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歌括新編》卷四 夏傷于暑大意: |
二、分述: |
傷暑: |
傷暑有陰陽之別。 陰暑﹝yin_summerheat﹞:由於天氣炎熱,納涼廣廈或扇風過長,為靜而得之之陰暑﹝yin_summerheat﹞也。 其脈浮弦有力或浮緊,頭痛﹝Headache﹞、惡寒﹝aversion_to_cold﹞,身形拘急,肢節痛而心煩﹝vexation﹞,大熱無汗﹝anhidrosis﹞。 此為陰寒所逼,周身陽氣不得升越。 【宜用】:辛溫解表法﹝exterior-resolving_method﹞去防風,加香薷、藿香治之。 嘔逆加茯苓、半夏;便瀉加厚朴、木香。 陽暑﹝yang_summerheat﹞:由於赤日長途,勞動田野,動而得之之陽暑﹝yang_summerheat﹞也。 其脈浮有力或洪數,面垢喘咳,壯熱心煩﹝vexation﹞,口渴﹝Thirst﹞欲飲,蒸蒸自汗﹝spontaneous_sweating﹞,此為炎熱所蒸,周身內外皆熱。 【宜以】:清涼滌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石膏、洋參治之。 嘔逆加黃連、竹茹;便瀉加葛根、荷葉。 臨床上陰暑﹝yin_summerheat﹞較為少見,須注意之。 |
【歌括】: |
傷暑之症陰陽分,納涼廣廈陰暑名。 |
浮弦有力或浮緊,拘急節痛而煩心。 |
頭痛惡寒熱無汗,陰逼陽不越周身。 |
辛溫減防加薷藿,瀉加樸木嘔半苓。 |
長途田野陽暑症,渴飲煩熱自汗蒸。 |
浮洪力數垢喘咳,內外皆熱滌暑君。 |
加入參膏減通扁,嘔加茹連瀉荷根。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