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手法既有與成人推拿手法相同之處,又有其獨立於成人推拿手法之外的特殊的操作方法,是推拿手法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兒推拿常用手法與某些成人推拿手法在名稱、操作;動作要領等方面並無嚴格的區分,如揉法、掐法、擦法、捏脊法等,只是在手法運用時,其刺激強度、節律、速率等方面存在差異。由於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決定了小兒推拿手法除要遵循成人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外,還必須做到輕快柔和,平穩著實。小兒推拿手法與成人推拿手法的最大區別在於複式操作法。複式操作法是一種組合式操作手法,為小兒推拿所特有,其理論基礎源於小兒特定穴。小兒穴位具有點、線、面三方面特點,因此決定了小兒推拿手法中複式操作法的產生和運用,同時也決定了小兒推拿手法和小兒穴位二者密不可分的關係,故小兒推拿談手法就必論穴位,反之亦然。本章就小兒推拿常用手法和複式操作法予以介紹。

 

小兒推拿常用手法

小兒推拿手法的種類較少,清‧張振鋆在《厘正按摩要術》中首次將「按、摩、掐、揉、推、運、搓、搖」列為小兒推拿八法。隨著小兒推拿的發展,許多成人推拿手法也變化運用到小兒小兒推拿療法中來,成為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

 

一、推法

以拇指或食指、中指的羅紋面著力,附著在患兒體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作單方向的直線或環旋移動,稱為推法。臨床上根據操作方向的不同,可分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合推法。

 

【操作】

1、直推法:以一手握持患兒肢體,使被操作的部位或穴位向上;另一手拇指自然伸直,以羅紋面或其橈側緣著力,或食指、中指伸直,以羅紋面著力,用腕部發力,帶動著力部分作單方向的直線推動。頻率約每分鐘220~280次左右。

 

2、旋推法:以拇指羅紋面著力於一定的穴位上,拇指主動運動,帶動著力部分作順時針方向的環旋移動,頻率約每分鐘160—200次左右。

 

3、分推法:以雙手拇指羅紋面或其撓側緣,或用雙掌著力,稍用力附著在患兒所需治療的穴位或部位上,用腕部或前臂發力,帶動著力部分自穴位或部位的中間向兩旁作「←→」直線推動。一般可連續分推20~50次左右。

 

4、合推法:合推法是與分推法相對而言。以雙手拇指羅紋面或雙掌著力,稍用力附著在患兒所需治療的穴位或部位的兩旁,用肘臂發力,帶同著力部分自兩旁向中間作相對方向的直線或弧線推動。本法又稱合法或和法。

 

【動作要領】

1、直推法:用拇指著力作直推法時,主要依靠腕部帶動拇指作主動的內收和外展活動,用食指、中指著力作直推法時,主要依靠腕部帶動肘部作適當的屈伸活動。操作時,動作要輕快連續,一拂而過,如帚拂塵狀,以推後皮膚不發紅為佳。操作時必須直線進行,不可歪斜。

 

2、旋推法:醫者肩、肘、腕、掌指關節均要放鬆,僅依靠拇指作小幅度的旋轉推動。動作要輕快連續,猶如用拇指作摩法,僅在皮膚表面推動,不得帶動皮下組織。要求動作協調,均勻柔和,速度較直推法稍緩慢。

 

3、分推法:操作時主要依靠肘關節的屈伸活動帶動指、掌著力部分作橫向直線分推。依靠腕部和拇指掌指關節的內收、外展活動帶動拇指著力部分作弧線分推。雙手用力要均勻,動作要柔和而協調,節奏要輕快而平穩。

 

4、合推法:其動作和要求與分推法基本相同,但推動方向相反,主要是作直線合推,不作弧線合推,動作幅度較小,不要使皮膚向中間起皺。

 

【注意事項】:

1、不可推破皮膚,一般需要輔以介質,隨蘸隨推。

2、根據病情、部位和穴位的需要,注意掌握手法的方向、輕重、快慢,以求手法的補瀉作用,達到預期的療效。

3、推法是從摩法中演變而出,但比摩法、運法為重,而較指揉法為輕,所以旋推法與指摩法極為相似,操作時需準確掌握運用。

4、操作時手法不可呆滯。

 

【適用部位】

直推法適用於小兒推拿特定穴中的線狀穴位和五經穴,多用於頭面部、四肢部、脊柱部,旋推法主要用於手部五經穴及面狀穴位,分推法適用於頭面部、胸腹部、腕掌部及肩胛部等,合推法適用於頭面部、胸腹部、腕掌部。

 

"
"

 

二、揉法

以手指的指端或羅紋面、手掌大魚際、掌根著力,吸定於—定的治療部位或穴位上,作輕柔和緩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旋運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稱為揉法。揉法是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根據著力部分的不同,可分為指揉法、魚際揉法、掌根揉法三種。

 

【操作】

1、指揉法:以拇指或中指的指面或指端、或食指、中指、無名指指面著力,吸定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上,作輕柔和緩的、小幅度、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旋揉動,使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根據著力部分的不同,可分為拇指揉法、中指揉法、食指中指揉法和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揉法。

 

2、魚際揉法:以大魚際部著力於施術部位上,稍用力下壓,腕部放鬆,前臂主動運動,通過腕關節帶動著力部分在治療部位上作輕柔和緩、小幅度、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旋揉動,使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

 

3、掌根揉法:以掌根部分著力,吸定在治療部位上,稍用力下壓,腕部放鬆,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作主動運動,帶動腕部及著力部分連同前臂作輕柔和緩的、小幅度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旋揉動,使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

 

【動作要領】

同成人推拿手法的揉法要領,但動作宜輕柔。

 

【注意事項】:

1、揉法在操作時,著力部分不能與患兒皮膚發生摩擦運動,也不能用力下壓。

2、揉法的動作與摩法頗為相似,需注意區別,揉法著力相對較重,操作時要吸定治療部位或穴位,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揉動;而摩法著力相對較輕,操作時僅在體表作撫摩,不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

 

【適用部位】

拇指與中指揉法適用於全身各部位或穴位,食指中指揉法適用於肺俞、脾俞、胃俞、腎俞、天樞等穴位,三指揉法適用於胸鎖乳突肌及臍、雙側天樞穴。魚際揉法適用於頭面部、胸腹部、脅肋部、四肢部。掌根揉法適用於腰背部、腹部及四肢部。

 

三、按法

以拇指或中指的指端或羅紋面、或掌面(掌根)著力,附著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逐漸用力向下按壓,按而留之或一壓一放地持續進行,稱為按法。根據著力部位不同分為指按法和掌按法。

 

【操作】

1、指按法:分為拇指按法和中指按法。

(1)指按法:拇指伸直,其餘四指握空拳,食指中節橈側輕貼拇指指間關節掌側,起支持作用,以協同助力。用拇指羅紋面或指端著力,吸定在患兒治療穴位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持續一定的時間,按而留之,然後放鬆,再逐漸用力向下按壓,如此一壓一放反復操作。

 

(2)中指按法:中指指間關節、掌指關節略屈,稍懸腕,用中指指端或羅紋面著力,吸定在患兒需要治療的穴位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餘同拇指按法。

 

2、掌按法:腕關節背伸,五指放鬆伸直,用掌面或掌根著力,附著在患兒需要治療的部位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並持續一定的時間,按而留之。餘同拇指按法。

 

【動作要領】

1、操作時,按壓的方向要垂直向下用力。

2、按壓的力量要由輕到重,力量逐漸增加,平穩而持續。

3、按壓時著力部分要緊貼患兒體表的部位或穴位上,不能移動。

 

【注意事項】:

1、操作時,切忌用迅猛的暴力,以免造成組織損傷。

2、按法結束時,不宜突然撤力,而應逐漸減輕按壓的力量。

 

【適用部位】

指按法適用於全身各部的經絡和穴位。掌按法適用於面積大而又較為平坦的部位,如胸腹部、腰背部等。

 

四、摩法

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指面或掌面著力,附著在患兒體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環形而有節律的撫摩運動,稱為摩法,分為指摩法與掌摩法兩種。

 

【操作】

1、指摩法: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並攏,指掌關節自然伸直,腕部微懸屈,以指面著力,附著在患兒體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前臂主動運動,通過腕關節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形摩動。

 

2、掌摩法:指掌自然伸直,腕關節微背伸,用掌面著力,附著在患兒體表一定部位上,腕關節放鬆,前臂主動運動,通過腕關節連同著力部分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形摩動。

 

【動作要領】

1、肩、肘、腕均要放鬆。

2、操作時,前臂要主動運動,通過放鬆的腕關節而使著力部分形成摩動。

3、動作要和緩協調,用力輕柔、均勻。

 

【注意事項】

同成人推拿手法中的摩法。

 

【適用部位】

指摩法和掌摩法主要適用於胸腹部。

 

五、掐法

以拇指爪甲切掐患兒的穴位或部位,稱為掐法。又稱「切法」、「爪法」、「指針法」。

 

【操作】

醫者手握空拳,拇指伸直,指腹緊貼在食指中節橈側緣,以拇指指甲著力,吸定在患兒需要治療的穴位或部位上,逐漸用力進行切掐。

 

【動作要領】

操作時,應垂直用力切掐,可持續用力,也可間歇性用力以增強刺激,取穴宜準。

 

【注意事項】

掐法是強刺激手法之一,不宜反復長時間應用,更不能掐破皮膚。掐後常繼用揉法,以緩和刺激,減輕局部的疼痛或不適感。

 

【適用部位】

適用於頭面部和手足部的穴位。

 


 

六、捏法

以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食指、中指兩指或拇指與四指的指面作對稱性著力,夾持住患兒的肌膚或肢體,相對用力擠壓並一緊一鬆逐漸移動者,稱為捏法。小兒推拿主要用於脊柱,故又稱捏脊法。

 

【操作】

1、患兒俯臥,被捏部位裸露,醫者雙手呈半握拳狀,拳心向下,拳眼相對,用兩拇指指面的前1/3處或指面的橈側緣著力,吸定並頂住患兒龜尾穴旁的肌膚,食指、中指的指面前按,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同時用力將該處的皮膚夾持住並稍提起,然後雙手交替用力,自下而上,一緊一鬆地擠壓,向前移動至大椎穴處。

 

2、患兒俯坐位或俯臥位,被捏部位裸露,醫者雙手呈半握拳狀,拳心相對,拳眼向上,食指半屈曲,用其中節的橈側緣及背側著力,吸定並頂住患兒龜尾穴處的肌膚,拇指端前按,拇指、食指同時用力將該處的皮膚夾持住並稍提起,然後雙手交替用力,自下而上,一緊一鬆地擠壓,向前移動至大椎穴處。

 

3、患兒坐位或臥位,以一手的拇指與食指、中指的指面前1/3處相對著力,或用拇指指面與食指中節掌側的橈側相對著力,稍用力將治療處的肌膚夾持住,然後一緊一鬆擠壓被治療的肌筋,井在該肌筋上下端之間作緩慢移動擠壓。

 

【動作要領】

1、肩、肘關節要放鬆,腕指關節的活動要靈活、協調。

2、操作時既要有節律性,又要有連貫性。

3、操作時間的長短和手法強度的輕重及捏擠面積的大小要適中,用力要均勻。

 

【注意事項】:

1、捏脊時要用指面著力,不能以指端著力擠捏,更不能將肌膚擰轉,或用指甲掐壓肌膚,否則容易產生疼痛。

2、捏拿肌膚不可過度,捏拿肌膚過多,則動作呆滯不易向前推進;過少則易滑脫。用力過重也易導致疼痛,過輕又不易得氣。

3、擠壓向前推進移動時,需作直線移動,不可歪斜。

4、捏法靠慢功奏效,不可急於求成。

 

【適用部位】

脊柱。

 

七、運法

以拇指羅紋面或食指、中指的羅紋面在患兒體表作環形或弧形移動,稱為運法。

【操作】以一手托握住患兒手臂,使被操作的部位或穴位平坦向上,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中指的羅紋面著力,輕附著在治療部位或穴位上,作由此穴向彼穴的弧形運動,或在穴周作周而復始的環形運動,頻率為每分鐘60~120次。

 

【動作要領】

1、操作時,醫者著力部分要輕貼體表。

2、用力宜輕不宜重,作用力僅達皮表,只在皮膚表面運動,不帶動皮下組織。運法的操作較推法和摩法輕而緩慢,幅度較旋推法為大。運法的方向常與補瀉有關,操作時應視病情需要而選用。

3、操作頻率宜緩不宜急。

 

【注意事項】

操作時一般可配合使用潤滑劑作為介質,以保護患兒皮膚。

 

【適用部位】

多用於弧線形穴位或圓形面狀穴位。

 

八、搗法

以中指指端,或食指、中指屈曲的指間關節著力,有節奏地叩擊穴位的方法,稱為搗法。實為「指擊法」或「叩點法」。

 

【操作】

患兒坐位,以一手握持住患兒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使手掌向上,用另一手的中指指端或食指、中指屈曲後的第一指間關節突起部著力,其他手指屈曲相握,前臂主動運動,通過腕關節的屈伸運動,帶動著力部分作有節奏的叩擊穴位5~20次左右。

 

【動作要領】

1、前臂為動力源,腕關節放鬆。

2、搗擊時取穴要準確,發力要穩,而且要有彈性。

 

【注意事項】:

1、搗擊時不要用暴力。

2、操作前要將指甲修剪圓鈍、幹整,以免損傷小兒肌膚。

 

【適用部位】

適用於手部小天心穴及承漿穴。

 

九、拿法

以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夾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處的肌筋,逐漸用力內收,井作一緊一鬆的拿捏動作,稱為拿法。有「捏而提起謂之拿」的說法。

 

【操作】

以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食指、中指的羅紋面的前1/3處相對著力,稍用力內收,夾持住某一部位或穴位處的肌筋,並進行一緊一鬆的、輕重交替的、持續不斷的提捏動作。

 

【動作要領】

1、肩、肘、腕關節要放鬆,手掌空虛,著力部分要貼緊患兒被拿的部位或穴位處的肌膚。

2、操作時要蓄勁於掌,貫注於指,拇指與餘指主動運動,以其相對之力進行捏提揉動。

3、用力要由輕而重,緩慢增加,逐步滲透,使動作柔和而靈活。

 

【注意事項】:

1、操作中不能用指端與爪甲內扣。

2、操作時不可突然用力或使用暴力,更不能拿捏過久。

3、由於拿法的刺激較強,拿後用掌繼以揉摩手法,以緩解拿後之不適。

 

【適用部位】

主要適用於頸項、肩部、腹部、四肢部。

 


 

十、擦法

以手在患兒體表作直線往返摩擦運動,稱為擦法。分為掌擦法、大魚際擦法(也稱魚際擦法),小魚際擦法(也稱側擦法),指擦法等。

 

【操作】

以拇指或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面、手掌面、大魚際、小魚際著力,附貼在患兒體表一定的經絡循行線路上或特定穴,或治療部位的皮膚,稍用力下壓,肩肘關節放鬆,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前後擺動,肘關節作屈伸運動,帶動前臂使著力部分在患兒體表作上下或左右方向的直線往返摩擦運動,使之產生一定的熱量。

 

【動作要領】

同成人推拿手法中的擦法。

 

【注童事項】

1、不可擦破皮膚。

2、操作時不可屏氣。

3、擦後所擦部位不可再使用其他手法。

 

【適用部位】

掌擦法多用於肩背、胸脅部,大魚際擦法多用於四肢、肩胛骨上部,指擦法多用於頭面、四肢穴位等。

 

十一、搓法

以雙手掌側作對稱性夾持或托抱住或平壓住患兒肢體的一定部位,交替或同時相對用力作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並在原部位或同時作上下往返移動,稱為搓法。

 

【操作】

患兒坐位,以雙手的指掌面著力,附著在肢體的兩側,相對用力夾持住患兒肢體作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並在原部位或作上下往返移動。

 

【動作要領】

1、醫者肩、肘、腕關節要放鬆,雙手著力部位要對稱。

2、操作時,用力要對稱而均勻,柔和而適中

3、搓動要快,移動要慢,靈活而連續。

 

【注意事項】

操作時,切忌用生硬粗暴蠻力,以免搓傷皮膚與筋脈。

 

【適用部位】

主要用於脅肋部。

 

十二、拈法

以拇指、食指羅紋面捏住一定部位,作相對用力往返拈動,稱為拈法。

 

【操作】

患兒坐位,以拇指與食指羅紋面或拇指羅紋面與食指中節的橈側緣相對著力,夾捏住患兒需要治療的部位,稍用力作對稱性的往返快速拈動,並可作上下往返移動。

 

【動作要領】

1、著力要對稱,拈動時要靈活、快速,狀如拈線。

2、用力要均勻、柔和,上下、左右移動要慢,要有連貫性。做到緊拈慢移。

 

【注意事項】:

1、拈動時,手法既不可呆滯,又不能浮動。

2、著力部位的皮膚與患兒被拈部位的皮膚不發生摩擦運動,但皮下組織有往返拈動感。

 

【適用部位】

手指、足趾小關節部與淺表肌肉、皮膚筋結處。

 

十三、刮法

以手指或器具的光滑邊緣蘸液體潤滑劑後直接在患兒一定部位的皮膚上作單方向的直線快速刮動,稱為刮法。

 

【操作】

患兒坐位或臥位,以拇指橈側緣或食指、中指羅紋面,或食指第二指節背側尺側緣著力,或手握湯匙、銅錢等器具,用其光滑的邊緣著力,蘸清水、麻油、藥水等液體潤滑劑後,直接在患兒一定部位或穴位的皮膚上,適當用力作由上向下或由內向外的直線、單方向的快速刮動。

 

【動作要領】

1、著力部分要緊貼皮膚,壓力要輕重適宜,宜使用介質。

2、操作時,要以肘關節為支點,腕關節的活動要放鬆靈活,節奏要輕快,用力要均勻。

3、以皮膚出現紫紅色瘀斑為度。

 

【注意事項】

1、不可刮破皮膚,如使用器具必須注意是否整潔、光滑、圓鈍。

2、不可過度用力,要以患兒能忍受為度。

 

【適用部位】

主要適用於眉心、頸項、胸背、肘膝凹側等部位。

 

十四、搖法

將患兒肢體關節作被動性的環形旋轉運動,稱為搖法。

 

【操作】

以一手托握住患兒需搖動關節的近端肢體,用另一手握住患兒需搖動關節的遠端肢體,作緩和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形旋轉運動。

 

【動作要領】

醫者兩手要協調配合,動作宜緩不宜急,宜輕不宜重,,用力要穩。

 

【注意事項】

不宜使用暴力;搖動的速度不可過快。

 

【適用部位】

適用於肩、肘、腕關節及膝關節等。

 


 

十五、拍打法

以虛掌拍打患兒體表的一定部位,稱為拍打法。

 

【操作】

患兒坐位或臥位,醫者右手五指並攏,掌指關節微屈,腕關節放鬆,前臂主動運動,用虛掌反復地拍打患兒治療部位的體表。

 

【動作要領】

1、肩肘放鬆,掌心穹空,手腕靈巧,以臂帶腕,以腕帶掌。

2、用力平穩、輕巧而有彈性,虛掌蓄氣拍打,以患兒皮膚出現微紅充血,舒適為度。

 

【注意事項】

不可抽打皮膚。

 

【適用部位】

適用於小兒肩背和下肢部。

 

十六、按揉法

將按法與揉法有機結合應用的手法,稱為按揉法。

 

【操作】

以拇指或中指羅紋面、掌根部著力於患兒體表施術部位或穴位上,指或前臂主動施力進行節律性按揉。

 

【動作要領】

同成人推拿手法中的按揉法。

 

【注意事項】

注意節奏性,不可過快或過慢

 

【適用部位】

適用於全身各部位或穴位。

 

十七、揉捏法

將揉法與捏法的動作結合運用,稱為揉捏法。

 

【操作】

醫者拇指外展,其餘四指並攏,將手掌平放,緊貼在治療部位上,拇指與其餘四指緊貼在治療部位的兩旁或肢體的兩側,然後前臂與腕關節作主動擺動,帶動拇指與掌根部作揉的動作,而其餘四指作捏的動作,從而形成節律性的揉捏,邊揉捏邊緩慢作上下往返螺旋形移動。

 

【動作要領】

同成人推拿手法中的揉捏法。

 

【注意事項】

操作時不可忽快忽慢,不宜間斷或跳躍。

 

【適用部位】

適用於頸項、肩背、四肢部。

 

 

 

A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