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 |
【疾病﹝Disease﹞】:丹毒﹝erysipelas﹞: |
丹毒﹝erysipelas﹞多先由皮膚、粘膜破損,外受火毒與血熱搏結,蘊阻肌膚,不得外泄,致患部鮮紅灼熱,有如塗丹為特徵的急性感染疾病。 生於下肢者稱「流火﹝erysipelas_of_shank﹞」; 生於頭面的稱「抱頭火丹﹝head_fire_cinnabar﹞」; 新生兒多生於臀部,稱「赤遊丹﹝wandering_erysipelas﹞」。 相當於急性網狀淋巴管炎。 |
【診斷﹝Diagnosis﹞】: |
ㄅ、多數發生於下肢,其次為頭面部。新生兒丹毒﹝erysipelas﹞,常為遊走性。 |
ㄆ、局部紅赤灼熱,如塗丹之狀,腫脹﹝swelling﹞疼痛,紅斑邊緣微撬起,與正常皮膚有明顯分界,紅斑上有時可出現水皰、紫斑,偶有化膿或皮膚壞死。病變附近有臖核腫痛。 |
ㄇ、開始即有惡寒﹝chilly_feeling﹞,發熱﹝fever﹞,頭痛﹝Headache﹞,周身不適等症狀。 |
ㄈ、可有皮膚、粘膜破損或腳癬等病史。 |
ㄉ、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_granulocyte﹞明顯增高。 |
【證候分類﹝SC﹞】: |
ㄅ、風熱毒蘊:發於頭面部,惡寒發熱﹝aversion_to_cold_with_fever﹞,皮膚掀紅灼熱,腫脹﹝swelling﹞疼痛,甚則發生水瘡,眼胞腫脹﹝swelling﹞難睜。舌質紅﹝red_tongue﹞,苔薄黃﹝thin_yellow_tongue_fur﹞,脈浮數。 |
ㄆ、濕熱毒蘊:發於下肢。除發熱等症狀外,局部以紅赤腫脹﹝swelling﹞,灼熱疼痛為主,亦可發生水皰、紫斑,甚至結毒化膿或皮膚壞死。苔黃膩﹝slimy_yellow_fur﹞,脈洪數。反復發作,可形成大腳瘋(象皮腿﹝elephantiasic_crus﹞)。 |
ㄇ、胎火蘊毒:發於新生兒。多見於臀部,局部紅腫灼熱,可呈遊走性,並有壯熱煩躁。 |
【療效評定﹝TA﹞】: |
ㄅ、治癒:全身及局部症狀消退,血象正常。 |
ㄆ、好轉:全身症狀消退,局部症狀未全消。 |
ㄇ、未癒:全身與局部症狀未能控制,出現「陷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