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病論歌括新編》編者的話: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warm_disease﹞,

 春傷于風夏生飧泄﹝swill_diarrhea﹞,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malaria﹞,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cough﹞」。

 指明時有溫熱寒涼之別,病有表裏新伏之分,診有因時辨證之巧,治有知常應變之妙,誠時病之綱須,立論之大法,歷代諸賢,靡不奉為圭臬。

 綜觀各家著述,言時病者,頗不乏人,然論專著,則雷氏之《時病論》尚矣。

 雷少逸氏秉承經旨,博覽群書,結合臨床心得,撰寫《時病論》一書,對季節病之病因病理,診斷治療,均別具匠心,綱目分明,立論新穎,從本從標,有常有變,多有發前人之未發。

 所擬諸法,亦多切實可用,理法方藥,燦然大奮。

 竊思中醫,是一有機整體,諸凡陰陽五行,天時地氣,機體情志﹝emotion﹞,內外環境,莫不相互影響。

 就常病而言,時病居多,即非時病,然與時令之關係,亦不無影響。

 推而廣之,則雷氏之書又不止言時病已也。

 故古人論治,有因時、因地、因人制宜﹝action_according_to_person﹞,非無謂也。

 時令之學,顧不重哉?

 選堂每當臨床,黽勉求之,驗之實踐,諸多獲效。

 然觀其文體,不易熟記。

 因思學問之道,貴在精熟,蓋熟能生巧,巧生悟,悟則融會貫通。

 運用自台矣。

 每觀吾師魏越霆先生,遇冗繁難讀之書,輒撮其要領編纂歌,詳加注釋,言簡意賅,常收舉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

 余因是不揣冒昧,將《時病論》中之主要部分,如各章大意,擬用諸法,保存原意,刪繁就簡,提要鉤玄,綴成歌括。

 對個別封建迷信色彩予以刪去(如鬼瘧)。

 不常用之醫學術語,古典字句,均逐段注釋。

 每卷之末附加按語,力求簡單扼要,明瞭易讀,便利初學,免生望洋興嘆之感。

 苟能熟讀歌辭,理解文義,參照原著,結合實踐,對繼承發揚雷氏遺著或有助焉。

 至於原著中之臨證治案、附論等,有雷氏之書在,故未錄入,涓滴之見,草率成詞,錯誤定多,閱者教之。

 是書在編著過程中,蒙湖北省武漢市中醫名宿劉榮星、許晴暄、萬文謨、萬濟舫、黃雲樵、周祖璜、魏緒振以及漢陽縣吳良知、傅善清、駱繩武、楊曙初等審閱定稿,李培生、章真如、徐精誠等教授賜序,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趙老朴初署簽書名;武漢市、漢陽縣衛生局、中醫學會、科協、縣血防辦辦、站公室、血防站等單位對本書積極支援,在此一併致謝!

周選堂

一九八二年歲次壬戌

仲秋之月於蓮溪醫舍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