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綜合征
由於梨狀肌損傷及坐骨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時的解剖變異,造成坐骨神經在該處受壓,產生下肢後側疼痛等症狀,稱為梨狀肌綜合征。
本病屬於神經卡壓綜合征之一,有人將其歸入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狹窄症或臀區綜合征中。
臨床上,原發性的梨狀肌綜合征見於重體力勞動者,但多數患者由腰椎、骶髂關節或髖關節病變等引起。
本病屬於中醫「坐臀風」範疇。
【病因病機】
本病主要由於髖關節過度內外旋或外展,使梨狀肌過度牽拉或收縮而損傷,隨之充血、肥厚、痙攣,壓迫坐骨神經出現一系列症狀;同時,如有解剖上變異(如坐骨神經從梨狀肌中穿出或坐骨神經高位分支),更易因外傷而出現症狀;寒冷刺激也會誘發本病。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風寒之邪外侵、經脈拘攣或外傷所致。
【辨證】
臀及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疼痛,呈「刀割樣」或「作膿樣」,不耐久行;可觸及緊張隆起的梨狀肌,並有壓痛,髖關節外展、外旋受限;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
治法:理筋止痛
【針灸治療】
(一)刺灸
處方:環跳、承扶、胞肓、秩邊、委中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並可加溫針灸。
方義:本病以局部取穴為主,輔以足太陽經穴,以疏通經絡、理經止痛。
(二)穴位注射
可使用丹參注射液或威靈仙注射液作局部壓痛點的注射治療。
(三)拔罐法
在局部用火罐或抽氣罐。
【推拿治療】
取穴:基本同針灸處方。
手法:採用滾法、按揉法、彈撥法和擦法等
操作:患者俯臥位,醫者以滾法施於患側梨狀肌及周圍,並配合髖關節內外旋的被動活動;按揉並彈拔梨狀肌痙攣的肌束,點按痛點;最後,擦法擦患部,透熱為度。
【按語】
01、臨床上,單純由於外傷所致的原法性梨狀肌綜合征較少見,更多的是因腰椎間盤突出症、骶髂關節病變、髖關節炎、髖部滑囊炎、人工髖關節術後等疾病而繼發;治療時應注意治療其原發病灶,以進一步地提高療效。對疼痛嚴重的急性期患者,可配合採用封閉治療,能縮短療程。
02、患者應注意局部保暖。
【經筋思考】
證現於左後,病存於右前;
證現於右後,病存於左前;
勿以患側為重點施治,應著重在健側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