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腧穴﹝acupoint﹞研究概況:

腧穴﹝acupoint﹞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主於體表的部位。

 由於腧穴﹝acupoint﹞與經絡之間的關係極為密切,近年來,國內學者在研究經絡的同時,對腧穴﹝acupoint﹞也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現將研究概況簡述如下:

 腧穴﹝acupoint﹞的形態結構研究:

 現代學者從經絡學說或神經、神經體液學說等多種途徑結合形態學、組織學和新的科學手段,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對穴位的形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01、穴位解剖學觀察:

20世紀60年代初期就有人在屍體上對十二經脈﹝the_twelve_meridians﹞309個穴位(以一側計)進行了解剖觀察,發現其中正當神經幹者152穴,占49.18%;鄰近神經幹者157穴,占50.81%。

 還有人解剖了全身361個經穴﹝channel_point﹞,報導與神經有關者205穴,占56.8%,表明穴位與周圍神經有密切關係。

 而且,腧穴﹝acupoint﹞具有表皮較薄,神經末梢豐富,粗纖維多,髓纖維多和Ⅱ類纖維多等特點。

 另外,腧穴﹝acupoint﹞處的感受器有相對密集的趨勢。

 Kellner根據1200張切片的觀察發現,穴位神經末梢比周圍組織豐富,穴區由感覺神經末梢支配的皮膚表面積為2.8毫米平方,非穴區為12.8毫米平方,並發現腧穴﹝acupoint﹞是效應器與感受器明顯集中的部位(麥氏小體等)。

 通過觀察,人們還發現腧穴﹝acupoint﹞處的神經分佈與相關臟器的神經支配同屬於相同的脊髓節段,或在該內臟所屬的神經支配節段的範圍內。

 有人報導胸腹部的任脈﹝RN﹞、胃經循行部位與肋間神經﹝Intercostal_nerves﹞和腰神經﹝lumbar_nerves﹞的關係,以及背部膀胱經的內側線分佈的腧穴﹝acupoint﹞與交感幹﹝Truncus_sympathicus﹞及交—脊聯繫點在體表投影的重合關係等,強調經絡與神經節段分佈有一定的關係。

穴位結構與血管、淋巴管﹝lymphatic_vessel﹞也有較密切的關係,有人觀察十二經的309個穴位的結果表明,針下正當動脈幹者24穴(占7.26%),針旁有動、靜脈幹者262穴(占84.36%);也有人在對361個經穴﹝channel_point﹞的觀察中發現針刺點近動脈幹者58穴(占16.1%),近淺靜脈者87穴(占24.7%)。

 還有人用電泳法顯示穴位,並對此觀察了穴位處脈管的X線顯微結構,認為某些穴位如缺盆﹝ST12﹞、雲門﹝LU02﹞、極泉﹝HT01﹞、衝門﹝SP12﹞、維道﹝GB28﹞、氣衝﹝ST30﹞、急脈、承扶﹝BL36﹞、秩邊﹝BL54﹞等均與相應的淋巴部位相一致。

 由此可見腧穴﹝acupoint﹞的形態學結構與神經關係最為密切,動、靜脈次之,淋巴管﹝lymphatic_vessel﹞次之。

 另外,有人統計,經穴﹝channel_point﹞中有62.5%的穴位在肌肉分界處,其餘的穴位則位於肌肉、肌腱之中或起止點上,可見穴位與肌肉、肌腱的關係也十分密切。

02、穴位組織學觀察:

研究者以人的需截肢的肢體為研究物件。

 用自行設計的活動同心電極「藍點法」,作腧穴﹝acupoint﹞針感定位標記。

 共觀察了足三裏﹝ST36﹞等14個腧穴﹝acupoint﹞的44個針感點的形態結構。

 見痠、麻、脹、痛(不包括刺皮膚時的痛)、痠脹、痠麻、痠痛、脹麻、脹痛﹝distending_pain﹞、痠脹痛﹝distending_pain﹞及無針感等11種性質不同的感應,分別定位於肌肉、肌間結締組織、肌腱、骨膜﹝periosteum﹞、關節囊、關節囊內的結締組織及皮下結締組織中。

 發現一種結構可產生不同性質的針感;而同性質的針感又可分別出現於幾種不同的結構中。

 從總體看,腧穴﹝acupoint﹞針感主要形成於深部組織中。

 並以穴次為單位,定性計數了血管、神經和各類感受器等微細結構;從分佈、數量,出現頻數的平行關係以及病理等幾方面,分別評價了針感點中各種微細結構作為針感形態學基礎的可能性。

 見到神經幹、支、血管(管壁的神經裝置,下同)和游離末梢在所有腧穴﹝acupoint﹞中普遍存在,數量最多。

 其中神經幹、支和血管為100%;游離末梢在54%以上。

 在24個定位於肌肉的針感點中,它們的出現頻數與肌肉的各種性質的針感頻數呈平行關係。

 肌梭﹝Muscle_spindle﹞在肌肉豐厚的腧穴﹝acupoint﹞中,僅次於游離末梢,出現頻數亦基本上與針感頻數平行。

 其餘的感受器,如腱梭、環層小體、克氏終球等為數較少,但在某些部位,並不完全排除它們作為針感結構的可能性。

 研究者認為:血管、神經幹、支,游離末梢三者與腧穴﹝acupoint﹞所在部位為主的感受器,共同組成針感的形態學基礎。

 有人在任脈﹝RN﹞、督脈﹝DU﹞及胸腹背腰等處腧穴﹝acupoint﹞觀察到,這些腧穴﹝acupoint﹞的分佈,與神經支分佈間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些腧穴﹝acupoint﹞的針感感受器以游離神經末梢為主。

 以痛為主的耳穴,其感受器也是淺部神經末梢。

 有人對頭皮部位的腧穴﹝acupoint﹞進行形態學觀察,例如百會﹝DU20﹞、上星﹝DU23﹞、印堂﹝DU29﹞、絲竹空﹝SJ23﹞等穴,在屍體上做連續切片,沒有發現帶有包囊的感受器,也很難區別腧穴﹝acupoint﹞與非腧穴﹝acupoint﹞的不同,因此認為頭皮部腧穴﹝acupoint﹞的針感,可能是刺激毛囊神經網或骨膜﹝periosteum﹞上的感受器所產生。

 有學者在需要截肢的肢體上,探討穴位針感的組織結構。

 他們在術中分別刺激血管、神經、肌肉、肌腱、骨膜﹝periosteum﹞等組織,引起多種類型的感覺,結果表明:

 針刺神經幹多數引起「麻」的感覺,

 刺激肌腱、骨膜﹝periosteum﹞多數引起「酸」的感覺,

 刺激肌肉多數引起「酸」、「脹」的感覺,

 而刺激血管則往往引起「疼痛」感。

另有人用藍點法研究足三裏﹝ST36﹞等35個穴位,見藍點全部分佈在深部組織。

 以藍點為中心,在1.5毫米直徑視野內,見到神經束的有4穴次,見到血管的則有26穴次,因而認為血管與針感的產生有一定的關係。

 也有人用改良藍點法、注射墨汁和留針﹝retention_of_needle﹞等3種針感標記法,觀察了合谷﹝LI04﹞、內關﹝PC06﹞、湧泉﹝KI01﹞、三陰交﹝SP06﹞等23個針感點,在針點周圍1.5毫米範圍內,可見到小神經束、游離神經末梢、小血管及其壁上的神經,以及環層小體和神經幹等結構,從而認為針感是針感點周圍多種神經結構綜合性反應的結果。

 還有學者對人的合谷穴﹝LI04﹞作了系統的觀察,認為合谷穴﹝LI04﹞區的針感感受器以肌梭﹝Muscle_spindle﹞為主,並提出針﹝withdrawing_needle﹞感感受器的「二重結構說」。

 如此等等,均試圖採用先進的技術從微觀上探索經穴﹝channel_point﹞的結構。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