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病論歌括新編》 卷七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大意:

 二、分述:

 痰嗽:

 此病由立秋以後秋分以前,先傷於濕,濕氣內踞於脾,釀久成痰,痰襲於肺,氣分壅塞,節制無權,來冬稍感寒氣,初客皮毛,漸入於肺,肺氣上逆,則潛伏之濕痰,隨氣而逆,遂成痰嗽之病。

 脈弦滑或微緊,舌苔白潤,胸次不舒,痰白而稀,口不作渴,此皆秋濕伏氣﹝latent_disease﹞之症也。

 治當理脾為主,滲濕化痰為佐。

【宜以】:加味二陳丸治之。

 如有感寒發熱者﹝fever﹞,加蘇梗、前胡;

 氣喘﹝asthma﹞加旋覆、蘇子。

 隨症損益。

【歌括】:

秋分之先前傷濕,濕痰襲肺痰嗽成。

氣分壅塞失節治,入冬感寒客肺經。

潛伏濕痰隨氣逆,弦滑微緊苔白潤。

痰稀胸悶口不渴,此皆秋濕伏氣症。

治脾為主佐滲化,加味二陳法可循。

倘有寒熱前蘇梗,氣喘旋覆蘇子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