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取穴方法
取穴方法一般分為體表標誌、折量分寸和指量法三類。體表標誌與折量分寸的定位較為恒定、明確,指量法應用較方便但差異性也大,所以,臨床取穴時,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適當選擇應用。
一、體表標誌
體表標誌可分定型的和動態的標誌兩類。
1、定型的標誌:如五官、毛髮、爪甲、乳頭、臍窩及各種骨性和肌性標誌。
2、動態的標誌:如各關節的皮膚皺紋,經活動而出現的筋肉凹陷,以及採取一定的動作來比量(如兩耳尖直對取百會;虎口交叉食指盡端取列缺;手掌握膝蓋內側當大指盡端取血海等)。
二、折量分寸
對離體表標誌較遠的部位則用折量的方法,即將一定的部位折作幾等分。這也是為了定穴方便,不要將它看成拘泥、呆板的規定。
三、指量法
在體表標誌和分部折量的基礎上,臨床取穴多以手指來比量。因為各人手指的長度和寬度與其他部位有著一定的比例,用其本人的手指來量分寸,即通常所說的「同身寸」。術者也可以用自己手指量取別人的穴位,但要根據對方的高矮胖瘦作出適當的伸縮。
1、直指量:一般可以次指的未節為一寸,加中節為二寸。可用以二寸為間隔的取穴。如腕後二寸取內關穴,即可以腕橫紋上二指節為準。手中指第二節為一寸,後人稱此為「中指同身寸」。
2、橫指量:四橫指相當三寸,二橫指相當一寸半。如背部第一側線為正中旁開一寸半,即可於正中旁開二橫指取穴;第二側線為正中旁開三寸,即可於正中旁開四橫指取穴。四橫指還可用於膝下三寸取足三裏,內踝上三寸取三陰交,臍下三寸取關元等。《千金》稱這種方法為「一夫」。手大拇指第一節(末節)橫度為一寸,可用於以一寸為間隔的取穴。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