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病論歌括新編》卷五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大意:

 二、分述:

 伏暑﹝latent_summerheat

伏天受暑,其邪甚,發於當時,其邪微,發於秋後。

 所謂秋時晚發﹝delayed_onset﹞,即伏暑﹝latent_summerheat﹞之症也,當是時也,涼風颯颯,侵襲肌膚,新邪欲入,伏邪欲出,以致寒熱如瘧,或微寒,或微熱,不能與瘧疾﹝malaria﹞分清。

 脈滯苔膩,脘痞﹝gastric_stuffiness﹞氣窒,渴悶煩冤,午後則甚,入夜更劇,熱至天明,得汗則諸恙稍緩。

 日日如是,必要二、三候。

 外,日減一日,方得全解。

 如元氣﹝primordial_qi﹞不支或調理非法,不治者甚多。

 不比風寒之邪一汗而解,溫熱之氣投涼即安,宜清宣溫化法,使其氣分開,則新邪先解,伏邪也隨之而出也。

 如初起如瘧,可先服清宣溫化法。

 倘畏寒﹝fear_of_cold﹞已解,獨發熱﹝fever﹞淹綿,可加竹葉、蘆根、連翹,減半夏、陳皮,免傷津液。

 其舌苔本膩,若漸黃燥黑焦,是伏暑﹝latent_summerheat﹞之熱已傷其陰,於本法內加洋參、麥冬、玄參、生地治之。

 倘神志昏蒙,是邪逼心包,可用益元散、紫雪丹,量其輕重投之。

 倘壯熱舌焦,神昏譫語﹝clouded_spirit_and_dilirious_speech﹞,脈實不虛,是熱邪歸併陽明。

【宜用】:潤下救津法治之。

 如年壯體強,即以熟軍改為生軍。

【歌括】:

伏暑之症受暑由,甚發當時微發秋。

伏于秋時稱晚發,涼風颯颯侵肌腠。

新入伏出形如瘧,寒熱不如瘧清楚。

脈滯舌膩脘痞塞,渴悶煩冤甚午後。

入暮熱甚晨汗解,全解須待二三候。

不比風寒溫熱邪,調理非法多不救。

清宣溫化開氣分,新邪先解伏邪搜。

畏寒已解熱淹綿,減陳關加翹竹蘆。

苔膩見黃黑焦燥,麥冬生地玄洋參。

邪逼心包神昏蒙,益元紫雪量重輕。

壯熱舌焦昏譫語,脈實邪熱並陽明。

潤下救津急當進,體強生軍代熟軍。

【注釋】:

 候:五日謂之一候。二、三候外,即十至十五日以外也。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