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
跟痛症是指跟骨結節周圍由慢性勞損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結節部骨刺。
本病屬中醫「足跟痛」範疇
【病因病機】
主要由蹠筋膜或跟腱的附著處的慢性炎症及跟骨下脂肪墊變性所引起,其表現有蹠筋膜勞損、跟下脂肪墊變性、跟下滑囊炎及跟骨骨刺。
中醫認為它是由勞損及肝腎虧虛、局部經筋脈絡失和引起。
【辨證】
40歲以上中老年及較常見。患者有足跟疼痛,在晨起下床時及久坐站起時疼痛較重,活動一陣後疼痛減輕,行走過久後疼痛又加重,有時因疼痛而跛行。壓痛點大多在跟底內側偏前,痛點較集中相當於蹠筋膜起點處。
光顯示:蹠筋膜起點周圍密度減低或有輕度增生、輪廓不齊或見跟骨結節前骨刺。
治法:補肝益腎、疏經通絡。
【針灸治療】
(一)刺灸
處方:太溪、昆侖、照海、申脈、解溪、阿是穴等。
刺灸方法:針用平補平瀉,並可加溫針灸。
方義:本病以局部取穴為主,以疏經通絡,舒筋止痛。
(二)穴位注射
可使用當歸注射液、威靈仙注射液等作局部壓痛點的注射治療。
【推拿治療】
取穴:基本同針灸處方
手法:滾法、按揉、彈撥、拿法、擦法等。
操作:滾足跟,按揉、彈撥穴位及壓痛點,擦熱及叩擊足跟。
【按語】
⒈針灸推拿治療本病有肯定療效。
⒉治療期間減少活動,並注意保暖。
【經筋思考】
「足跟痛」要特別注意足太陽小腿部份尤其是比目魚肌深層有明顯條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