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乳部-內外吹乳:
吹乳乳毒乳腫疼,內吹胎熱痛焮紅,外吹子鼻涼氣襲,寒熱煩渴結腫疼。
【注】:
乳房屬胃,乳頭屬肝,而有內吹、外吹之分。
內吹者,懷胎六七月,胸滿氣上,乳房結腫疼痛,若色紅者,因多熱也;
不紅者,既因氣鬱,且兼胎旺也。
多熱者,宜服柴胡清肝湯;氣鬱者,宜服逍遙散,外俱敷沖和膏必消。
或初腫失於調治,或本人復傷氣怒,以致大腫大痛,其勢必欲成膿,宜用逍遙散加黃芪、白芷、連翹、以養血排膿治之。
膿潰之後,宜調養血氣,待生產後,按潰瘍治法,方得收口。
妊娠用藥禁忌,另有歌訣,詳載首卷。
外吹者,由乳母肝、胃氣濁,更兼子吮乳睡熟,鼻孔涼氣,襲入乳房,與熱乳凝結腫痛,令人寒熱往來,煩躁口渴。
初宜服荊防牛蒡湯,外用隔蒜灸法;俟寒熱退仍腫者,服橘葉栝蔞散,外敷沖和膏消之。
其腫消之不應者,將欲作膿,即用透膿散。
其餘內服、外敷之法,俱按癰疽腫瘍、潰瘍門。
又有至如內未懷胎,外未行乳而生毒者,系皮肉為患,未傷乳房,此肝、胃濕熱凝結而成乳毒也,法當按瘡癤治之,無有不效者。
【荊防牛蒡湯】
荊芥、防風、牛蒡子(炒,研)、金銀花、陳皮、花粉、黃芩、蒲公英、連翹、(去心)、皂刺(各一錢)、柴胡、香附子、甘草(生,各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食遠服。
【方歌】
荊防牛蒡乳外吹,寒熱腫疼俱可推,銀花陳草柴香附,花粉芩蒲翹刺隨。
【橘葉栝蔞散】
橘葉(二十個)、栝蔞(量證用半個或一個)、川芎、黃芩、梔子(生、研)、連翹、(去心)、石膏(煅)、柴胡、陳皮、青皮(各一錢)、甘草(生,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食遠服,渣再煎服。紫腫焮痛用石膏,紅腫者去之。
【方歌】
橘葉栝蔞吹乳證,涼襲熱乳凝結成,芎芩梔草連翹等,石膏柴與陳皮青。
柴胡清肝湯:(見頭部鬢疽)
逍遙散:(見背部上搭手)
沖和膏、透膿散:(俱見腫瘍門)
隔蒜灸法:(見首卷灸法內)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