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學》升麻(解表藥,發散風熱藥): |
【藥用】: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西升麻或關升麻的根莖。 |
【性味﹝nature_and_flavour﹞與歸經﹝channel_tropism﹞】: 甘、辛,微寒。入肺、脾、大腸、胃經。 |
【功效】: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
【臨床應用】: |
01、用于麻疹透發﹝outthrust_measles﹞不暢。 |
本品發表力弱,一般表症較少應用,因其透發作用,故多用于麻疹透發﹝outthrust_measles﹞不暢,常與葛根配合應用。 |
02、用于熱毒斑疹、牙齦浮爛惡臭、口舌生瘡﹝mouth_and_tongue_sores﹞、咽喉腫痛﹝swelling_and_pain_in_throat﹞、瘡瘍等症。 本品清熱解毒以治胃火亢盛的牙齦浮爛、口舌生瘡﹝mouth_and_tongue_sores﹞及咽喉腫痛﹝swelling_and_pain_in_throat﹞,臨床常與石膏、黃連等配伍﹝combine﹞; 對熱病高熱、身發斑疹以及瘡瘍腫痛,升麻又可配銀花、連竅、赤芍、當歸等同用。 |
03、用于氣虛下陷,久瀉脫肛﹝proctoptosis﹞、子宮下垂﹝Prolapsed_uterus﹞等症。 升麻的升舉陽氣作用與柴胡相似,故兩藥往往相須﹝mutual_promotion﹞為用,并多配補氣藥黨參、黃耆以升陽舉陷。 |
【處方用名】: 升麻、綠升麻(生用,用于透疹、清熱解毒。) 炙升麻(用蜂蜜拌炒,用于升舉陽氣。) |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
【按語】:升麻一藥,主要有升舉透發及清熱解毒等功效。 它的升舉透發的功用與柴胡、葛根相近而力較強,配柴胡則用于升提,配葛根則用于透疹。 至于它的清熱解毒的作用頗佳,這是它的特點,配黃連、石膏可用治胃火齒痛﹝toothache﹞,配黃芩、連翹、牛蒡子、板藍根等可用治頭面丹毒。 |
【方劑舉例】: 升麻葛根湯《閻氏小兒方論》: 升麻、葛根、芍藥、炙甘草治麻疹﹝measles﹞未發,或發而不透。 升陷湯《衷中參西錄》: 生黃芩、知母、柴胡、桔梗、升麻治胸中大氣下陷、氣短不足以息。 宣毒發表湯《痘疹仁端錄》: 升麻、葛根、前胡、杏仁、枳殼、荊芥、防風、薄荷葉、木通、連翹、牛蒡子、桔梗、淡竹葉、生甘草治麻疹﹝measles﹞初期、欲出不出。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
|
答案 |
升麻 |
【D】 |
依《神農本草經讀》記載,下列何藥能辟瘟疫瘴氣、喉痛口瘡:※※A、菖蒲;※※B、茜草;※※C、牡桂;※※D、升麻。 |
【ACD】 |
升麻葛根湯中升麻的配伍意義是:※※A、散風邪;※※B、升清陽;※※C、透疹;※※D、解毒。(碩研,93,綜合科) |
【A】 |
下列有關《小兒藥證直訣》升麻葛根湯之敘述,何者錯誤?※※A、方中各藥等份,同為細末,取適量水煎服;※※B、可用於肺胃蘊熱,復感時行邪氣;※※C、本方須冷服;※※D、若麻疹已出者禁用本方。(高考,基礎醫學) |
【A】 |
依《本草備要》記載,下列何藥為諸藥舟楫,載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劑至於至高之分?※※A、桔梗;※※B、升麻;※※C、柴胡;※※D、芎藭 |
【A】 |
依《本草備要》記載,下列何藥為諸藥舟楫,載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劑至於至高之分:※※A、桔梗;※※B、升麻;※※C、柴胡;※※D、芎藭 |
【】 |
下列關於《溫病條辨》用普濟消毒飲加減治「大頭溫」的敘述,何者錯誤?※※A、吳氏認為該方之妙,妙在以「涼膈散」為主;※※B、方中之「馬勃、僵蠶、銀花」,能化清氣,得輕可去實之妙;※※C、去升麻、柴胡之因有二:一為病勢升騰飛越,一為不須引經之藥;※※D、其煎服法為:水八杯,煎取三杯,分三服,病退後減服,不知再作服 |
【D】 |
下列關於《溫病條辨》用普濟消毒飲加減治「大頭溫」的敘述,何者錯誤:※※A、吳氏認為該方之妙,妙在以「涼膈散」為主;※※B、方中之「馬勃、僵蠶、銀花」,能化清氣,得輕可去實之妙;※※C、去升麻、柴胡之因有二:一為病勢升騰飛越,一為不須引經之藥;※※D、其煎服法為:水八杯,煎取三杯,分三服,病退後減服,不知再作服 |
【D】 |
依《神農本草經讀》記載,下列何藥能辟瘟疫瘴氣、喉痛口瘡?※※A、菖蒲;※※B、茜草;※※C、牡桂;※※D、升麻 |
【A】 |
熱毒咽喉腫痛、瘰癧﹝Tuberculosis_of_lymph_nodes﹞痰核、癰腫瘡毒等,當選用:※※A、玄參;※※B、升麻;※※C、紫草;※※D、紫花地丁;※※E、白芷。 |
【D】 |
治療肝經風熱,目赤腫痛宜選用:※※A、柴胡、桑葉;※※B、牛蒡子、葛根;※※C、蟬蛻、升麻;※※D、桑葉、夏枯草;※※E、菊花、白芷。。(中醫執業醫師,《中藥學》) |
【B】 |
下列哪組藥物是辛涼解表藥:※※A、薄荷、桑葉、荊芥;※※B、蟬衣、柴胡、菊花;※※C、柴胡、淡豆豉、防風;※※D、牛蒡子、蒼耳子、升麻;※※E、蔓荊子、辛夷、葛根。(中醫執業醫師,《中藥學》) |
【C】 |
男孩,5歲。發熱惡寒,咽喉腫痛,咳嗽,頭痛,面部和耳後有針頭大小的丘疹,部分融合成片狀斑丘疹。診斷為麻疹初起,屬風熱外束肌表,宜選下列何組藥物治療:※※A、荊芥、防風、桂枝;※※B、銀花、連翹、生薑;※※C、薄荷、牛蒡子、蟬蛻;※※D、葛根、桑葉、蔓荊子;※※E、柴胡、升麻、葛根。(中醫執業醫師,《中藥學》) |
【D】 |
玉女煎的組成藥物中含有:※※A、升麻;※※B、柴胡;※※C、二者皆有;※※D、二者皆無。(碩研,99,綜合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