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下垂是指因為胃肌層張力低下及胃周圍組織無力而使胃小彎弧線最低點下降至髂脊連線以下或十二指腸球部左偏的一種疾患。

 

【病因病機】:

本病與脾胃的功能密切相關,脾胃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水穀入胃,必經胃的腐熟和脾的運化,方能化生氣血。脾主升清,使臟腑保持正常位置。只有當脾虛不固,氣陷於下,或食積附墜於胃,胃體才會下垂。若經常暴飲暴食或飯後劇烈運動,脾胃損傷;或內傷七情,肝氣鬱結,橫逆犯胃,進而生化之源不足,日久導致中氣下陷,升舉無力,形成本病。也可因病後、產後氣血虧損,脾胃虛弱而致。

 

現代醫學認為腹腔內臟的正常位置,主要靠三個原因維持:

一是膈肌的活動力和橫膈的位置;

二是附近臟器及韌帶的固定作用;

三是腹內壓。

由於體質虛弱,體形瘦長及內分泌等因素使膈肌乏力,胃膈韌帶、胃脾韌帶、胃肝韌帶和腹肌鬆弛、腹內壓下降而致胃下垂。

 

【臨床表現】:

(1)、慢性腹痛史。

(2)、患者食後即有脹感,自覺胃下垂和腸鳴作聲。偶見便秘、腹瀉。可伴有眩暈、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狀。嚴重者,可有多個內臟下垂的表現。


 

【檢查】

(一)、上腹部可捫及強烈的腹主動脈搏動,下腹部常有振水音。

(二)、X光鋇餐檢查,可見站立時胃位置下降,小彎弧線最低點在髂脊連線以下。

(三)、十二指腸球部受胃下垂牽拉,上角尖銳。

 

【治療】:

(一)、治療原則:健脾和胃,補中益氣,升舉陽氣。

(二)、取穴及部位:中脘、氣海、關元,脾俞、胃俞、氣海俞、關元俞

(三)、主要手法:揉法、一指禪推法、托法、振法、摩法。

(四)、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坐於其右側,用輕柔的一指禪推法、揉法以中脘穴為重點治療。然後循序往下至腹部及少腹部,以臍周及氣海、關元為重點治療,約10分鐘。用托法,根據胃下垂的不同程度從胃下緣自下而上托之。同時可以用振法在中脘穴和上腹振動。用摩法在腹部以逆時針方向操作,約10分鐘。患者俯臥位,按揉脾俞、胃俞、氣海俞、關元俞,每穴約3分鐘。

 

(三)、辨証加減

1、肝氣鬱結

(1)、按揉章門、期門及肝俞、太沖,每穴2分鐘。

(2)、擦兩脅肋,透熱為度。

 

2、氣血不足

(1)、直擦背部督脈,橫擦背部,透熱為度。

(2)、點揉胃俞,足三裏,以輕刺激為宜。

 

【輔助療法】

足部按摩:按摩腎、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橫膈膜等反射區,每次20min,每日1次。

 

【注意事項】:

(1)、手法應柔和、平穩。同時,要注意解剖位置,使手法治療準確無誤。胃下垂的推拿治療,療程較長,10次為1療程,隔日1次。

(2)、平素應加強胸腹肌肉的鍛煉,提高肌肉、韌帶的強度。同時注意飲食調養,以易於消化的食物為宜,進餐要有規律性,不可過飽,禁食刺激性食物。平時要精神放鬆,心情舒暢。

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