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穴療法

一、概述

 點穴療法就是術者用手指在體表的穴位和刺激線上施行點、壓、掐、拍和叩等不同手法的刺激,通過經絡的作用使體內的氣血暢通,使已經發生障礙的功能活動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是以中醫的經絡、陰陽、五行等理論為依據,具有簡便、易學易懂、安全速效、易被接受等優點。

 點穴療法的起源,一支源於古代按摩術的按法;另一支源於中國武術中的點穴術和解穴術。此法:在歐美及東南亞各國都得到自成體系的發展。目知全世界有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學習和運用點穴療法來強身健體。

二、點穴療法的作用原理

 1、調正陰陽:陰陽調和則人體健康,陰陽失調則為病。如陰陽失調,則導致「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等病理變化,從而產生,「陽盛則熱,陰盛則寒」的臨床症候。治療的關鍵在於根據症候屬性來調正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歸於「陰平陽秘」,達到治療的目的。

 點穴調和陰陽基本上是通過經穴配伍和點穴手法補瀉來完成的。如腎陰虛,肝陽上亢而引起高血壓、頭痛,治當育陰潛陽,取太溪穴用補法,配太沖穴用瀉法來調正陰陽平衡。

 2、扶正祛邪:扶正就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疾病的過程是正氣與邪氣相互鬥爭的過程。點穴療法能通過手法的補瀉來補充正氣和瀉除邪氣,增強機體抵抗能力,從而達到扶正祛邪。

 3、活血通絡:經絡有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的特點,根據經絡與臟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響的機理,在穴位上以手法取得「通其經脈,調其氣血」的作用,從而排除致病因素,治癒疾病。

三、點穴療法的適應症和禁忌症

 1、適應症:

  A、神經系統疾病:如大腦外傷及手術後遺症、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兒童腦性癱瘓、多發性神經炎、面神經麻痹、臂叢神經不完全性麻痹、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損傷、腹及坐骨神經損傷等。

  B、脊椎疾病:如頸椎綜合症、落枕、腰椎後關節紊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腰椎間盤脫出症、腰骶及骶髂關節損傷等。

  C、上肢骨與關節疾病:如肩關節周圍炎、腕關節扭挫、腕部鍵鞘炎等。

  D、下肢骨與關節疾病:如坐骨神經痛、臂部軟組織損傷、股內收肌、腓腸肌痙孿、膝關節痛及韌帶損傷等。

  E、其他如頭痛、牙痛、咂逆、瘟病、小兒消化不良、感冒、急性咽喉炎、遺尿症等。

 2、禁忌症:

  A、急性病。包括化膿性關節炎急性期、急腹症、傳染病。

  B、嚴重心臟病、肺結核、癌症。

  C、出血性疾病。

  D、嚴重皮膚病。

四、點穴療法的主要手法

 點穴療法有五種主要的基本手法,即:點法、按法、掐法、拍打、叩打法。

 1、點法:即以指端或肘尖或屈指指背,著力於施術穴位上,按而壓之,戳而點之,故稱點法。

  A、單指點法:術者中指微屈曲,拇指、食指端分置於中指端的腹背部,以中指端著力點壓施術部位。常與揉法配合,為點揉。

  B、多指點法以拇、食、中三指併攏,點按穴位處,稱三指點法。此法用於四肢、胸腹及肩關節肌腱處。以五指併攏呈梅花形,共同點於穴位上,稱五指點法。此法用於肌肉脂肪層較發達的部位。

  C、屈指點法:術者以食指或中指屈曲,以指背突起骨端著力於穴位點按。此法主要用於穴位較深、面積較大的部位,為強力點法。

  D、肘尖點法:術者屈曲肘關節,以肘尖著力於施術部位,壓而點之或點而循之的方法。此法主要用於肌肉豐滿的穴位或體形肥胖者,是重力點法。

 點法用力分為輕、中、重三種。

 輕點:其力輕而富有彈性,是一種較弱刺激的手法。偏於補的作用,多用於小兒、婦女、年老體弱及虛症患者。

 中點:其力界於輕重之間,中等刺激量,能調和營衛,疏通經絡,補虛瀉實。

 重點是一種強刺激手法,偏於瀉,主要用於青壯年,體格健壯,軟組織豐厚部位。表現為實證者,有通經活絡、消積破結、調和陰陽、點穴開筋、消腫止痛之功效。

 操作中切忌用暴力,而應由輕到重再到輕,柔中帶剛,反覆施力。

 2、按壓法:以單手或雙手的手指或手掌著力於施術部位,按而壓之,稱按壓法。

   A、操作與要領:拇指伸直,食指扶於施術部位之側旁,或以四指握緊,拇指未節緊貼食指橈側,以指端著力深按而抑制,緩慢移動,間斷按壓,壓而不動,提則輕緩。壓時拇指與被壓部位呈45°~90°。操作時或以拇指端向上下、左右撥動(按撥法),或以拇指端轉動。但拇指端不應在皮膚上滑動或移位。

  B、作用疏通經絡,活血止痛,扶助正氣,鎮靜安神,驅風散寒,消除煩悶,舒展肌筋,放鬆肌肉,消除疲勞。

 3、掐法:以指端甲緣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膚的手法,稱掐法。

  A、操作與要領術者以單手或雙手拇指端甲緣,在施術的穴位上重按而掐之。用力輕重及節律依受術者年齡及病症虛實而定,酌情施術。本法是重刺激手法之一,取穴要準,不可掐破皮膚。主要用於治療癱瘓、共濟失調、頭痛、感冒。急救時常用此法,如:掐人中、湧泉。

  B、作用開竅醒神,回陽救逆,祛風散寒,興奮神經,溫通經絡。

 4、拍打法:即術者食、中、無名、小指併攏,微屈曲,拇指靠近食指,掌心空虛,拍打時各指腹與大小魚際接觸被拍打部位的皮膚。

 本法是一種帶震動性的中等刺激手法,以肘關節活動為中心,腕關節固定或微動,肩關節協調配合。拍打胸腹時,最好在深吸氣後進行,拍打法用力與中點法用力相同。

 拍打法的作用是行氣,活血,疏通經絡,健脾胃,壯腎。實證、虛證均可應用,可作為強身保健之法。

 5、叩打法:分指腹叩打和指尖叩打。指腹叩打法手勢同拍打法,即以五指腹接觸皮膚。指尖叩打法是以五指微屈曲並齊,以指尖叩打施術部位,刺激面積大,作用同點法。多作為重手法。指腹叩打用力向前下方,為輕刺激手法。

 


 

五、點穴療法的補與瀉

 點穴療法的補與瀉:在治療和保健中是至關重要的。

 補法:是指術者將操作手在穴位上進行力度較弱、頻率較緩的操作手法,使受術者有一種力量柔韌、含蓄、內在的感覺。

 瀉法:是術者將操作手在穴位上進行力度較強、頻率較快的操作手法,使受術者有一種力量劇烈、表現通達的感覺。

 此外還有許多補、瀉手法,如循經補瀉、時刻補瀉等,因較複雜,不易掌握,這裏不作介紹。

六、點穴療法的穴位和刺激線

 點穴療法的作用部位主要是經穴,還有某些特定的刺激線。臨床常用穴位有140多個,在這些穴位中一部分是針灸穴位,如百會、風池、大椎、肩井、太陽、俞穴、募穴、特定要穴、八會穴、八脈交會穴:等,另一部分是武功穴,還有經驗穴等等。

 點穴療法常用的刺激線有16條。

 1、上肢刺激線六條

  A、第一條:起於:掌側橫紋橈側端,沿前臂橈側經肱橈肌隆起線;止於:肘橫紋橈側端,相當於手太陰肺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B、第二條:起於:腕橫紋中點,沿前臂中線,經肘關節與肱二頭肌;止於:肩關節前方,相當於手厥陰心包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C、第三條:起於:掌側腕橫紋尺側端,沿前臂尺側經肘止於腋前橫紋頭,相當於手少陰心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D、第四條:起於:背側腕橫紋的尺側端,沿前臂尺側經時內、上臂內側;止於:腋後橫紋頭,相當於手太陽小腸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E、第五條:起於:二、三、四、五掌指關節背側,各自沿伸指總肌腱經腕背中點,沿前臂背側中線到肘關節,相當於手少陽三。焦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F、第六條:起於:腕背橫紋的橈側端,沿前臂橈側,經肘關節外側,沿肱二、三頭肌間隙止於肩峰,相當於手陽明大腸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2、下肢刺激線八條

  A、第一條:起於:踝關節前面,沿脛前肌經髕骨外側;止於:髂前上棘下緣,相當於足陽明胃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B、第二條:起於:足五趾既趾關節背側,沿各自伸趾肌健經踝關節,沿脛前肌外緣,膝關節外側,股外側;止於:髂前上棘後凹陷處,相當於足少陽膽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C、第三條:起於:跟腱內側,沿腓腸肌內側經膝關節內側,沿股薄肌隆起線;止於:此肌之止點,相當於足少陰腎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D、第四條:起於:內踝後凹陷處,沿脛骨與腓腸肌間隙,經膝關節內側一條沿縫匠肌隆起線止於髂前上脊之下,另一條線沿內收大肌隆起線;止於:腹股溝,是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E、第五條:起於:跟健止端,沿腓腸肌內側隆起線,經膕橫紋內側頭,半膜肌和股二頭肌間隙;止於:坐骨結節,相當於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F、第六條:起於:跟腱止端,沿腓腸肌中線,經膕窩、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間隙;止於:坐骨結節,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G、第七條:起於:外踝,沿腓腸肌外側隆起線至膕橫紋外側頭,經股二頭肌隆起線,過大粗隆上緣;止於:髂後上棘。

 H、第八條:起於:外踝,沿腓骨長肌隆起線,抵腓骨小頭前下方,過髕骨外緣經股外側肌外緣;止於:髂脊中點,是足少陽膽經循行線的一部分。

 


 

 3、背腰部刺激線二條

  A、第一條:起於:後髮際處,沿脊柱兩側3釐米處向下;止於:腰骶關節之兩側,相當於足太陽膀胱經循行背部的第一條側線的一部分。

  B、第二條:起於:胸椎旁,沿脊柱兩側8釐米處向下;止於:骶骨上緣,相當於足太陽膀胱經循行背部的第二條側線的一部分。

七、手法應用

 1、頭頸部治療

  A、點太陽穴、百會穴。

  B、按百會穴。

  C、掐人中穴、承漿穴、百會穴。

  D、叩打頭部。

  E、點打頭部。

  F、推運頭部。

  G、壓百會穴。

  H、壓頸動脈、彈人迎穴。

  I、抓拿胸鎖乳突肌。

  J、指壓太陽、攢竹、率谷、風池、風府、完骨等穴位。

 2、軀幹部治療

  A、點背俞。

  B、點天宗穴。

  C、點膻中穴。

  D、掐五臟背俞穴。

  E、拍打脊背。

  F、叩打脊背。

  G、拿肩井。

  H、壓放中脘。

  I、壓放胸腹、腰背。

  J、左右平揉天樞穴。

  K、皮膚點打背俞、八髎諸穴。

  L、叩壓脊背。

  M、捶打背俞穴。

  N、循壓背部。

  O、振顫中脘、神厥、關元、命門、腎俞等穴。

  P、指壓背俞穴。

  Q、捏膈俞、肝俞、腎俞。

  R、壓脊。

  S、撫背。

  T、腰部按住分繃。

 3、四肢部治療

  A、點合谷、內關、曲池、環跳、,足三裏、太沖等穴。

  B、按壓上臂臑、大腿。

  C、掐合谷、內關、大沖、委中等穴。

  D、拍打肩髃、臂臑、臀及大腿。

  E、扣打環跳穴、承山穴。

  F、振顫肩部。膝部、臀部。

  G、左右平揉內關、曲池、太沖、足三裏、三陰交等穴。

  H、壓放內關、曲池、足三裏、委中等穴。

  I、點打足三裏穴、內關穴。

  J、循按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

  K、摩推內關穴、神門穴。

  L、搖運四肢。

  M、掐壓粱門、足三裏、委中、合谷、內關等穴。

  N、抖振上肢、下肢。

  O、抖振指趾。

  P、切搖昆侖、太溪、解溪、大陵、陽池、腕骨等穴。

  Q、掐內關、足三裏、三陰交。

  R、舉摔下肢。

  S、按臀。

  T、分髖。

  U、按壓足背。

  V、正膝正足。

  W、扭轉拉壓腰腿。

八、注意:事項

 1、施術前應做出明確診斷,辨證、辨病,以及制定立法、取穴、選擇刺激線計畫。做到取穴有據,施術有方,以期收到良好效果。

 2、施術前,給病人或家屬說明病性、治法、療程、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愈後等。

 3、施術時由輕到重,由緩到急,循序漸進,最後再以輕手法緩解。極度疲勞或醉酒時暫不予點穴治療。

 4、手法輕重要適宜,重病輕治固屬無效,而輕病重治亦非所宜。

 5、點穴治療後局部常有酸、麻、熱、脹、抽動等感覺,以及皮膚紅潤,甚至皮下瘀血、全身出汗、發燒等反應,對此無須處理,會自行恢復。反應較重如出現頭暈、噁心、臉色蒼白或休克時,一般可按壓鼻膈,快手法掐手指、足趾甲根,即可緩解。如因重刺激背部而出現呼吸困難或停止者,應立即拍打肩髃、背、頭部或按壓腰眼,抓拿腰三角肌、腹壁肌等,以緩解反應。某些受術者術後症狀加重,但一般3~5天后反應即可消失,隨之症狀亦可緩解。故應於術前預告受術者,以免誤會。

 6、療程與療期。一般每日一次。反應重者隔日1次。病情輕者10天為一療程。慢性者可1~2個月為一療程。有人治療一段時間後進展緩慢,可暫停一些時間,然後繼續治療。

 

A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