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傳燈》(清‧陳歧) |
卷上: |
傷食﹝Food_stagnation﹞: |
方書云: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以是知傷食﹝Food_stagnation﹞之脈。專以氣口為主也。然診視之時。 有氣口脈沉伏者;有氣口脈滑大者,又有人迎氣口俱弦數者,紛紛不一。不可以一說拘也。 夫人迎氣口脈俱弦數。外症日晡﹝3~5P.M.﹞寒熱。頭亦微痛。全與風寒無異。但神氣﹝spirit_qi﹞如故。身無疼痛。可以為別也。脾胃之氣稟於命門。命門凝然不動。下焦為之臣使。宣佈其氣。行至中焦。入於脾胃。乃能化食。 今因飲食鬱﹝food_stagnation﹞遏。少陽三焦之氣不得宣通。故生寒熱諸症。 醫者不識。呼為寒疾。誤人多矣。 宜用柴胡化滯湯。通表裏而雙解之。食重者宜下。 若外無寒熱表症。但覺胸膈不寬者,痰裹食而不化也。 宜用加味二陳湯。 又有生冷傷脾者,脈來沉緩無力。 (審脈之有力無力而定虛實之治)。 宜用香砂理中湯。更有胸腹不覺。咳嗽﹝cough﹞氣急。四肢無力﹝limb_weakness﹞。大便不甚通暢。脈沉弦細。按之無力。下焦雖是虛寒。中焦又有浮熱。先以養血健脾湯。開其痰食。再以八味地黃丸。實其下焦。方為得法。 至若飲食積久﹝Food_stagnation﹞。或傷之太過。中氣閉塞。以致猝然僵僕。昏不知人,名為食厥﹝crapulent_syncope﹞。甚則四肢拘攣﹝hypertonicity_of_the_limbs﹞。狀如中痰。亦用加味二陳湯。脈沉細緩者,宜加薑桂。不可誤認痰症。妄用痰劑。 |
柴胡化滯湯: |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枳殼、厚朴、山楂、蘇子、桔梗。 |
傷食﹝Food_stagnation﹞而用柴胡。以其能升少陽之氣也。 |
加味二陳湯: |
陳皮、半夏、白茯、甘草、枳殼、厚朴、杏仁、山楂、蘇子、桔梗。 |
大凡消食化痰。必須順氣。胸中不寬。故用蘇桔。 若在臍腹以下。宜用青皮香附。 |
香砂理中湯: |
人參、白術、炮薑、甘草、砂仁、香附、藿香。 |
滯重去白術。加枳殼。厚朴。寒甚加肉桂。 |
養血健脾湯:方見脾胃門。 |
衝和丸: |
陳皮、半夏、枳殼、厚朴、神曲、杏仁(各一兩)、黃芩、桔梗(各五錢)。 |
脾居中央。寒之不覺其寒。熱之不覺其熱。飲食易化。百病不生。 故云衝和。今為飲食所傷﹝injury_due_to_diet﹞。失其舊職。用此消其積滯。復其衝和之舊矣。故以衝和為名。痰滯膠固者,再加莪術。 |
物性相制藥: |
索粉不化。宜加杏仁。狗肉亦用。牛肉傷加紅麴。魚傷加橄欖。麵食豆腐。加蘿蔔子。粽子粘食。加白酒藥。肉食加山楂。果子菜蔬。加麝香。煎炒濃味。加淡豆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