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運動控制和正常反射:

一、運動控制:

由兩大部分組成

表4-3-1 運動系統的神經支配

 

運動統合水準 形態水準
不穩定型精細動作 大腦皮質
穩定型精細動作 基底核
半自動型精細動作 小腦
平衡反應
直立反應 中腦、腦橋
姿勢反射 延髓
聯合反應
共同運動 脊髓
牽張反射

 

二、正常反射:

﹝一﹞、與腦幹有關運動反射:

1.姿勢反射﹝posture_reflex﹞:

  靜位性反射﹝Static_reflex﹞:

  平衡運動性反射﹝statokinctic_reflex﹞:

姿勢反射-中樞N系統調節骨骼肌的肌張力或產生和對應的運動,以保持惑改正身體在空間的姿勢,這些反射活動總稱為姿勢反射。

靜位性反射-也叫體位反射﹝positionreflex﹞:

組成—由迷路、頸肌和關節本體感受器的傳入衝動引起,因此包括

  迷路緊張反射

  頸緊張反射

作用:

 ㄅ、維持身體呈一定的體位如:立位,坐位,臥位,即:當頭沖在空間的位置改變以及頭部與軀幹的相對位置改變時,可以反射性地改變軀體肌肉緊張性。

 ㄆ、影響肌緊張反射—主要影響慢伸肌牽張反射。

2﹞平衡運動性反射—也叫翻正反射﹝righting_reflex﹞:

組成

包括

視覺翻正反射﹝視覺矯正反應—大腦皮層﹞

作用:使機體恢復頭部及身體在運動時的正常位置。

 02、陽性支撐反射—positive_supporting_reflex正相支撐反應。

當腳與地面接觸時:

 伸肌的外感受器受到刺激

 遠側關節﹝趾、踝﹞屈肌受到牽拉時

本體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引起

複雜的牽張反射,它使關節周圍的屈伸/收展肌與背肌協同收縮以便使整個肢體固定,保持站立在正常情況下,該反射雖發揮作用,但肢體仍有一定的活動度,在站立時可以從事某些的活動。

﹝03﹞、抓握反射﹝graspreflex﹞和逃避反射﹝avoiding_reaction﹞

抓握反射—即當去除額葉和頂葉皮層的動物,當一個物體作用於手掌的任何部分都引起抓握反射。

逃避反射—當物體接觸到末端指節任何一部分則引起伸指和伸腕的逃避反射。

﹝二﹞、大腦參與的反射及對正常姿勢的調節:

 01、安置反應﹝placingreaction﹞:

正常站立和行下次的首要條件是把足放到適當的位置,這就稱為安置反應。包括

視覺性

 02、獨腳跳反應﹝hoppingon_one_leg﹞:也稱單腿平衡反應﹝balancing_on_one_leg﹞。

表現:—單腿站立時,當身體向前、後或向任何一方向移動時,支撐腿便朝向移動的方向跳躍,這樣可使腳保持在肩和髖的正下方,維持站立平衡。中樞部位一大腦額葉皮層也是對側性支配。

 03、視覺翻正反射:

當迷路損傷後,將臥位運動的頭擺放於偏向一側,若無正常視覺,則動物將保持該姿勢,若有正常視覺,動物頭部可回到正常位置這稱為視覺翻正反射。

 04、皮層抓握反射:

抓握反射的反射弧經過皮層,皮層損傷後抓握反射變得刻板,單調,不能實際體驗所抓物體大小、形狀等,也不能使用所抓握的物體。

總之,有了皮層這些反射的參與,正常的姿勢不僅可以維持,而且可以矯正,靈活地運用身體的各部分從事不同的活動。

一般認為皮質對隨意運動控制的神經過程有3個相繼的時相。

第一時相:是在腦內形成動作的打算,決定動作的概念。這可能從一個理智過程,一次情緒體驗或者由外部刺激所喚起的記憶所引出是大腦初級功能的體現。

第二時相:將這種動作的概念在大腦皮層內翻譯成神經信號模式,與以往經過學習獲得的運動「程式」相聯繫,這些運動程式位於運動皮質的某一部分,選擇相應的「程式」供運用。

第三時相:參與運動執行的運動皮層神經元通過各種回饋環路,最終完成精密,準確的活動。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