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為位於股骨髁與脛骨平臺之間的片狀纖維軟骨,為膝關節內的緩衝裝置,有穩定、保護膝關節的功能。半月板損傷多見於球類運動員、礦工、搬運工等。
一、病因病機:
引起半月板損傷的外力有兩種,為撕裂性外力和研磨性外力。膝關節半屈曲狀態下超越生理限度的旋轉動作,股骨在脛骨上強度旋轉,迫使半月板中心部有較大位移,而邊緣部受側副韌帶牽動,位移與中心部位不盡一致,此時半月板可發生撕裂,引起撕裂性損傷的旋轉力被稱為撕裂性外力。長期下蹲位工作,關節面長期受到研磨,可因研磨性外力產生半月板慢性損傷,而見半月板分層破裂,這種研磨性外力產生的半月板慢性損傷以外側半月板多見。
二、辨證論治:
(一)辨證:
急性半月板損傷患者有膝關節扭傷史。傷後膝關節立即發生劇烈的疼痛、腫脹、屈伸功能障礙。檢查時關節間隙處的壓痛點常為診斷半月板破裂的重要依據。迴旋擠壓試驗、研磨試驗可陽性。碘溶液造影或CT、關節鏡檢查提示半月板損傷。慢性期主要臨床表現是膝關節活動痛,膝部有彈響,約有1/4的患者出現「交鎖征」,檢查時見患膝股四頭肌較健側萎縮,以股四頭肌內側尤為明顯。關節間隙處壓痛。
迴旋擠壓試驗:患者仰臥,充分屈髖屈膝,檢查者一手握住足部,一手置於膝部,先使小腿內旋內收,然後外展伸直,再使小腿外旋外展,然後內收伸直,如有疼痛或彈響者為迴旋擠壓試驗陽性,提示半月板可能有損傷。
研磨試驗:患者俯臥位,患膝屈曲90°,檢查者在足踝部用力下壓並作旋轉研磨,如半月板破裂者可引起疼痛,則為研磨試驗陽性。
交鎖征:即在行走的情況下膝關節突發劇痛,不能伸屈,狀如交鎖,將患膝稍作晃動,或按摩2~3分鐘,即可緩解並恢復行走。
(二)論治:
1、理筋手法:
急性損傷者,仰臥,痛點按摩後徐徐屈曲膝關節並內外旋轉小腿,然後伸直患膝,作一次被動的屈伸活動,以理順筋膜,減輕疼痛。慢性期,關節邊緣的痛點按壓,推揉拿捏。
2、藥物治療:
早期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外敷消瘀止痛膏。內服桃紅四物湯加牛膝、防風。後期治宜溫經通絡止痛,可用四肢損傷洗方或海桐皮湯熏洗患處,並選服健步虎潛丸、大活絡丸等。
3、固定和運動與活動:
急性損傷期患膝功能位固定,並禁止負重。3~5天后,進行股四頭肌的舒縮鍛煉,防止肌肉萎縮。3~4周解除固定後,可逐步練習膝關節的伸屈活動和步行。通過上述治療而不見好轉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張辰奕整理)
語言是一種力量, 可以扶起一個人,也可以推落一個人。 不要忽視個人的力量, 一句簡單話就可以給人一份信心。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