷熱灸法﹝moxabustion﹞: |
《外台秘要》云:《素問》岐伯曰:夫邪之客於形。必先入於皮毛。留而不去。 入于孫絡﹝tertiary_collaterals﹞。又留而不去。 入于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於五臟之決也。如此則療其經。今邪客於皮毛。 入于孫絡﹝tertiary_collaterals﹞。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溢於大絡。而奇病生焉。 夫五臟六腑嚮導之氣。順脈而出。附經而入。終而複始。如環無端。若越其數者,則傷脈而損經。變為異病也? 岐伯曰:凡欲療風。則用火灸。 風性浮輕。色或赤或白。癢多者,風熱也。 寒性沉重。色或青或黑。痛多者寒也。 濕性萎潤。色黃鮮瘀痹多濕也。 此三種本同而末異也。 風為百病之長。邪賊之根。一切眾病。悉因風而起也。 欲灸風者,宜從少以至多也。 灸寒者,宜從多以至少也。至多者從三壯、五壯、七壯又從三十、五十、七十壯。名曰:從少至多也。 灸寒濕者,宜從多以至少也。從七十、五十、三十。又從七百、五百、三百。名曰從多以至少也。 灸風者,不得一頓滿一百。若不灸者,亦可以蒸藥熨之。灸寒濕者,不得一頓滿千。若不灸。亦可以蒸藥熏之。風性浮。輕則易散。故從少而至多也。寒性沉。重則難消。故從多而至少也。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