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骨折

 外力的作用破壞了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者稱為骨折。這裏對臨床較常見的橈骨下端骨折的診治方法加以介紹,其餘骨折略之。

 橈骨下端骨折

  A、概述:及診斷本病多因間接暴力所致。跌倒時身體向下的重力與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於橈骨下端而發生骨折。根據受傷姿勢和骨折移位的不同,分為伸直型和屈曲型兩種。跌倒時,腕關節處於背伸位,手掌先著地,而造成伸直型骨折。跌倒時,腕關節處於掌屈位,手背先著地而造成屈曲型骨折。此類骨折較少見。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為粉碎型。老人、青壯年、兒童均可發生。在20歲以前,撓骨下端骨骺尚未融合,可發生骺離骨折。

 傷後局部腫脹、疼痛,手腕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時,可見「銀叉樣」畸型;向橈側移位時,呈刺刀狀畸型;縮短移位時,可們及橈骨莖突上移;無移位或不完全骨折時,腫脹多不明顯,僅感覺局部疼痛和壓痛,可有環狀壓痛和縱軸壓痛,腕和指運動不便,握力減弱,須注意與腕部組織扭傷鑒別。腕關節x光正側位照片,可明確骨折類型和移位方向。

  B、整復手法:病人坐位,老年人以平臥為佳,肘部屈曲90°,前臂中立位,對骨折線未進入關節、骨折段完整的伸直型骨折整復時,一助手把住上臂,術者兩拇指並列置於遠端背側,其他四指置於腕部,扣緊大小魚際肌,先順勢拔伸2~3分鐘,待重疊移位完全糾正後,將遠段旋前並利用牽引力猛然抖動,同時迅速尺側掌屈,使之復位。若仍未完全整復,則由兩助手維持牽引,術者用兩拇指迫使骨折遠端尺側掌屈,即可達到解剖對位。對骨折線進入關節或骨折呈粉碎的伸直型骨折整復時,則在助手和術者拔伸牽引糾正重疊移位後,術者雙手拇指在背側按壓骨折遠端,雙手餘指置於近端的掌側端提近端向背側,以矯正掌背側移位,同時使腕掌屈尺側,以糾正側方移位。整復屈曲型骨折時,兩助手拔伸牽引,術者用兩手拇指由掌側將遠段骨折偏向背側推擠,同時梆近段由背側向掌側壓擠,然後術者捏住骨折部,牽引手指的助手緩緩將腕關節背伸,使屈肌膨緊張,防止復位的骨折偏移位。

  C、固定方法及功能鍛煉:伸直型骨折先在骨折遠端背側和近端掌側分別放一平墊,然後放上夾板,其上端達前臂中、上3分之1橈、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限制手腕的橈偏和背伸活動;屈曲型骨折則在遠端的掌側和近端的背側各放一平墊,橈、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限制橈偏和掌屈活動,系上三條布帶(繩),最後將前臂懸掛胸前,保持固定4~5周。

 固定期間積極做指間關節、指掌關節屈伸鍛煉及肩肘部活動。解除固定後,進行腕關節屈伸和前臂旋轉鍛煉。

  D、藥物治療:以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益氣養血、補益肝腎的內服中藥,以及外用熏洗舒筋活絡、通利關節的外用中藥等。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