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胸腹部肌肉較鬆軟,皮膚活動度大,腹腔甚至可從體表直接觸及其內的內臟器官,故臨床上常選用用力平穩,衝擊量較小,刺激溫和的手法,如一指禪推法、揉法、摩法、拿法、按法、推法等。

 

點揉天突法

【操作】

患者坐位。術者以食指或中指端置於天突穴處,先行點揉1~2分鐘,然後再持續勾點1分鐘,或點揉與勾點交替操作,反復操作2~3分鐘。

 

【適應症】

呃逆、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急、慢性咽炎等。

 

指揉下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或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並置於下腹部的陰交、中注穴處,從上往下按揉,經關元、氣海至曲骨、橫骨穴止,反復操作2~4分鐘。

 

【適應症】

小腹拘急疼痛,腹脹腸鳴,頭脹頭昏,四肢酸重,月經不調,閉經,痛經,陽痿,遺精,早洩等。

 

掌揉下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掌根置於下腹部的陰交、中注穴處,按揉並以關元為中心做順時針或逆時針移動,反復操作2~4分鐘。

 

【適應症】

小腹冷痛,腹脹腸鳴,腹瀉,便秘,頭脹頭昏,月經不調,閉經,痛經,陽痿,遺精,早洩等。

 

拈胸肌法

【操作】

患者坐位或仰臥位。術者以拇指和食指、中指羅紋面提捏起兩側胸肌挾持住,使用拈法並順肌肉方向移動,反復操作2~4分鐘。

 

【適應症】

胸痛,胸悶,咳嗽,心悸怔忡,煩躁失眠等。

 

疊掌按胸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雙掌重疊,置於胸骨正中上端,隨患者呼吸,依次下按至胸骨正中下端(吸氣時上抬,呼氣時按壓,呼氣末沉肩頓挫下壓),反復操作2~4分鐘,注意不可按壓在劍突上,以免引起損傷。

 

【適應症】

胸脅屏傷,胸腹脹痛,肋間神經痛,肝氣竄痛等。

 


 

點揉上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或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並置於幽門穴處,先用指揉法,在患者呼氣時逐漸用力持續點壓,患者吸氣時上抬繼用揉法,每穴操作1分鐘,自上而下逐步按壓幽門、陰都至盲俞穴止。

 

【適應症】

食少納呆,胃脘痛,惡心嘔吐等。

 

點揉下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或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羅紋面並置於臍旁的肓俞穴處,先用指揉法,在患者呼氣時逐漸用力持續點壓,患者吸氣時上抬繼用揉法,每穴操作1分鐘,自上向下逐步按壓,經四滿、大赫至橫骨穴處止。

 

【適應症】

小腹疼痛,腰骶部疼痛,下肢癱瘓,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陽痿,遺精,早洩等。

 

按髂內側法

【操作】

患者側臥位。術者先以一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自髂上五樞穴起,沿髂緣自外向內下方按至氣沖穴止,兩側交替反復操作1~2分鐘。然後再以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並置於髂內側的府舍、歸來、氣沖穴處,由輕到重,從重漸輕有節律的向下按壓,持續操作2~4分鐘。

 

【適應症】

下肢痹痛,下肢癱瘓,腰背部疼痛,小腹脹痛等。

 

肋間指推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兩手拇指相對,分置於胸骨柄兩側,余四指自然伸直放於肋間隙,食指放於第一肋間隙,餘指並排下列,抱定胸部沿肋間隙由內向外分推至腋中線止,由上而下,分推各肋間隙至食指於第六肋間隙時止,反復操作5~8遍。

 

【適應症】

胸悶氣短,肋間神經痛,胸脅屏傷,胸部挫傷等。

 

胸部分推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雙手並排,拇指並列放於胸骨上,其餘手指放鬆,自然微屈,手掌貼附於胸脅部,雙手掌面從胸骨正中始自上而下依次分推至兩側腋中線,反復操作5-8遍。本法多用於男性患者。

 

【適應症】

胸悶胸痛,胸脅脹滿,咳嗽,胸脅屏傷等。

 

推脾運胃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醫者以左手掌根於上腹部自鳩尾穴始,經巨闕至右幽門、期門推運之,稱為推脾。然後右手掌指自上腹部鳩尾穴始,向左下循胃脘呈勾形推運之,稱為運胃。此為左手推脾右手運胃,稱為推脾運胃法。本法操作時用力要均勻和緩,左右交替持續連貫,推運力度不浮不滯。

 

【適應症】

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疼痛,胃腸神經官能症,胃痙攣等。

 

推胃脘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單掌小魚際及掌根部著力於劍突下,循胃之鈎形從上向下,由中向左推而運之,推動的過程中前臂主動擺動,帶動手掌邊推邊左右擺動,反復操作3~5分鐘。

 

【適應症】

消化不良,胃脘痛,頭脹痛,胸脅脹痛,胸背疼痛等。

 


 

推上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兩手拇指羅紋面並排著力於劍突下鳩尾穴處,拇指端相對,餘四指分別置於腹部兩側,兩拇指同時或交替進行直線推動,自鳩尾穴處始經上、中、下三脘至分水穴止,反復操作2~4分鐘。亦可用雙掌迭掌,以大魚際及掌根部進行直線推動,則推動力更加沉穩著實,面積亦較廣。

 

【適應症】

胃脘痛,嘔吐,呢逆上氣,頭昏頭脹,胸悶脅脹,心悸易驚等。

 

推側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或略側臥。術者以單手掌根置於腹部一側的腹哀、京門穴處,緩慢向下直推,經大橫、天樞、腹結、外陵至歸來穴處止,反復操作2~4分鐘。

 

【適應症】

腹脹腹痛,頭脹頭痛,瀉泄便秘等。

 

臍部擠推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兩手大魚際分置於患者臍上兩側的滑肉門穴處,拇指端向下肢方向,餘四指放鬆分置於腹壁兩側,向下正中進行擠推。本法操作時擠推兩側力量均等,使臍周肌肉產生酸脹溫熱感為宜,操作時間約2~4分鐘。

 

【適應症】

腹脹腹痛,消化不良,臍周痛,腹部術後腸粘連,輕度麻痹性腸梗阻等。

 

推下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單手掌根置於臍下陰交穴處,指端向下肢方向,自上而下緩慢用力推動,經石門、關元、中極至曲骨穴止,推動力量以使下腹部產生酸脹溫熱感較佳,反復操作2~4分鐘。

 

【適應症】

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遺精,陽痿,早洩等。

 

推全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掌的大魚際和掌根部著力,從上腹部緩推至下腹部,先推中間,後推兩邊,依次推遍全腹,也可雙掌迭掌操作,反復推動8~10分鐘。

 

【適應症】

腹脹滿,脅脹胸悶,食積,腹痛,便秘,輕度腸梗阻,尿滯留,腹水,水腫,少腹冷痛,腰痛等。

 


 

對振脅肋法

【操作】

患者坐位或仰臥位。術者兩手掌心分別置於兩側大包穴處,兩手相對用力按壓脅肋,配合患者呼吸,吸氣時雙掌放鬆,呼氣時雙掌對按,呼氣末兩手相對使用振法,儘量排除胸中餘氣,反復操作2~4分鐘。

 

【適應症】

胸脅苦滿,肋間神經痛,頭暈目眩,脘腹脹悶,惡心嘔吐等。

 

橫擦胸部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手掌小魚際或大魚際、全掌放於胸骨正中,以胸骨為中心橫擦胸部,透熱後漸向下移動,從華蓋水準擦至中庭。

 

【適應症】

咳嗽,胸悶氣短,心悸怔忡,胸脅滿悶等。

 

點中府、雲門法

【操作】

患者坐位或仰臥位。術者以中指指端先按揉中府、雲門穴,再點按,按揉與點按交替操作,力量由輕到重,從重漸輕,反復操作2~4分鐘。

 

【適應症】

咳嗽,氣喘,胸悶,胸痛,肩背痛,肩臂痛等。

 

點揉胸骨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拇指或中指指端置於胸骨上璿璣穴處,先用指端揉法,然後逐漸用力點壓,點揉交替,每穴操作半分鐘,並沿胸骨正中漸向下移動,至中庭穴止,反復操作2~3次。

 

【適應症】

胸悶胸痛,咳逆喘急,胸背疼痛,心悸怔忡,呃逆等。

 

點壓鳩尾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先以拇指端按揉鳩尾穴1~2分鐘,然後逐漸加壓持續點鳩尾穴1~2分鐘。點壓方向斜向上,使患者產生較強的酸、脹感為度。臨床常與點按足三裏穴配合使用。

 

【適應症】

胃痛,嘔吐,呃逆,消化不良,神經衰弱,高血壓等。

 

點揉章門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用雙手拇指端同時相對用力持續點壓兩側章門穴1~2分鐘,點後使用指端揉法,也可點壓與揉法一輕一重交替使用。

 

【適應症】

胸脅脹滿,脅肋疼痛,腹脹腹痛,咳嗽氣喘,心煩失眠等肝鬱氣滯病症。

 

點按帶脈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先於帶脈穴處以拇指持續點壓1~2分鐘,然後使用按揉法按揉1~2分鐘,或者點壓與揉法同時交替使用。

 

【適應症】

三叉神經痛,偏頭痛,胸脅滿悶,脅痛,胃痛,腹痛,腰痛,疝氣,閉經等。

 


 

雙點天樞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兩手中指指端分別置於臍旁的天樞穴處,先行指端按揉法1~2分鐘,然後逐漸加力持續點按2~4分鐘。使患者產生較強的酸脹感,以患者能耐受為度。臨床操作常配合指振法。

 

【適應症】

腹脹腹痛,腸鳴瀉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

 

點揉腹中任脈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伸直並攏,指端著力於上脘穴處,向腹內垂直點揉,邊點揉邊緩慢向下移動,經中脘、下脘、水分、氣海、關元,至曲骨穴止,穴位處重點點壓,往返操作4~6分鐘。

 

【適應症】

胃脘痛,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陽痿,遺精,早洩,月經不調,閉經等。

 

點歸來、氣沖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兩手拇指或食指、中指伸直並攏,指端著力於雙側小腹部歸來、氣沖穴處,觸及動脈搏動處逐漸向骨面加壓,使動脈搏動消失後持續點壓1~2分鐘,感雙下肢發涼、發麻時突然放開,此時常有較強的溫熱感向下肢部走竄。

 

【適應症】

腹脹滿,胸脅脹痛,頭脹頭昏,小腹脹痛,下肢癱瘓,遺精,陽痿,早洩,痛經,月經不調等。

 

拿腋下法

【操作】

患者坐位或站立位。術者用兩拇指掌側並置於一側腋下淵腋穴處,其餘手指靠扶於肩前助力,手指對稱用力提拿腋下肌肉,操作時兩手虎口要緊貼肩前皮膚,反復操作2~4分鐘,一側拿完再那另一側。

 

【適應症】

胸悶胸痛,胸脅苦滿,口苦咽乾,頭目眩暈,心悸怔忡,上肢麻木,胸廓出口綜合症,肩周炎等。

 

拿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屈膝屈髖。術者以兩手拇指置於腹直肌上部一側外緣,餘指置於其對側肌外緣,雙拇指和餘指相對用力,反復提拿腹直肌,並逐漸向下移動,提拿到腹直肌下部,反復操作4~6分鐘。

 

【適應症】

腹脹腹瀉,胃脘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輕度腸梗阻,尿滯留等

 

指禪推上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拇指端置於上腹部的上脘穴處,四指自然伸直放於一側腹壁,使用一指禪靠推法,從上向下沿任脈推至神闕穴止,反復操作4-6分鐘。

 

【適應症】

胃脘痛,上腹部脹滿,食少納呆,呃逆,消化不良等脾胃虛弱之証。

 

指振中脘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一手中指伸直,其餘手指自然屈曲,或屈曲拇指和食指,拇指羅紋面及食指羅紋面分置於中指遠端指間關節前後,以中指指端著力於中脘穴,持續振動約1~2分鐘,以產生溫熱感和舒鬆感為佳。

 

【適應症】

胃下垂,胃脘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掌振上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坐其身側。用手掌掌面著力於上腹部,掌心對中脘穴,斜向上方持續振動約1~2分鐘,以產生溫熱感和舒鬆感為佳。

 

【適應症】

胃下垂,胃脘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腸功能紊亂等。

 

掌振下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坐其身側。用手掌掌面著力於下腹部,掌心對關元穴,斜向上方持續振動約1~2分鐘,以產生溫熱感和舒鬆感為佳。

 

【適應症】

腸痙攣,胃腸功能紊亂,低血壓,痛經,月經不調,遺精,陽痿,早洩等。

 

掌振神闕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坐其身側。用手掌掌面著力於腹部正中,掌心對神闕穴,垂直向下持續振動約1~2分鐘,以產生溫熱感和舒鬆感為佳。

 

【適應症】

消化不良,腹脹腹痛,便秘,輕度腸梗阻,腸粘連等。

 

對摩胸背法

【操作】

患者坐位。術者以一手掌心置於其胸前璿璣穴處,另一手掌心橫置於後背大椎穴處,兩手掌相對交錯摩動,並沿軀幹正中線逐漸向下移動,分別至中庭穴及至陽穴處止,反復操作2~4分鐘。

 

【適應症】

胸悶胸痛,胸脅苦滿,呃逆,頭昏目眩等。

 

旋摩上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五指自然伸直並攏,掌面置於患者上腹部,以中脘、建裏為中心,順時針方向環形輕柔、和緩的摩動4~6分鐘。

 

【適應症】

食積,胃脘部隱痛,食欲不振,形瘦體弱等。

 

直摩上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或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並攏置於其上腹部的巨闕、幽門穴處,沿腹部正中自上而下呈直線摩動,摩至神闕穴止,在神闕穴稍停片刻摩而按之,反復摩按4~6分鐘。

 

【適應症】

食少,納呆,腹脹腹痛,嘔吐吞酸,頭昏頭痛,心悸怔忡,胸悶氣短等。

 

橫摩上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或兩手掌面或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掌側面並置於腹部一側的腹哀、章門穴處,橫向摩動經關門、太乙、商曲至對側的腹哀、章門穴處止,再經原路返回,反復橫摩4~6分鐘。

 

【適應症】

形寒肢冷,腹中冷,胃脘痛,腹部脹滿,食少納呆,胸悶脅痛等。

 


 

橫摩腹直肌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或兩手掌面或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掌側並置於一側腹直肌上緣,從一側橫向摩向對側,來回摩動,並緩慢向下移動,自幽門穴平高處摩至歸來穴處止,反復摩動4~6分鐘。

 

【適應症】

食少納呆,脘腹脹滿,氣逆上喘,頭昏頭痛,溲清腰痛等。

 

斜摩腹部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或兩手掌面或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掌側置於一側腹哀穴處,斜向對側內下方摩動,經太乙、水分、神闕、四滿、水道至歸來穴處止,兩側交替操作,反復摩動6~8分鐘。

 

【適應症】

腹脹腹痛,胸脅脹痛,小兒消化不良,腰痛及月經不調等。

 

斜摩肋下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兩手掌面或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掌側分別置於患者兩側季肋下不容、承滿穴處,然後從中間向兩邊沿肋緣摩動,經腹哀至京門穴止,反復摩動4~6分鐘。

 

【適應症】

胸脅脹滿,咳嗽氣喘,心煩胸悶,腹脹腹痛等。

 

合摩側腹法

【操作】

患者側臥位。術者以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掌側分別置於上側腹部的不容、承滿穴和相對的魂門穴處,掌心相對對稱用力,兩手合摩側腹部,緩慢自上向下摩動,腹側經大橫、腹結至府舍穴止,背側經意舍至志室穴處止,反復操作4~6分鐘。

 

【適應症】

腹脹腹痛,腸鳴瀉泄,身體沉重倦怠,腰骶部疼痛,腰肌勞損,腰扭傷等。

 

橫摩中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或兩手掌面或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掌側置於腹部一側的大橫、腹結穴處,橫向對側摩動,經天樞、外陵、神闕、陰交至對側的大橫、腹結穴處止,反復摩動4~6分鐘。

 

【適應症】

腹脹腸鳴,食欲不振,頭目眩暈,腹中冷痛,腰背酸痛等。

 

直摩臍旁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掌側分別置於臍旁兩側的天樞穴處,指端朝下,由上而下摩動經外陵、大巨至水道穴處止,往返上下摩動4~6分鐘。

 

【適應症】

胃脘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腹痛,便秘等。

 


 

摩髖內緣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兩手拇指或兩手食指、中指指腹分別置於兩側髖上緣維道穴處,順腹股溝自外上斜向內下摩動,經府舍至氣沖穴處止,反復摩動4~6分鐘。

 

【適應症】

腹脹腹痛,月經不調,痛經,胎動不安,遺精,陽痿,早洩等生殖系統疾患。

 

橫摩橫骨上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伸直並攏,手指羅紋面並置於小腹部一側的歸來、氣沖穴處,沿橫骨上橫向摩至對側的歸來、氣沖穴處止,往返摩動4~6分鐘。

 

【適應症】

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陽痿,早洩,遺精,腰骶部疼痛,下肢癱瘓等。

 

橫摩下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以一手掌面置於患者下腹部一側髂骨內緣的五樞處,橫向對側摩動,經大巨至對側的五樞穴處止,反復橫摩,並逐漸向下移動,摩至府舍穴水準高處至,往返來回摩動6~8分鐘。

 

【適應症】

小腹脹痛,小便困難,疝氣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陽痿,遺精,早洩,腰骶酸痛等。

 

斜摩下腹法

【操作】

患者側臥位。術者以一手扶住患者髂前上棘處固定,另一手置於上側髂內上緣維道穴處,自上向對側下方摩動,經歸來、中極至對側氣沖穴處止,反復斜向摩動4~6分鐘,摩完一側,患者變換體位,再做另一側。

 

【適應症】

小腹脹滿,氣逆上沖,尿瀦留,下肢癱瘓,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月經不調,陽痿,遺精,早洩等。

 

旋摩全腹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兩手掌相互擦熱,以一手掌面,先蓋於臍部上輕摩1~2分鐘,然後以臍為中心,做順時針環形摩動,範圍逐漸擴大,直至摩遍全腹,至結束時再逐漸縮小摩動範圍,最後複蓋於臍部,停留1分鐘,整個操作時間約6~8分鐘。

 

【適應症】

腹脹腹痛,便秘,腹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疾病;頭昏重疼痛,氣竄胸脅,脅肋脹痛等氣機紊亂諸症;月經諸症,陽痿,造精,早洩等生殖系統疾病。

 

旋揉神闕法

【操作】

患者仰臥位。術者在腹部用其他手法充分按摩後,最後用單手拇指羅紋面或掌心著力於神闕穴,做環行揉動,動作和緩而有節律,持續操作2~4分鐘。本法常作為腹部手法操作的收功手法,順時針旋揉為補,逆時針旋揉為瀉。

 

【適應症】

食積,胃下垂,脫肛,臍周痛,腹冷痛,腹脹,腹瀉,久瀉久痢,便秘等。

 

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