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情況的處置
當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休息或運動、旅遊時,常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如溺水、中暑、中毒、心臟及腦血管疾病、骨折等等。遇到這些情況,可以採用一些可行的應急方法,給予必要及時的救護。然後轉送附近醫療單位進行救治。時間就是生命,如搶救及時,病人就可以多一分生存的機會。
一、溺水
溺水是因為缺乏游泳能力或喪失游泳能力而沉沒水中,引起呼吸道堵塞而窒息。
1、發現溺水者,應向其周圍投以繩索、竹竿、木板,以便拖上岸來,同時呼喊有救溺水者經驗的人下水搶救。
2、溺水者被救上岸後,立即將其俯臥在斜坡上或將其腹部墊起,頭低位井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口鼻腔堵塞的泥沙雜草,把舌頭拉出口外,使水流出。
3、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採用俯式人工呼吸較好,有條件的靜脈注射尼可刹明0.25克,皮下注射阿托品0.5克,心搏停止者,腎上腺素心內注射。
4、溺水者脫險後,溫熱茶薑湯或少許白酒,用毛巾擦乾全身,換衣服。
5、預防其他併發症,如吸入性肺炎等。
二、觸電
人體是導電體,在無絕緣措施下接觸電源就可發生觸電。
1、使觸電者立即脫離電源。來不及切斷電源時,可用絕緣體如乾燥的木棒、竹竿等將觸電者與電源分開,勿直接用手或導電體移動電源或觸電者。
2、進行人工呼吸。在不間斷進行人工呼吸時,設法轉送到醫院或急救中心,人工呼吸須連續較長時間實施,萬勿過早放棄搶救。
3、指壓合谷、曲池、足三裏、人中、湧泉、內關等穴。
三、中暑
在外界環境的高溫、高濕的綜合影響下,機體散熱功能出現障礙,熱平衡遇到破壞,從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
1、中暑發生後,使病患即刻離開高溫環境,在涼爽通風的地方休息,口服含鹽水或清涼飲料。
2、頭部冷敷。
3、指壓人中、內關、足三裏、合谷、曲池、委中等穴,有條件可用針刺十宣放血,清暑泄熱。
四、煤氣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俗稱「煤氣中毒」,即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增高到一定濃度引起的中毒。
1、立即將病患移到空氣流通的地方,同時將衣服鈕扣解開,以利呼吸,症狀輕者,靜臥少動,以減少機體氧的消耗,常很快可以恢復。
2、實行人工呼吸,同時可予指壓人中、合谷、曲池、印堂、內關進行刺激。
3、對中毒較重者,採取人工呼吸的同時迅速轉送到醫院對症處理,吸氧,注射呼吸中樞興奮劑,靜脈輸液,或高壓氧倉進行搶救治療。
五、骨折
骨折是骨與骨小梁的連續性發生斷離。其急救很重要,如措施不當,輕者加重損傷,重的則形成殘廢並危及生命。所以應採取及時、合理、有效的急救。
1、保持呼吸道通暢:受術者昏迷後常有分泌物或舌濁液堵塞氣道。應吸出分泌物,必要時可將舌頭牽出口腔外。
2、注意:預防休克:採取止痛、止血方法,指壓人中等穴,有條件的應予輸血、輸液、吸氧。
3、臨時固定:沒有理想固定專用用具時,可以就地取材,如樹枝、竹板、木板、木棍、紙板、雨傘等均可使用。當確實找不到固定用具時,上肢骨折可用布條、圍巾等將上肢懸吊在胸前;下肢骨折可將下肢與健側捆在一起。固定是為了限制傷肢的活動,固定時鬆緊要適當,並注意觀察肢體遠端血液迴圈的變化。
六、心絞痛
心絞痛是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和缺氧而引起的突發症候。主要表現為陣發性的心前區壓擠感或疼痛,主要位於胸骨後,可向心前區與左上肢放射。
1、發作時,立即臥床休息,不要反複搬動病人。
2、發作較重時,應使用作用較快的硝酸鹽製劑的藥物。如硝酸甘油,0.5~1片置舌下含化,1~2分鐘發生作用。
3、指壓或針刺厥陰俞、心俞、膻中、巨闕、內關、間使等穴位。可以舒經通絡,理氣活血、止痛,從而緩解病情。
4、症狀不緩解者,應轉送醫院搶救治療。
七、人工呼吸法簡介及注意事項
1、口對口吹氣方法:托起病患下頜,捏住鼻孔,術者自己先作深吸氣,然後將嘴對準病患口腔用力吹入(病患的口唇部可蓋上一層紗布),如此反複進行,此法常用於初生嬰兒的窒息。
2、仰臥壓胸人工呼吸法:病患仰臥位,背部墊物,胸部抬高,上肢放於軀幹的兩側,術者取「騎馬」姿勢跪於其兩大腿旁,用兩手掌壓於其下胸部,及兩側肋弓處,拇指向內,其餘四指分開肩外壓迫胸部,使氣體由肺臟排出,當雙手放鬆時,則氣體進入肺內,如此有規律反複進行。施術時,壓力應均勻,頻率以每分鐘16~20次為宜,肋骨骨折者不宜用此方法。
3、俯臥壓背式人工呼吸方法:病患俯臥位,頭斜向一側,將病患一側前臂放於頭下,術者跪在病患兩大腿旁,雙手張開,平放在下胸背的兩側,均勻壓力,隨後放鬆,如此反複進行操作,力量要均勻,頻率每分鐘16~20次為宜。溺水者常用之,有利於胃肺內液體的流出。
4、仰臥牽臂式人工呼吸方法:常用於呼吸微弱未完全停止者。肋骨骨折也可採用本法。上肢骨折、脫位或有鎖骨骨折者禁忌,溺水者也不適宜本法。病患仰臥位,背部墊高,頭低於胸部。術者跪於病患頭頂處,雙手握住其兩前臂,使肘部彎曲與軀幹平行。繼而向上向外牽引至頭頂部的兩側,使肋骨向上擴展,增加胸廓的前後徑,空氣即被吸入。約隔2秒鐘左右,再慢慢將兩臂恢復到原來位置,使吸入的氣體排出。如此反複進行。
5、注意:事項
A、施術前,要保持呼吸道暢通。將活動的假牙、泥土、血塊、黏液、水草等異物迅速取出。
B、遇胃脹滿者,為防止胃內容物反流而吸入肺部,出現感染和呼吸困難,施術時病患的頭偏向一側。
C、用力不宜過猛,動作不宜粗暴,免傷身體其他器官。
八、胸外心臟按摩術
1、方法:病患仰臥在硬質的平面上(如地面、木板、長桌椅等),迅速將其衣服解開或剪開。術者站在或跪於病患身旁,然後以兩手掌重疊壓於病患胸前下端(劍突上方,不與肋骨接觸)。小兒可用單手,新生兒用二指即可。穩定而快速地向下垂直加壓,使胸骨壓下2釐米左右,心臟被擠壓,心臟中的血液被壓向動脈,當手放鬆時,胸廓由於彈性回縮,恢復原位。心臟不再受壓迫,血液從靜脈回到心臟,心臟重新舒服充盈。擠壓次數60~80次每分鐘,小兒100次每分鐘左右。
2、注意:事項
A、操作時觀察病患脈搏、瞳孔、唇膚色澤、血壓等。
B、避免粗暴用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及血、氣胸或肝脾等內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