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疳 一百五
腫痛或發熱者,肝經濕熱也。清肝除濕。
腫痛發寒熱者,邪氣傷表也。發散之。
腫痛小便赤濇者,肝經濕熱壅滯也。疏肝導濕。
一人患此腫硬。痛寒熱。先以人參敗毒散二劑而止。更以小柴胡加黃連青皮而癒。(此因症因經也。)
一人潰而腫痛。小便赤濇。以加減龍膽瀉肝湯加青皮、黃連二劑少癒。以小柴胡加黃柏、知母、當歸、茯苓數劑而癒。(此因症因經也。)
一人莖腫不消。一人潰而腫痛。發熱。小便秘濇。日晡或熱。一小兒腫痛。諸藥不應。各以小柴胡吞蘆薈丸數劑並癒。
一人陰莖或腫。或作痛。或挺縱不收。一人莖中作痛。筋急縮。或作癢。白物如精。隨溺而下。此筋疝也。並用龍膽瀉肝湯皆癒。(此因症也。)
張子和曰:遺精癃閉。陰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不可妄歸之腎冷。若月涸。不月月罷。腰膝上熱。足熱。嗌乾。癃閉。少腹有塊。或定或移。前陰突出。後陰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謂之疝,而謂之瘕。
一人潰而腫痛。發熱。日晡尤甚。以小柴胡加黃柏、知母、當歸而癒。(此因症也。)
一人已癒。惟莖中一塊不散。以小柴胡加青皮、荊防治之。更以荊、防、牛膝、何首烏、活石、甘草各五錢。煎湯熏洗。各數劑而消。(此因症也。)
一人年逾四十。素有淋。患疳瘡。痛倦怠。用小柴胡(五)加連、柏、青皮、當歸而癒。(此因症而治。)
一人因勞。莖竅作癢。時出白物。發熱口乾。以清心蓮子飲而安。(此因勞處治。)
一人玉莖腫痛。小便如淋。自汗甚苦。時或尿血少許。尺脈洪滑。按之則濇。先用清心蓮子飲。加牛膝、山枝、黃柏、知母數劑少癒。更以滋腎丸一劑而痊。(此因症也。)
前賢云:如自汗。小便少。不可以藥利之。既已自汗。則津液外亡。小便自少。若利之衛涸竭。無以制火。煩熱。愈甚。當俟熱退汗止。小便自行也。兼此乃陽明經。大忌利小便一老患疳瘡。小便淋瀝。脈細體倦。此氣虛兼濕熱也。用清心蓮子飲。及補中益氣湯(而癒。下疳瘡。丹溪用青黛、蛤粉、密陀僧、黃連為末。敷。又以雞肫皮燒存性。為末。敷。
下疳瘡並臁瘡:
蛤粉、蠟茶、苦參、密陀僧為末。河水洗淨。臘豬油調敷。
又方:米泔水洗瘡淨。用頭髮鹽水洗去油淨。再用清湯洗。曬乾。燒灰。敷瘡即生靨。
又方:治下注疳瘡。蝕臭腐爛。疼痛難忍。兼治小兒疳瘡。
黃柏(蜜炙)、黃丹(三分)、輕粉(錢半)、乳香(三分)、密陀僧、高末茶(各三分)、麝香(少許);
上末。用蔥湯洗瘡。次貼此藥。
洗藥:
黃連、黃柏、當歸、白芷、獨活、防風、荊芥、樸硝等分。水煎。入錢五十文。
烏梅五個。鹽一匙同煎。溫洗。日五七次。敷下項藥。
敷藥:
木香、檳榔、黃連、銅青、輕粉、枯礬、海螵硝、麝香等分為末。洗後至夜敷上。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