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望診的初步知識

 望診是根據病人的神、色、形、態及其它分泌物、排泄物的色質的變化來瞭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中醫從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漸認識到人體外部與內臟有著密切關係。所以通過望診,有利於診斷機體的病變。

一、望神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又指精神意識活動。神是以精氣作為物質基礎的,是通過機體的形態動靜,面部表情,語音氣息諸方面表現出來的。對推斷病情的輕重及疾病的預後很有意義。

 1、有神:病患兩眼靈活,明亮有神,語音清楚,動作協調,表示正氣未傷,臟腑功能尚可,病情輕,易治癒。

 2、失神:在病變過程中,病人兩眼目光晦暗,精神不振,反應遲鈍,呼吸氣微,表示正氣已傷,病情較重,預後不佳。

 3、假神:常見於久病、精氣極度衰弱的病人,如原來不多言,語聲低微,時斷時續,突然轉為言語不休,聲音洪亮;原來神志不清,突然轉清;原來面色晦暗,忽然轉為兩顴發紅,如妝者,均為陰陽將離絕的虛假表現,俗稱「迴光返照」。表示病情惡化,應當特別注意。

 


 

二、望色

 望色一般是望面部(其他部位也應顧及)皮膚的顏色和光澤。面部的色澤,是臟腑氣血的外在反映。我國人的正常膚色是微黃紅潤而有光澤,稱為「常色」。病時皮膚發生的色澤變化,為「病色」。一般而論,如鮮明榮潤的,說明病變輕淺,氣血未衰,故病易治,預後好;面色晦暗,枯槁的,說明病情深重,精氣受損,預後不佳。

 1、白色:主虛寒證,失血證,凡陽氣虛弱,血行無力,耗氣失血,氣血不充,則色面多白,當急性病突然面色蒼白,常屬陽氣暴脫,陰寒凝滯,經脈蜷急所致。劇烈腹痛,或虛寒戰慄時也可見面色蒼白。

 2、黃色:主虛證,濕證。多為脾虛,濕蘊之象,故脾失健運,水濕不化,或氣血不充,皮膚缺少滋養,多見黃色,所以黃色主虛主濕。如面目身俱黃為黃疸,其中黃色鮮明為陽黃,屬於濕熱;黃而晦暗為陰黃,屬寒濕。

 3、赤色:主熱證。熱盛使血液充盈於脈絡而見面色紅。滿面通紅多為臟腑陽盛的實熱證。顴部潮紅多為陰虛陽亢的虛熱證。

 4、青色:主寒證,痛證,瘀血證。青為寒凝氣滯,經脈被阻的氣色。寒主收引,寒盛留於經脈,經脈拘緊不暢,影響氣血運行,氣滯血瘀,使面色發青,甚至可見青紫色。如陰寒內盛,心腹疼痛,劇烈時可見面色蒼白而青;心氣不充,血行不暢,氣滯血瘀,可見面色青暗;口唇青紫,小兒高熱;面部青紫,以鼻柱、兩眉間及口唇周圍較為明顯,為驚風的先兆。

 5、黑色:主腎虛,水飲證,瘀血證。黑是陰寒水盛的病色,多為腎陽的虛衰所致。陽虛內寒,經脈攣急,血行不暢,面見黑色。腎虛水泛的水飲病,可見眼眶色黑,慢性長期疾病腎精久耗,多見面黑而乾焦。

 


 

三、望形態

 望形態是觀察病人與疾病有關的形體的強弱、胖瘦及動靜姿態體位的變化。

 1、望形體:望形體是觀察病人形體的強弱、胖瘦等情況。機體外形的強弱與五臟功能的盛衰是相關的。五臟盛則外強,內衰則外弱。形體肥胖,膚白肌軟,為「形盛氣衰」,多是陽氣不足之證。形瘦色蒼,胸窄肌削,膚燥失養,多是陰血不足之症。

 2、望動態:疾病的不同,表現的姿態體位也不相同。從總的而論「陽主動,陰主靜」。喜動者屬陽證,喜靜者屬陰證。如病人臥時仰面伸足,煩燥多語,常揭去衣被,面常向外,多屬陽熱實證。臥時蛾縮,靜而少語,喜加衣被,面常向裏,多屬陰、寒、虛證。咳嗽氣喘,坐而仰首,多是痰涎塞盛的肺實證;坐而俯首者,氣短懶言,不足以息,多屬肺虛或腎不納氣。眼瞼、口唇或手足不時顫動,見於急性熱病,多為動風發痙的先兆。虛損久病,多見氣血不足,經脈失養。四肢抽搐,多見於風病,如痛證、破傷風、急慢驚風等。口噤,項背強直,角弓反張,屬於痙病。四肢軟弱無力,不能持物及行動不靈便是揍證。

 

 

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