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vertigo﹞: |
眩暈﹝vertigo﹞:是自覺頭暈眼花、視物旋轉動搖的一種症狀。 有經常性與發作性的不同,病位主要在腦髓清竅。 輕者發作短暫,平臥閉目片刻即安;重者如乘坐舟車,旋轉起伏不定,以致難於站立,噁心嘔吐﹝vomit﹞;或時輕時重,兼見他證而遷延不癒,反復發作。
|
眩暈﹝vertigo﹞見於西醫學的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貧血、神經衰弱﹝neurosism﹞、耳源性眩暈﹝vertigo﹞、暈動病等疾病。 |
【病因病機】: |
眩暈﹝vertigo﹞起因多與憂鬱惱怒、恣食厚味、勞傷過度等有關。 情志不舒,氣鬱化火,風陽升動,或急躁惱怒,肝陽暴亢,而致清竅被擾; 恣食肥甘厚味,滯脾而痰濕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上蒙清竅; 素體薄弱,或病後體虛,氣血不足,清竅失養; 過度勞傷,腎精虧耗,腦髓不充;上述因素均可導致眩暈﹝vertigo﹞。 總之,眩暈﹝vertigo﹞的發生不越清竅被擾、被蒙和失養三條。 |
【辨證】: |
【主症】:頭暈目眩,泛泛欲吐,甚則昏眩欲僕。 |
兼見急躁易怒,口苦,耳鳴﹝tinnitus﹞,舌紅,苔黃,脈弦,為肝陽上亢; 頭重如裹,胸悶﹝Dyspnea﹞噁心,神疲困倦,舌胖苔白膩,脈濡滑,為痰濕中阻;耳鳴﹝tinnitus﹞,腰膝酸軟,遺精﹝nocturnal_emission﹞,舌淡,脈沉細,為腎精虧損;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舌淡,脈細,為氣血兩虛。 |
【治療】: |
【基本治療】: |
(1)實證: |
【治法】: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陽、督脈﹝DU﹞和手、足厥陰經穴為主。 |
【主穴】:風池﹝GB20﹞、百會﹝DU20﹞、內關﹝PC06﹞、太衝﹝LR03﹞、 |
【配穴】: 肝陽上亢者,加行間﹝LR02﹞、俠谿﹝GB43﹞、太谿﹝KI03﹞; 痰濕中阻者,加頭維﹝ST08﹞、豐隆﹝ST40﹞、中脘﹝RN12﹞、陰陵泉﹝SP09﹞。 |
【操作】:毫針﹝filiform_needle﹞瀉法。 |
【方義】: 肝經為風木所寄,與膽經相表裏,取膽經風池﹝GB20﹞和肝經太衝﹝LR03﹞,清泄肝膽,平抑肝陽。 內關﹝PC06﹞寬胸理氣,和中化痰止嘔。 百會﹝DU20﹞用瀉法,可清利腦竅而定眩。 |
(2)虛證: |
【治法】:益氣養血,定眩。以足少陽、督脈﹝DU﹞和背俞穴﹝back_Shu_point﹞為主。 |
【主穴】:風池﹝GB20﹞、百會﹝DU20﹞、肝俞﹝BL18﹞、腎俞﹝BL23﹞、足三裏﹝ST36﹞、 |
【配穴】: 氣血兩虛者,加氣海﹝RN06﹞、脾俞﹝BL20﹞、胃俞﹝BL21﹞; 腎精虧虛者,加太谿﹝KI03﹞、懸鐘﹝GB39﹞、三陰交﹝SP06﹞。 |
【操作】:風池﹝GB20﹞用平補平瀉法,肝俞﹝BL18﹞、腎俞﹝BL23﹞、足三裏﹝ST36﹞用補法。 |
【方義】: 肝俞﹝BL18﹞、腎俞﹝BL23﹞滋補肝腎,養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本。 足三裏﹝ST36﹞補益氣血。 風池﹝GB20﹞用平補平瀉法,可疏調頭部氣血。 百會﹝DU20﹞用補法可升提氣血,二穴配合以充養腦髓而緩急治標。 |
2、其他治療: |
(1)頭針法﹝scalp_acupuncture﹞:選頂中線,沿頭皮刺入,快速撚轉,每日1次,每次留針30分鐘。 |
(2)耳針法﹝auricular_acupuncture﹞:選腎上腺、皮質下、額。肝陽上亢者,加肝、膽;痰濕中阻者,加脾;氣血兩虛者,加脾、胃;腎精虧虛者,加腎、腦。毫針﹝filiform_needle﹞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
【按語】: |
1、針灸治療本症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但應查明原因,明確診斷,注意原發病的治療。 |
2、眩暈﹝vertigo﹞發作時,囑患者閉目或平臥,保持安靜,如伴嘔吐﹝vomit﹞應防嘔吐﹝vomit﹞物誤入氣管。 |
3、痰濕較重者,應少食肥膩之品。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