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血證論》(清•唐容川撰)

 卷二:

 耳衄﹝Spontaneous_bleeding_of_the_ear﹞:

耳中出血。謂之耳衄﹝Spontaneous_bleeding_of_the_ear﹞。

 腎開竅於耳。而腎脈卻不能上頭。腎與心交。假心之府小腸之脈。上貫於耳。為司聽之神所居。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是為神之所出。聲之所入。內通於腦。為空虛之府。他物不得而擾之。即或腎虛。陰火上衝。則為耳鳴﹝deafness﹞。神水不足。則為耳聾﹝Tinnitus﹞。亦斷無血從此出者。

 其有血從耳出者。則以足少陽膽脈。繞耳前後。手少陽三焦之脈入耳。相火﹝ministerial_fire﹞旺。挾肝氣上逆。及小腸相火﹝ministerial_fire﹞內動。因得挾血妄行。或因瘟疫躁怒。火氣橫行。肆走空竅。衄出於耳。

 總系實邪。不關虛勞﹝consumptive_disease﹞。

 治法:總宜治三焦。膽肝與小腸經。自無不愈。小柴胡湯,加五苓散統治之。

 分治肝膽。宜龍膽瀉肝湯。

 治三焦。柴胡梅連散。

 治小腸宜導赤飲。加黃芩黃連薄荷川芎。

 三經皆司相火﹝ministerial_fire﹞。

 治法:大抵相同。愈後皆宜常服六味地黃湯。補水濟火。

外治:法用十灰散。吹耳中。麝香龍骨末。和吹耳中。壁錢窠燒灰吹入。燕窠泥塗耳前後。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