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椎錯位所致疾病~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突然發生腰部功能嚴重障礙的一種急性損傷性腰痛,俗稱「閃腰」。腰部急性扭傷包括肌肉、韌帶、筋膜、小關節突椎間盤等組織的急性損傷,90%發生在腰骶關節或骶胳關節,是平常生活中的常見病,男性多於女性。
【臨床表現】
急性腰扭傷時,患部立即出現劇烈疼痛,腰部僵硬不能翻動,疼痛持續,休息也不能消除,止痛藥一般無效。共同表現為劇烈疼痛,腰部僵硬,不能活動。不同表現為以下幾點:
1.棘上、棘間韌帶急性扭傷
脊柱急驟屈曲或後方暴力直接衝擊局部,均可引起棘上韌帶損傷。根據損傷程度可分為完全斷裂和不完全斷裂。
棘上韌帶完全斷裂是在強大暴力衝擊下發生的,多伴有腰椎骨折與脫位,同時也伴有棘間韌帶斷裂。檢查時,可見椎體局部後凸畸形、腫脹,並有明顯壓痛,X光片顯示棘間隙加寬,棘突後軟組織陰影增厚。
棘間韌帶急性損傷多發生於腰骶部,或常與棘上韌帶損傷同時發生。腰骶椎之間是活動的腰椎與固定的骶椎相接之處,因骶.椎無活動性,缺乏緩衝外力和吸收震蕩的能力,故腰骶間隙容易遭損害。臨床表現為損害處疼痛,不能向前彎腰,後伸亦微痛,不能達到最大限度的後伸。壓痛點在腰骶之間的正中,其定位是兩側髂脊直線通過的棘間隙為4、5棘間韌帶,再往下越過一棘突,即是腰骶棘間韌帶。
棘上韌帶與棘間韌帶損傷的區別在於,前者壓痛表淺,無論腰前屈後伸檢查,其壓痛程度不變;後者在腰前屈壓痛不明顯。這是因為腰前屈時,棘上韌帶被拉緊,後伸壓痛時,棘上韌帶鬆弛,棘間韌帶受壓痛明顯。
2.腰背筋膜及骶棘肌的急性扭傷
平時人們用右手取物機會較多,在身體向右前方彎曲的姿勢突然遭受強力扭轉或側方暴力時,常把左側下腰部的腰背筋膜和骶棘肌拉傷。損傷的判斷是靠壓痛點的位置,腰向前屈患處有牽拉痛,壓痛點在第5腰椎棘突左下方,相當於左側小關節處。
與椎小關節損傷的區別是,小關節突損傷以腰的後伸痛為主,另外小關節囊的淺層為黃韌帶,所以小關節損傷也常伴有椎管內症狀,即腰後伸伴有腿痛的特點,骶棘肌和腰背筋膜的損傷無根性神經痛。
3.後縱韌帶和纖維環急性損傷
急性腰扭傷同時可累及後縱韌帶和纖維環,也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的階段。病人自述先腰痛,經過數日或數周後逐漸變成腿痛。腰痛是纖維環和後縱韌帶的損傷階段,腿痛是椎間盤突出的開始。
後縱韌帶上分布著非常敏感的硬腦膜返之的神經末梢,是椎管的前壁,有著特殊的敏感性。當後縱韌帶和纖維環受到損傷後,出現明顯的椎管內症狀,即一切能使椎管內壓力增高的活動均能引起疼痛,如咳嗽、噴嚏、下蹲等。它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鑒別是,它只有腰痛,沒有放射性腿痛,這時腰不能負重,不能轉動身體,翻身起立均有困難。如果未很好的固定腰部,後縱韌帶及纖維環尚未愈合牢固,過早活動和負重,容易引起腰椎間盤突出。
【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1)有急性發作的外傷史,常發生在活動的一瞬間。
(2)腰部劇烈疼痛,被動體位,活動困難。
(3)腰部肌肉痙攣,壓痛明顯。如壓痛在棘突旁、腰椎橫突或髂脊後部時,多為骶棘肌損傷或筋膜損傷;在棘突旁有深壓痛時,常為椎間小關節損傷;骶髂關節壓痛伴傷側下肢抬舉屈伸障礙時,為骶髂關節損傷;腰骶關節壓痛並側臥屈腿腰痛加重時,多為腰骶關節損傷;腰骶部可摸到彈性皮下腫塊和壓痛時,多為腰背筋膜損傷等。
【鑒別診斷】
從發病時間上進行鑒別,急性腰扭傷往往發病突然,其他腰部疼痛相對進展緩慢。與椎間盤突出相鑒別,急性腰扭傷一般無下肢痛,直腿抬高試驗,腰部疼痛;椎間盤突出有下肢坐骨神經壓迫症狀。
【手法治療】
患者俯臥,全身儘量放鬆,術者用兩手從背部至腰骶部的兩側,自上而下點按揉壓,逐步解除肌肉痙攣,緩解疼痛。
【特效點穴治療】
(1)魚際穴:位於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術者雙手點按魚際穴,囑患者兩腳開立,慢慢作腰部的轉動,動作由慢到快,活動範圍由小到大。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2)上仙:位於第5腰椎與骶骨之間的中線上。只要刺激這個穴位,疼痛也會很快減輕。
(3)腎俞:位於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4)大腸俞:位於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點穴之後,使用腰部旋轉復位法,使其錯位得以恢復。
【運動與保養】
(1)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注意保持正確姿勢,加強背部肌肉的運動,使背部肌肉韌帶等隨時處於協調狀態,是預防椎體及小關節錯位的最好方法。
(2)對已發生腰扭傷者,要儘早查明原因,臥硬板床休息,及時采取措施,解除肌肉韌帶的水腫痙攣,對錯位的椎體及小關節及時復位。
(3)每次作劇烈運動或搬重物時,先作好準備活動。特別是搬重物時,要儘量屈髖屈膝下蹲,使重物儘量靠近軀體,減小力矩,以防腰肌損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