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腰椎間盤突出症﹝lumbar_intervertebral_disc_protrusion﹞

【解剖】:

正常成人身上有23個椎間盤,除頸1、2椎之間外,所有椎體之間包括腰5、骶1之間均有這種結構。

椎間盤是相鄰椎體間的主要連接,由透明軟骨板、纖維環和髓核構成。軟骨板呈玻璃樣,位於椎體的上、下面,也是髓核的上、下界,其邊緣以纖維固定於骺環之上。軟骨板內沒有血管,能承受較大壓力以保護椎體,防止椎骨遭受過強的衝擊力。軟骨板還是一個半滲透膜,在滲透壓下,水分和營養物質可以擴散到無血管的椎間盤內;纖維環是堅韌的纖維軟骨組織,它連接上下軟骨板並與脊柱前、後縱韌帶緊密相連,將髓核固縮於中央,使其維持一定的位置及形狀,在壓力下,因力量平均分散於纖維環,具有吸收震盪的作用,是椎間盤維持負重的最主要組織;髓核由富於彈性而又柔軟的漿狀灰白色半固體物質構成,含有85%的水分及退化的脊索殘餘,其水分含量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髓核位於上下軟骨板和纖維環中央,具有很強的張力並可隨外界壓力而改變其位置及形狀。

椎間盤連接脊柱,使脊柱具有前屈、後伸、側彎、旋轉等多種運動功能。由於椎間盤的存在,脊柱能承受相當大的壓力而不受損傷。20~30歲屍體椎間盤試驗證實,負重超過600kg才會引起椎間盤結構的損害,這些重力的作用主要是由上而下的垂直壓力,使椎間盤組織向周圍擴展,當壓力解除後,由於其自身的彈性和張力而復原。椎間盤作為一個「緩衝墊」,避免了椎體之間的直接摩擦和衝撞,使外界傳入的衝擊震動得以緩衝、吸收,從而保護了中樞神經系統。

【病因病理】:

腰椎是人體脊柱上負重最多、活動最頻繁的部分,腰椎的椎間盤適應了這一需要而成為人體上最厚的椎間盤,腰段椎間盤的厚度超過了椎體厚度的一半。但由於椎間盤在其後外側較為薄弱,後縱韌帶在腰4、5和腰5、骶1平面寬度明顯減少,只有上部寬度的一半,腰椎間盤經常接受體重的壓力,又經常進行屈伸活動,其受的擠壓應力及磨損很大並以下腰部為甚,所以從30歲開始,就出現了腰椎間盤的退

行性改變。再加上某種外因如外傷、慢性勞損以及受寒濕等因素,使腰椎間盤(尤其是腰4、5和腰5、骶1間盤)、纖維環發生破裂,髓核向後突出,壓迫神經根(日久使神經根粘連變性),導致坐骨神經痛﹝Sciatica﹞。成年及壯年時期,髓核的含水量高,膨脹性大,纖維環一旦破裂,髓核即因壓力大而突出。老年人因髓核脫水,膨脹力減少,纖維環即使破裂,髓核也多不突出。

根據其後突的部位,腰椎間盤突出症﹝lumbar_intervertebral_disc_protrusion﹞還可分為單側型、雙側型和中央型;根據其突出的程度可分為隱藏型、突出型和破裂型。

【診斷】:

本病大部分發生於20~40歲壯年男性,發病部位以腰4、5之間最多,腰5、骶1次之,腰3、4較少見。

腰椎間盤突出症﹝lumbar_intervertebral_disc_protrusion﹞主要的臨床症狀是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可因站立、咳嗽、噴嚏而加劇,少數極嚴重患者可伴有大小便障礙。腰痛和下肢痛可單獨或同時存在。據統計,先腰痛而後腿痛者最多,占53.3%;先腿痛後腰痛者為20.8%;同時發生者占8.3%;只有腿痛者占15%;只有腰痛者為2.5%。疼痛常因勞累、受涼而加重或誘發,臥床休息而減輕,多反復發作、經年不癒。

查體:可見腰椎生理前凸減弱並常伴有側凸,一側或兩側腰肌緊張或痙攣,在突出部位棘突兩側可觸及深壓痛或叩擊痛並可向下肢放射。患側小腿外側、外踝、足背外側或足底皮膚淺感覺減弱,下肢肌力尤其是第一趾背伸肌力減弱,甚或有肌肉萎縮﹝MD﹞。膝、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直腿抬高及其加強試驗、挺腹試驗、臥位或坐位屈頸試驗、頸靜脈壓迫試驗可能出現陽性。 脊髓造影或CT、MRI掃描對明確診斷及準確定位有直接説明。

【治療】:

反阿是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lumbar_intervertebral_disc_protrusion﹞的臨床表現較為複雜,其治療方法也很多,但一般來說臥床休息都是必要的,並可進行適當的牽引治療。 在臨床上,採用局部阿是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lumbar_intervertebral_disc_protrusion﹞,常常會出現症狀反而加重的情況,筆者過去就常常遇見這種情況,令人十分頭痛,後來才體會到這是因為刺激局部病灶使炎症加重造成的。

反阿是穴取穴法對本病有很好的療效,其具體方法應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即疼痛的分佈區域來確定。如疼痛位於臀部骶骨外側附近,可在股骨大轉子﹝Trochanter_major﹞外上緣、梨狀肌﹝pririform_m.﹞止點處找到反阿是穴;對於下肢疼痛的患者,如疼痛位於大腿後、外側,反阿是穴一般位於臀部骶骨外下緣(與骶管裂孔上1寸相平),以及髂脊﹝iliac_crest﹞下緣(部分病人位於髂脊﹝iliac_crest﹞上緣)、臀大肌﹝Greater_gluteus_m.﹞和臀中肌﹝Gluteus_medius_m.﹞的起點附近、並多位於髂後上棘﹝PSIS﹞外下方和臀中肌﹝Gluteus_medius_m.﹞的起始部;如疼痛位於大腿前外側及膝前外側,可在患側腹股溝下緣的髂腰肌﹝iliopsoas_m.﹞上找到反阿是穴(可用4寸芒針,針尖稍偏外側,從髖關節外側透過,使針感向上至臀、腰部,向下沿下肢外側至膝甚或足外側。注意勿刺傷﹝punctured_wound﹞股動靜脈);如疼痛位於小腿後、外側,則反阿是穴位於脛骨內側髁的外下緣、脛骨外側髁的內下緣或腓骨小頭下方腓骨長肌﹝Peroneus_longus_m.﹞的起點附近。使用以上取穴法,找到正確的反阿是穴並指壓它時,疼痛都能當即消失。

對於頑固或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病人來說,採用短時間留針的方法往往是不夠的。許多病人當針扎在穴位上時,疼痛或活動痛可以完全或基本消失,但拔針後用不了多久,疼痛就會捲土重來。

另外,即使病人在針刺後疼痛立即完全消失,也要囑病人注意臥硬板床休息,保持良好的腰部姿勢,避免受涼、負重或彎腰,平時多做腰部肌肉鍛煉以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症﹝lumbar_intervertebral_disc_protrusion﹞是一個容易反複發作的疾病。

本病遷延日久,一般都伴有肝腎不足,可配用腎俞、肝俞、太溪、太沖、命門、關元等穴。 本病如經過半年至1年治療,症狀仍較為明顯而不能緩解;病程雖短,但疼痛症狀極為嚴重以至於無法忍受或合併肌肉萎縮﹝MD﹞、大小便障礙者,應選擇手術治療。

針刀治療:局部消毒後,將針刀刀口線平行於肌纖維走向刺入反阿是穴或正反穴內,做縱向的鬆解2~3次後出針。 術畢以創可貼粘貼針口。

傳統取穴:可選用腎俞、命門、環跳、秩邊、居髎、殷門、委中、承山、太溪等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