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其他療法:

其他療法有引流法、墊棉法、藥筒拔法、針灸:法、熏法、熨法、熱烘療法、滾刺療法、洗滌法等。

﹝一﹞、引流法:

引流法,是在膿腫切開或自行潰破後,運用藥線、導管或擴創等使膿液暢流,腐脫新生,防止毒邪擴散,促使潰瘍早日癒合的一種治法。包括藥線引流、導管引流和擴創術等。

 01、藥線引流:

藥線俗稱紙撚或藥撚,大多採用桑皮紙,也可應用絲棉紙或拷貝紙等。按臨床實際需要,將紙裁成寬窄長短適度,搓成大小長短不同線形藥線備用。藥線的類別有外粘藥物及內裹藥物兩類,目前臨床上大多應用外粘藥物的藥線。它是借著藥物及物理作用,插入潰瘍瘡孔中,使膿水外流;同時利用藥線之線形,能使壞死組織附著於藥線而使之外出。此外,尚能探查膿腫的深淺,以及有否死骨的存在。探查有否死骨也是利用藥線絞形之螺紋,如觸及粗糙骨質者,則為瘡瘍﹝Carbuncles_and_Furuncles﹞已損骨無疑。採用藥線引流和探查,具有方便、痛苦少、患者能自行更換等優點。目前將撚製成的藥線,經過高壓蒸氣消毒後應用,使之無菌而更臻完善。

【適應證】:適用於潰瘍瘡口過小,膿水不易排出者;或已成瘺管、竇道者。

用法分如下兩種:

﹝1﹞外粘藥物法:分有兩種,一種是將搓成的紙線,臨用時放在油中或水中潤濕,蘸藥插入瘡口;另一種是預先用白及汁與藥和勻,粘附在紙線上,候乾存貯,隨時取用。目前大多採用前法。外粘藥物,多用含有升丹成分的方劑或黑虎丹等,因它有提膿去腐的作用,故適用於潰瘍瘡口過深過小,膿水不易排出者。

﹝2﹞內裹藥物法:是將藥物預先放在紙內,裹好搓成線狀備用。內裹藥物,多用白降丹、枯痔散等,因其具有腐蝕化管的作用,故適用于潰瘍已成瘺管或竇道者。

【注意點】:藥線插人瘡口中,應留出一小部分在瘡口之外,並應將留出的藥線末端向瘡口側方向下方折放,再以膏藥﹝sparadrap﹞或油膏蓋貼固定。如膿水已盡,流出淡黃色粘稠液體時,即使膿腔尚深,也不可再插藥線,否則影響收口的時間。

 02、導管引流:

古代導管用銅製成,長約重100g左右,粗約0.3cm,中空,一端平面光滑,一端呈斜尖式,在斜尖下方之兩側,各有一孔﹝以備膿腐阻塞導管腔頭部後,仍能起引流的作用﹞,即為導管的形狀,消毒備用。這種導管引流較之藥線引流,更能使膿液暢出,從而達到膿毒外泄的目的。

【適應證】:適用於附骨疽、流痰﹝Cold_type_of_abscess﹞、流注﹝Multiple_abscess﹞等膿腔較深、膿液不易暢流者。

【用法】:將消毒的導管輕輕插入瘡口,達到底部後,再稍退出一些即可。當管腔中已有膿液暢流排出時,即用橡皮膏固定導管,外蓋厚層紗布,放置數日﹝紗布可每天更換﹞,當膿液減少後,改用藥線引流。

導管另一種用法:當膿腔位於肌肉深部,切開後膿液不易暢流,將導管插入,引流膿液外出,待膿稍少後,即拔去導管,再用藥線引流。導管引流,目前在體表膿腫已很少採用,大多應用於腹腔手術後,且導管均改用塑膠管或橡皮管﹝導尿管﹞以替代鋼制導管。

【注意點】:導管的放置應放在瘡口較低的一端,以使膿液暢流。導管必須固定,以防滑脫或落人瘡口內。管腔如被腐肉阻塞,可鬆動引流管或輕輕沖洗,以保持引流通暢。

 03、擴創引流:

是採用手術的方法來進行引流。大多應用於膿腫潰破後有袋膿現象,經其他引流、墊棉法等無效的情況下,才採用之。

【適應證】:適用於癰、有頭疽﹝Deep-root_carbuncles﹞潰後有袋膿者,瘰癧﹝Tuberculosis_of_lymph_nodes﹞潰後形成空腔者,脂瘤﹝sebaceous_cyst﹞繼發感染化膿時。

【用法】:在消毒局麻下,對膿腔範圍較小者.只需用手術刀將瘡口上下延伸即可;如膿腔範圍較大者,則用剪刀作十字形擴創。瘰癧﹝Tuberculosis_of_lymph_nodes﹞之潰瘍,除擴創外,並須將空腔之皮修剪,剪後使瘡面全部暴露。有頭疽﹝Deep-root_carbuncles﹞潰瘍的袋膿,除作十字形擴創外,切忌將空腔之皮剪去,以免癒合後形成較大的疤痕,影響活動功能。脂瘤﹝sebaceous_cyst﹞繼發感染化膿的擴創,作十字形切開後,將瘡面兩側皮膚稍作疤痕修剪,便於棉花嵌塞,並用刮匙將渣樣物質及囊壁一併刮清。

【注意點】:擴創後,須用消毒棉花按瘡口大小,蘸八二丹或七三丹嵌塞瘡口以去腐,並加壓固定,以防止出血,以後可按潰瘍處理。

﹝二﹞、墊棉法:

墊棉法是用棉花或紗布折疊成塊以襯墊瘡部的一種輔助療法。它是借著加壓的力量,使潰瘍的膿液不致下袋而瀦留,或使過大的潰瘍空腔皮膚與新肉得以粘合而達到癒合的目的。

【適應證】:適用於潰瘍膿出不暢有袋膿者;或瘡孔竇道形成膿水不易排盡者;或潰瘍膿腐已盡,新肉已生,但皮肉一時不能粘合者。

【用法】:袋膿者,使用時將棉花或紗布墊襯在瘡口下方空隙處,並用寬繃帶繃住固定。對竇道深而膿水不易排盡者,用棉墊壓迫整個竇道空腔,並用繃帶紮緊。潰瘍空腔的皮膚與新肉一時不能粘合者,使用時可將棉墊按空腔的範圍稍為放大,滿墊在瘡口之上,再用闊帶繃緊。至於腋部、膕窩部的瘡瘍﹝Carbuncles_and_Furuncles﹞,最易形成袋膿或形成空腔,影響瘡口癒合或雖癒合而易複潰,故應早日使用墊棉法。具體應用時,需根據不同部位,在墊棉後採用不同的繃帶予以加壓固定,如項部用四頭帶,腹壁多用多頭帶,會陰部用丁字帶,腋部、膕窩部用三角巾包紮,小範圍的用闊橡皮膏加壓固定。

【注意點】:在急性炎症紅腫熱痛尚未消退時不可應用,否則有促使炎症擴散之弊。如應用本法,未能獲得預期效果時,則宜採取擴創引流手術。

﹝三﹞、藥筒拔法:

藥筒拔法,是採用一定的藥物與竹筒若干個同煎,乘熱急合瘡上,借助藥筒吸取膿液毒水,具有宣通氣血、拔毒泄熱的作用,從而達到膿毒自出、毒盡瘡愈目的的一種治法。

【適應證】:適用於有頭疽﹝Deep-root_carbuncles﹞堅硬散漫不收,膿毒不得外出者;或毒蛇咬傷﹝Bite_of_snake﹞,腫勢迅速蔓延,毒水不出;以及反復發作的流火等。

【用法】:先用鮮菖蒲、羌括、紫蘇、蘄艾、白芷、甘草各15克,連鬚蔥60g,以清水10碗煎數十滾,待藥濃熟為度,備用;次用鮮嫩竹數段,每段長23cra,徑口4.2cm,一頭留節,刮去青皮留白。厚約0.3cm,靠節鑽一小孔,以杉木條塞緊,放前藥水內煮數十滾﹝藥筒浮起用物壓住﹞,如瘡口小可用拔火罐筒。將藥水鍋放在病床前,取筒倒去藥水,乘熱急對瘡口合上,按緊,自然吸住,待片刻藥筒已涼﹝約5~10分鐘﹞,拔去杉木塞,其筒自落。視其需要和病體強弱,每天可拔1~2筒或3~5筒。如其堅腫不消,或腫勢繼續擴散,膿毒依然不能外出者,翌日可以再次吸拔,如此連用數天。如應用於丹毒﹝Erysipelas﹞,患部消毒後,先用砭鐮法放血,再用藥筒拔吸,待拔吸處血液自然凝固後,用紗布包紮,常應用于復發性丹毒﹝Erysipelas﹞已形成橡皮腿者。

【注意點】:必須驗其筒內拔出的膿血,若紅黃稠厚者預後較好;純是敗漿稀水,氣穢黑綠者預後較差。此外,操作時須避開大血管.以免出血不止。

﹝四﹞、針灸法:

包括針法與灸法,兩者各有其適應證。在外科方面,古代多採用灸法,但近年來針法較灸法應用廣泛,很多疾病均可配合針刺治療而提高臨床療效。灸法是用藥物在患處燃燒,借著藥力、火力的溫暖作用,可以和陽祛寒、活血散瘀、疏通經絡、拔引鬱毒。如此則腫瘍﹝neoplasm﹞未成者易於消散,既成者易於潰膿,既潰者易於生肌收口。

【適應證】:針刺適用於瘰癧﹝Tuberculosis_of_lymph_nodes﹞、乳癰﹝acute_mastitis﹞、乳癖﹝cystic_hyperplasia_of_breast﹞、濕瘡﹝Eczema﹞、癮疹﹝urticaria﹞、蛇串瘡﹝herpes_zoster﹞、脫疽、內痔﹝Internal_hemorrhoid﹞術後疼痛、排尿困難等。灸法適用于腫瘍﹝neoplasm﹞初起堅腫,特別是陰寒毒邪凝滯筋骨,而正氣虛弱,難以起發,不能托毒外達者;或潰瘍久不癒合,膿水稀薄,肌肉僵化,新肉生長遲緩者。

【用法】:針刺的用法,一般採取病變遠隔部位取穴,手法大多應用瀉法,不同疾病取穴各異,詳見各論。灸的方法雖多,但主要有兩類,一種是明灸,單純用艾絨作艾炷著皮膚施灸,此法因有灼痛﹝causalgia﹞,並容易引起皮膚發生水皰﹝vesicle﹞,所以比較少用;一種是隔灸,搗藥成餅,或切藥成片﹝如豆豉、附子等作餅,或薑、蒜等切片﹞,上置艾炷,於瘡上灸之。此外,還有用艾絨配伍其他藥物,做成藥條,隔紙燃灸,稱為雷火神針灸。豆豉餅灸,隔薑、蒜灸等,適用于瘡瘍﹝Carbuncles_and_Furuncles﹞初起毒邪壅滯之證,取其辛香之氣,行氣散邪。附于餅灸適用於氣血俱虛、風邪寒濕凝滯筋骨之證,取其溫經散寒、調氣行血。雷火神針灸適用於風寒濕邪侵襲經絡痹痛之證,取其香竄經絡,祛風除濕。至於灸炷的大小,壯數的多少,須視瘡形的大小及瘡口的深淺而定,總之務必使藥力達到病所,以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覺痛為止。

【注意點】:凡針刺一般不宜直接刺於病變部位。疔瘡等實熱陽證,不宜灸之,以免以火濟火;頭面為諸陽之會,頸項接近咽喉,灸之恐逼毒人裏;手指等皮肉較薄之處,灸之更增疼痛。此外,在針灸的同時,根據病情應與內治、外治等法共同施治。

﹝五﹞、熏法

熏法,是把藥物燃燒後,取其煙氣上熏,借著藥力與熱力的作用,使腠理疏通、氣血流暢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治法。包括神燈照法、桑柴火烘法、煙熏法等。

【適應證】:腫瘍﹝neoplasm﹞、潰瘍均可應用。

【用法】:神燈照法功能活血消腫﹝Swollen﹞、解毒止痛,適用於癰疽輕證,未成膿者自消,已成膿者自潰,不腐者即腐。桑柴火烘法功能助陽通絡、消腫散堅、化腐生肌、止痛,適用於瘡瘍﹝Carbuncles_and_Furuncles﹞堅而不潰、潰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之症。煙熏法功能殺蟲止癢,適用於乾燥而無滲液的各種頑固性皮膚病。現代臨床運用較少,具體用法略。

【注意點】:隨時聽取患者對治療部位熱感程度的反映,不得引起皮膚灼傷。室內煙霧彌漫時,要適當流通空氣。

﹝六﹞熨法

熨法是把藥物加酒、醋炒熱,布包熨摩患處,使腠理疏通、氣血流暢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常因藥物的炒煮不便,而較少應用,但臨床上單純熱敷還在普遍使用。

【適應證】:適用於風寒濕痰凝滯筋骨肌肉等證,以及乳癰﹝acute_mastitis﹞的初起或回乳。

【用法】:熨風散藥末:取赤皮蔥連須240g,搗爛後與藥末和勻,醋拌炒熱,布包熨患處,稍冷即換,有溫經祛寒、散風止痛之功,適用於附骨疽、流痰﹝Cold_type_of_abscess﹞皮色不變、筋骨痠痛﹝aching_pain﹞。又如取皮硝80g,置布袋中,覆於乳房部,再把熱水袋置於布袋上待其溶化吸收,有消腫回乳之功,適用于乳癰﹝acute_mastitis﹞初起或哺乳期的回乳。

【注意點】:同熏法,一般陽證腫瘍﹝neoplasm﹞禁用。

﹝七﹞熱烘療法

熱烘療法,是在病變部位塗藥後,再加熱烘,通過熱力的作用,使局部氣血流暢,腠理開疏,藥物滲入,從而達到活血祛風以減輕或消除癢感、活血化瘀:以消除皮膚肥厚等治療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適應證】:適用於鵝掌風﹝tinea_manuum﹞、慢性濕瘡﹝Eczema﹞:、牛皮癬﹝Psoriasis﹞等皮膚乾燥、瘙癢之症。

【用法】:依據病情,選擇相適應的藥膏,如鵝掌風﹝tinea_manuum﹞用瘋楊膏,慢性濕瘡﹝Eczema﹞用青黛膏,牛皮癬﹝Psoriasis﹞用瘋油膏等。操作時先將藥膏塗於患部,須均勻極薄,然後用吹風機烘﹝或火烘﹞患部,每天1次,每次20分鐘,烘後即可將所塗藥膏擦去。

【注意點】:同熏法,且禁用於一切急性皮膚病。

﹝八﹞浸漬法:

浸潰法古稱溻漬法,是把藥物煎湯淋洗患部,使瘡口潔淨,祛除病邪,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適應證】:適用於瘡瘍﹝Carbuncles_and_Furuncles﹞潰後膿水淋漓或腐肉不脫,皮膚病瘙癢、脫屑,內、外痔的腫脹疼痛等。

【用法】:臨床上常用的有淋洗、坐浴、浸泡等。如2%~10%黃柏溶液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於瘡瘍﹝Carbuncles_and_Furuncles﹞潰後,膿水淋漓或腐肉不脫,瘡口難斂者。苦參湯有祛風除濕、殺蟲止癢之功,可以洗滌尖銳濕疣﹝condyloma_acuminata﹞、白疕等病。香樟木有調和營衛、祛風止癢之功,可以煎湯沐浴,適用於癮疹﹝urticaria﹞。五倍于湯有消腫止痛、收斂止血鈞作用,可煎湯坐浴,適用於內、外痔腫痛及脫肛﹝proctoptosis﹞等。鵝掌風﹝tinea_manuum﹞浸泡方有疏通氣血、殺蟲止癢之功,加醋同煎,待溫,每日浸泡1~2小時,連續7天,適用於鵝掌風﹝tinea_manuum﹞。

【注意點】:在浸漬時,冬季宜保暖,夏令宜避風涼,以免感冒。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