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辨癰與疽治法 十八

 精要云:始患高腫五七日勿平陷者,是攻內之候。以托裏散內補湯填補臟腑令實。最怕透膜。透膜者,十無一生。

 

 


 

 丹溪曰:癰之邪淺。其稽留壅遏。「濁」在經脈之中。而專於外。故初發時。身表便熱。患枕如盆。高腫痛甚者,縱欲下陷。緣正氣內固不肯受。故或便秘。或發渴發逆以拒之。是以骨髓終不焦枯。五臟終不損也。癰疽之邪。其稽留壅遏。內連五臟而不專攻於外。故身或無熱。患處或不腫痛。甚者聲嘶色脫。眼黑青小。十指腫黑如墨。多死也。

 

 治癰初發。當以潔古法為主。表者散之。裏者下之。火以灸之。藥以敷之。膿未成者必消。已成者速潰。

 

 治疽初發。當以涓子法為主。填補臟腑令實。勿令下陷之邪延蔓。外以火灸。引邪透出。使有穴歸而不亂攻。可轉死為生。變凶為吉。今世不分癰疽。一概宣熱拔毒。外以五香耗其氣。內以大黃竭其血。終不自悟其藥之非。惜哉!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