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論癰疽發背 第一: |
外科冠癰疽於雜病之先者,變故生於頃刻,性命懸於毫髮故也。 夫癰疽之名,雖有二十餘證,而其要有二。 何則? 陰陽二證而已。 發于陽者,為癰、為熱、為實; 發于陰者,為疽、為冷、為虛。 故 陽發,則皮薄、色赤、腫高,多有椒眼數十而痛。 陰發,則皮濃、色淡、腫硬,狀如牛頸之皮而不痛。 又有: 陽中之陰,似熱而非熱,雖腫而實虛,若赤而不燥,欲痛而無膿,既浮而複消,外盛而內腐。 陰中之陽,似冷而非冷,不腫而實,赤微而燥,有膿而痛,外雖不盛,而內實煩悶。 陽中之陰,其人多肥,肉緊而內虛。 陰中之陽,其人多瘦,肉緩而內實。 而又有陽變而為陰者,草醫涼劑之過也。 陰變而為陽者,大方熱藥之驟也。 然陽變陰者,其證多,猶可返于陽,故多生。 陰變而陽者,其證少,不復能為陽矣,故多死。然間有生者,此醫偶合於法,百中得一耳。 所謂發者,積於中而發於外也。 大抵人之一身,皆本於五臟;五臟之氣,皆稟於胃氣。 胃為五臟之根本,故胃受穀,脾化之以生氣。 脾生肌肉,胃氣傳五臟而行血脈,以經絡一身,而晝夜一周。 雖癰疽有虛實寒熱,皆由氣郁而成。 其因有三:內因,外因,不內外因。 內因候於人迎。人迎者,左手關前一分也。 外因候於氣口,氣口者,右手關前一分也。 人迎氣口之脈和平,則為不內外因也。 其原有五:一天行時氣;二七情內鬱;三體虛外感;四身熱搏于風冷;五食炙爆、飲法酒、服丹石等熱毒。 以此五者為邪氣郁於胃中,胃氣盛而體實,則邪氣相搏而流注﹝Multiple_abscess﹞於經絡,澀於所滯,血脈會聚,壅結而成癰。 胃氣弱而體虛,則邪氣盛而宿於經絡,凝澀流積,血脈不潮,內腐而成疽。 故曰: 外形如粟,中可容穀;外貌如錢,裏可著拳;惡毒膿管,寸長深滿; 膿血交粘,用藥可痊;臭穢無絲,血敗氣衰;陽絕陰盛,神仙難醫。 醫之用藥,當量人虛實,察病冷熱,推其所因,究其所原,而後治之,使內外相應,不可一概而論。 如病發于陽而極熱,則當有順其氣,勻其血。 氣順則陽氣宣通而不滯,血勻則血脈流動而自散。 蓋氣為陽,血為陰,陰陽調和,病者自安。 外則用涼藥而蠲之,熱盛則血得涼而易散,不散,則熱已痿而血凝於涼。 此陽變為陰之漸,乃壞爛之根也。 急歸溫涼以治之,解其外攻四圍之血路,出其中間已成之膿毒,然後根據法以收其功也。 如病發于陰而極冷,則內用平補之藥,以宣其氣,滋其血,助其元陽,從其脾胃,待其飲食進,精神回,然後順氣勻血如常法。 外因熱藥,以潮會一身之氣血,回死肌,拔毒氣,然後用溫藥以散之。 其極冷者,而又為涼藥所誤者,不得已於三建而回陽,則病必不出,再作,方為佳。此陰變為陽之候,更生之兆也。 若內陽不回,外證不見,是為獨陽絕陰,不可為矣。 蓋陽者氣也,陰者血也;陽動則陰隨,氣運則血行;氣不運而血死,血死則肌死,肌死則病死矣。 冷證則用熱藥者,不過行其氣血也。 蓋血氣遇熱則行,遇涼則止也。 雖然,冷熱之藥用之固妙,尤當先乳香、豆粉救其心,護其膜。 蓋心為一身之主宰,膜為五臟之囊橐。 病之初發,毒必上攻心胞絡,故先嘔逆而後癰疽,或先癰疽而後嘔逆者,胞絡根於心也。 苟治之不早,則心主受毒。神無所舍,元氣昏瞑矣。 病之初發,毒必旁腑肌肉,苟治之不早,則毒氣透膜。 膜透則元氣泄,臟腑失養,精神枯槁,脈壞絕矣。 故病至盛而生者,內見五臟而膜完全者也。 亦有至微而死者,肌肉未潰,而膜先透者也,此救心護膜所以為第一義歟。 是方乃遇神仙秘授神聖工巧,不可具述,非尋常草醫,一草一木、一針一刀之比,得其要者,寶之寶之。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