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病論歌括新編》卷三 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大意: |
二、分述: |
五色痢﹝five-colored_dysentery﹞: |
《金匱要略》:五色痢﹝five-colored_dysentery﹞者,五色膿血相雜而下也。 若有臟腑﹝zang-fu_viscera﹞屍臭之氣則凶,是因止澀太早,或滯熱下之未盡,蘊於腸胃而傷臟氣也。 如進補養之藥均不見效者,則知非澀之太早,即下之未盡也。 若脈實有力,雖日久仍當攻下。 還應辨其虛實。 初起者為實,日久者為虛; 裏急後重者為實,頻頻虛坐者為虛; 脈實有力者為實,脈虛無力者為虛; 虛者宜補,以補火生土法治之; 實則宜瀉,以清痢蕩積法治之。 |
【歌括】: |
五色雜下似血膿,臟腑屍臭則病凶。 |
止澀太早滯未盡,蘊於腸胃臟器損。 |
若進補養俱不應,脈實日久仍當攻。 |
辨症論治分虛實,脈實有力為實證。 |
實則初起裏急重,清痢蕩積法可從。 |
虛則久病脈無力,虛坐補火生土循。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