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式操作法是小兒推拿療法中的特定操作方法:

它是用一種或幾種手法在一個或幾個穴位上按一定程式進行特殊的推拿操作方法:。複式操作法在歷代醫家著作中記載不一,名稱有異。《竅穴圖說推拿指南》稱之為「大手術」;《小兒推拿療法新編》則稱之為「複合手法」等。說法不一,有的名同法異,有的名異法同。然而,有些複式操作法在臨床中仍有其應用價值,因此,要求學習者認真練習,熟練掌握。

 

本節選擇黃蜂入洞、雙鳳展翅等32種複式操作法予以介紹。

 

一、黃蜂入洞

【操作】

以一手輕扶患兒頭部,使患兒頭部相對固定,另一手食指、中指的指端著力,緊貼在患兒兩鼻孔下緣處,以腕關節為主動,帶動著力部分作反復揉動50~100次。

 

【作用】

發汗解表,宣肺通竅。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發熱無汗,急慢性鼻炎,鼻塞流涕,呼吸不暢等病症。

 

【按】從各家文獻摘要中可知,黃蜂入洞的操作法計有7種,它們的經穴位置與操作方法:相去甚遠,但作用相同。本書所選用的經穴位置與操作方法源自《幼科推拿秘書》。本法操作要均勻、持續、用力要輕柔和緩。

 

二、雙鳳展翅

【操作】

醫者先用兩手食指、中指夾患兒兩耳,並向上提數次後,再用一手或兩手拇指端按、掐眉心、太陽、聽會、人中、承漿、頰車諸穴,每穴按、掐各3~5次,提3~5次。

 

【作用】

祛風寒,溫肺經,止咳化痰。用於外感風寒,咳嗽多痰等上呼吸道疾患。

 

【按】本法操作有提、掐、捏、按諸法,穴位又多,故要求有序進行。

 

三、揉耳搖頭

【操作】

以雙手拇指、食指羅紋面著力,分別相對拈揉患兒兩耳垂後,再用雙手捧患兒頭部,將患兒頭頸左右輕搖。揉耳垂20~30次,搖兒頭10~20次。

 

【作用】

開關鎮驚,調和氣血。用於治療驚風。

 

【按】

本法又稱捧耳搖頭。操作時,醫者兩手用力要對稱,拈、揉、搖三法結合運用,力量要均勻。

 

四、開璿璣

【操作】

醫者先用兩手拇指自患兒璿璣穴處沿胸肋分推,並自上而下分推至季肋部,再從胸骨下端鳩尾穴處向下直推至臍部,再由臍部向左右推摩患兒腹部,並從臍部向下直推至小腹部,最後再作推上七節骨。上述各法各操作50~100次。

 

【作用】

宣通氣機,消食化痰。用於治療痰閉胸悶,咳喘氣促,食積腹脹、腹痛、嘔吐、泄瀉,外感發熱,神昏驚搐等病症。

 

【按】

本法包括分推璿璣、腹中,直推中脘,摩臍、腹、直推小腹,推上七節骨等5種操作法的聯合有序運用。操作時,要避風寒,室內要暖和;醫者在操作前要搓熱雙手,尤其是在天冷時,更要注意。

 

五、按弦搓摩

【操作】

患兒坐位或由家長抱坐懷中,將患兒兩手交叉搭在對側肩上,醫者面對患兒坐其身前。用兩手掌面著力,輕貼在患兒兩側脅肋部,呈對稱性地搓摩,並自上而下搓摩至肚角處50~500次。

 

【作用】

理氣化痰,健脾消食,用於治療痰積,咳嗽氣喘,胸脅不暢,腹痛、腹脹、飲食積滯、肝脾腫大等病症。

 

【按】

本法的操作方法:歷代醫家意見不一,計有三種操作法。《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同《按摩經》,《小兒推拿直錄》、《厘正按摩要術》、《推拿指南》同《小兒推拿廣意》。

 


 

六、揉臍及龜尾並擦七節骨

【操作】

患兒仰臥位,醫者坐其身旁。用一手中指或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羅紋面著力揉臍;患兒俯臥位,醫者再用中指或拇指羅紋面揉龜尾穴。最後用拇指羅紋面自龜尾穴向上推至命門穴為補,或自命門穴向下推至龜尾穴為瀉。操作100~300次。

 

【作用】

通調任督,調理腸腑,止瀉導滯。用於治療泄瀉、痢疾、便秘等病症。

 

【按】

本法的補瀉主要取決於推擦七節骨的方向,推上七節骨為補,能溫陽止瀉;推下七節骨為瀉,能瀉熱通便。

 

七、龍入虎口

【操作】

患兒仰臥位或由家長抱坐懷中,醫者坐其身旁。用一手托扶住患兒掌背,使掌面向上,用另一手叉入虎口,拇指羅紋面著力,在患兒板門穴處按揉或推50~500次。

 

【作用】

退熱,泌別清濁。用於治療發熱,吐瀉,四肢抽搐等。

 

八、二龍戲珠

【操作】

患兒坐位或由家長抱坐懷中,醫者坐其身旁。用一手拿捏患兒食指、無名指的指端,用另一手按捏患兒陰池、陽池兩穴,並由此邊按捏邊緩緩向上移動按捏至曲池穴,如此5次左右。寒証重按陽穴,熱証重按陰穴。最後一手拿捏陰、陽兩穴5~6次,另一手拿捏患兒食指、無名指的指端各搖動20~40次。

 

【作用】

調理陰陽,溫和表裏,通陽散寒,清熱鎮驚。用於治療寒熱不和,四肢抽搐,驚厥等病症。

 

【按】

本法有五種操作法,《小兒推拿直錄》、《厘正按摩要術》同《小兒推拿廣意》中的記載。臨床常用《小兒推拿廣意》與《幼科推拿秘書》所載之法。另《小兒推拿直錄·二龍戲珠圖》有「此法性溫,能治慢驚」的記載。

 

九、雙龍擺尾

【操作】

患兒仰臥位或坐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托扶患兒肘處,用另一手拿住患兒食指與小指,向下扯搖,並左右搖動,似雙龍擺尾之狀。扯搖5~10次。

 

【作用】

行氣,開通閉結。用於治療氣滯,大小便閉結等病症。

 

【按】

雙龍擺尾又名二龍擺尾。《竅穴圖說推拿指南》中的操作法同《幼科推拿秘書》中的「又或似……亦似之」之操作法。故本法計有三種操作法。

 

十、烏龍擺尾

【操作】

患兒仰臥位或坐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拿住患兒肘,用另一手患兒小指搖動20~30次。

 

【作用】

開閉結,通二便。用於治療大、小便不爽。

 

【按】

《增圖考釋推拿法》稱本法為「烏龍雙擺尾」。

 

十一、蒼龍擺尾

【操作】

患兒仰臥位或坐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拿住患兒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另一手自患兒總經穴至肘穴來回搓揉幾遍後,拿住肘處,前手拿兒三指搖動,如擺尾狀,搖動20~30次。

 

【作用】

開胸順氣,退熱通便。用於治療胸悶發熱,躁動不安,大便閉結等病症。

 

【按】

《小兒推拿直錄》、《厘正按摩要術》中的操作法同《小兒推拿廣意》中的操作法。

 


 

十二、丹鳳搖尾

【操作】

患兒仰臥位或坐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拇指、食指按捏患兒內外勞宮穴,另一手先搖患兒中指端,然後再拿捏中指搖動10~20次。

 

【作用】

調和氣血,鎮驚。用於治療驚証。

 

【按】

本法操作時,以患兒手心微汗出為度。本法有清心鎮驚之功,多用於熱盛攻心,風火相煽之驚風、抽搐。《萬育仙書》中的「蒼龍擺尾,和氣生血治驚。……」其操作法同《按摩經》之「丹鳳搖尾」法。

 

十三、鳳凰單展翅

【操作】

患兒仰臥位或坐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拿捏住患兒內、外一窩風穴,用另一手拿捏住患兒內、外勞宮穴並搖動100~300次。

 

【作用】

順氣化痰,溫經補虛。用於治療虛熱,寒痰,肺虛胸悶短氣等病症。

 

【按】

以《秘傳推拿妙訣》中的操作法為常用。

 

十四、鳳凰展翅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雙手握住患兒腕部,兩手拇指分別按捏在患兒陰、陽穴上,然後向外搖擺腕關節;再用一手托拿患兒肘處及肘後部,另一手握住患兒手背部,上下擺動腕關節;最後一手托住肘,另一手握住手背,大指掐住虎口,來回屈曲,搖動腕關節。

 

【作用】

祛寒解表,調氣消食,行痰散結。用於治療感冒身熱,咳喘痰多,胃寒呃逆,嘔吐腹瀉等病症。

 

【按】

《小兒推拿直錄》、《厘正按摩要術》中的操作法同《小兒推拿廣意》

 

十五、鳳凰鼓翅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住患兒腕部,並用拇指、食指分別按掐住患兒腕部橈、尺骨前頭陷中,同時搖動患兒腕部20~30次。

 

【作用】

調和氣血,豁痰醒神,除濕消腫。用於治療風火相煽,痰蒙清竅,神昏驚搐,喉間痰鳴,或濕困脾土之肌膚黃腫等病症。

 

【按】

《厘正按摩要術》中將本法稱為「鳳凰轉翅」。

 

十六、赤鳳搖頭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患兒肘處,另一手依次拿患兒五指搖動,然後搖肘。

 

【作用】

通關順氣,補血寧心,定喘。用於治療上肢麻木,驚症,心悸,胸滿脹痛,喘息短氣等病症。

 

【按】

本法又稱「丹鳳搖頭」,「赤鳳點頭」,計有5種操作法,臨床以《小兒推拿廣意》中的操作法為常用。

 

十七、猿猴摘果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兩手拇指、食指捏患兒螺螄骨上皮,一扯一放,反復多次。

 

【作用】

健脾胃,化痰食。用於治療食積、寒痰、瘧疾、寒熱往來等病症。

 

【按】

本法計有6種操作法,臨床以《按摩經》中記載的方法為常用。螺螄骨的位置在尺骨小頭橈側緣上方縫隙處,相當於手太陽小腸經之「養老穴」處;據《按摩經·命門部位歌·女子右手正面之圖》所示,螺螄骨在腕橫紋兩側端。

 

十八、孤雁遊飛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住患兒一手,使其掌面與前臂掌側向上,另一手大拇指羅紋面著力,自患兒脾經穴推起,經胃、三關(沿手掌外緣、前臂橈側至肘部),再推至脾經穴為一遍,推10~20遍。

 

【作用】

和氣血,消腫脹。用於脾虛不運,水濕泛濫,黃腫,虛脹等病症。

 


 

十九、水底撈月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住患兒四指,將掌面朝上,用冷水滴入患兒掌心,用另一手拇指羅紋面著力,緊貼患兒掌心並作旋推法,邊推邊用口對其掌心吹涼氣,反復操作4~5分鐘。

 

【作用】

本法大涼,有清心、退熱、瀉火之功。用於治療一切高熱神昏、熱入營血,煩躁不安,便秘等實熱病症。

 

【按】

本法又稱為「水底撈明月」、「水裏撈明月」、「水中撈月」,計有6種操作法,臨床以《厘正按摩要術》載夏禹鑄的操作法為常用。

 

二十、打馬過天河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捏住患兒四指,將掌心向上,說另一手的中指指面運內勞宮後,再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由總筋起沿天河水打至洪池穴,或用食指、中指沿天河水彈擊至肘彎處,彈擊約20~30遍。

 

【作用】

清熱通絡,行氣活血,用於治療高熱煩躁,神昏譫語,上肢麻木抽搐等實熱病症。

 

【按】

本法又稱「打馬過河」、「打馬過天門」,計有6種操作法,但臨床以《萬育仙書》中記載的方法為常用。

 

二十一、引水上天河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捏住患兒四指,將患兒前臂掌側向上,將涼水滴於腕橫紋處,用另一手食指、中指從腕橫紋中間起,拍打至洪池穴止,一面拍打一面吹涼氣,約20~30遍。

【作用】

清火退熱。用於治療一切熱病發熱。

 

【按】

本法操作須邊吹邊拍,吹拍結合,單方向操作,去而不返。涼水滴於腕橫紋中點處,而且吹氣與拍打中,天河水均要沾濕。本法首見於《幼科鐵鏡》,《保赤推拿法》中的「引水上天河」實為「清天河水」法。

 

二十二、大推天河水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住患兒四指,,使患兒掌面與前臂掌側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羅紋面並攏,蘸水自內勞宮穴經總經沿天河水穴向上直推至洪池穴止,呈單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作用】

大涼,清熱。用於治療熱病發熱。

 

【按】

自內勞宮穴至洪池穴,因操作範圍與操作方向不同,名稱不一。清天河水用大指橈側緣或食指、中指羅紋面,蘸冷水自總經推向洪池穴處。

 

《保赤推拿法》:「天河水穴,在內間使穴上,先掐總筋,用新汲水,以手澆之,從此穴隨澆隨推至洪池上。洪池穴在肱灣,為清天河水。」

 

《萬育仙書》:「清天河水,此大涼法。醫人左大指捏小兒小天心穴用右手中指背曲轉,自總筋上推至曲池止,或用大指推亦可。」取天河水以大指或食指、中指羅紋面蘸冷水自洪池穴沿天河水推至內勞宮穴。

 

二十三、飛金走氣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住患兒四指,使掌面與前臂掌側向上,將冷水滴於內勞宮處,用另一手中指羅紋面著力,自內勞宮穴始,用中指將冷水引火上天河穴,複用口吹氣,跟水上行,直至洪池穴,為一次,一般可操作20~40次。

 

【作用】

清肺瀉火,順氣消脹。用於治療失音,咽痛,臌脹等病症。

 

二十四、飛經走氣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拿住患兒四指,使掌面與前臂掌側向上,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羅紋面著力,從曲池穴起向下彈擊至總經穴處,如此反復數遍,然後拿住患兒陰池、陽池二穴,前手將患兒四指屈伸擺動數次。

 

【作用】

行氣,通竅,化痰。用於治療外感寒証,氣逆,咳喘,痰鳴等病症。

 

【按】

本法計有5種操作法,臨床以《小兒推拿廣意》中的操作法為常用。

 

二十五、阧肘走氣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拿住患兒之手搖動,另一手托拿住患兒肘,兩手協同,運搖肘關節。

 

【作用】

行氣消滯。用於治療痞証。

 


 

二十六、黃蜂出洞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拿住患兒四指,使掌面向上,用另一手拇指甲先掐內勞宮穴、總經穴,再用兩拇指分手陰陽,然後再用兩大拇指在總經穴處一撮一上至內關穴處,最後用拇指甲掐坎宮、離宮穴。

 

【作用】

發汗解表。用於治療小兒外感,腠理不宣,發熱無汗等病症。

 

【按】

本法有兩種操作法,基本相同,但操作順序有所區別。《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中的「黃蜂入洞」實為《按摩經》中的「黃蜂出洞」。

 

二十七、天門入虎口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捏住患兒四指,使食指橈側向上,另一手拇指羅紋面的橈側著力,蘸蔥姜水自食指尖的橈側命關處直推向虎口處,然後再用大拇指端掐揉虎口穴約數十次左右。

 

【作用】

健脾消食,順氣生血。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和,腹脹、腹瀉、食積等病症。

 

【按】

本法計有4種操作法,臨床以《秘傳推拿妙訣》中的操作法為常用。

 

二十八、老漢扳繒(ㄗㄥ)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拇指掐住患兒拇指根處,另一手拇指端掐捏患兒脾經穴並搖動患兒拇指20~40次左右。

 

【作用】

健脾消食。用於治療食積痞塊,脘腹痞滿,納呆,疳積等病症。

 

二十九、運土入水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住患兒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使掌面向上,另一手拇指外側緣著力,自患兒脾土穴推起,沿手掌邊緣,經小天心、掌小橫紋,推運至小指端腎水穴止,呈單方向反復推運100~300次左右。

 

【作用】

滋補腎水,清脾胃濕熱,利尿止瀉。用於治療小便赤澀、頻數,小腹脹滿,泄瀉痢疾等病症。

 

【按】

本法是小兒推拿療法中的一種操作方法:《按摩經》、《幼科推拿秘書》、《保赤推拿法》等列入複式操作法中,但也有將其作為「穴位」者,有誤。

 

根據文獻記載,本法有三種操作法:

一是從拇指根至小指根,

二是從拇指脾土穴推至坎宮(小天心穴處),

三是從大指尖脾土穴推至小指尖腎水穴止。

臨床以第三種操作法為常用。

 


 

三十、運水入土

【操作】

患兒坐位或仰臥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住患兒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使掌面向上,另一手拇指外側緣著力,自患兒腎水穴推起,沿手掌邊緣,經掌橫紋、小天心,推運至拇指端脾土穴止,呈單方向反復推運100~300次左右。

 

【作用】

健脾運胃,潤燥通便。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腹脹,瀉痢,疳積等病症。

 

【按】

本法是小兒推拿療法中的一種操作方法:《按摩經》、《幼科推拿秘書》、《保赤推拿法》等列入複式操作法中。

 

根據文獻記載,本法有兩種操作法:

一是從腎經穴推運至脾土穴止,,

二是從腎經穴推運至板門穴止。

臨床以第一種操作法為常用。

 

三十一、老虎吞食

【操作】

患兒坐於家長懷中,醫者坐或蹲於患兒足旁。用雙手握住患足與小腿部,將乾淨絲絹蓋在患足昆侖穴與僕參穴上,以嘴隔絹咬之,以蘇醒為度。

 

【作用】

開竅醒神,鎮驚定志。用於治療急驚風,癲癇發作,高燒驚厥等病症。

 

【按】

本法現已少用或不用。

 

三十二、總收法

【操作】

患兒坐位,醫者坐其身前。用一手食指或中指羅紋面著力,先掐、後按揉患兒肩井穴;用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捏住患兒食指和無名指,屈伸患兒上肢並搖動其上肢20~30次左右。

 

【作用】

通行一身之氣血,提神。用於久病體虛,內傷外感諸証,推拿操作結束之前用本法收尾。

 

【按】

本法有兩種操作方法:

一是如《幼科推拿秘書》所述;

二是僅用雙手掐、按、揉雙肩井穴代之。

但不論何病,推拿治療均可以此作為結束手法,故稱總收法。

 

A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