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指迷方》婦人科:

四物加桂湯:

 治忽然寒熱。

 川芎、當歸(洗,焙)、芍藥、地黃(焙)、桂心(等分)。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史載之《指南方》內無川芎。

葶藶丸:

 治先因小便不利﹝Dysuria﹞,後身面浮腫,致經血﹝menstrual_blood﹞不行,此水乘於血,名曰水分。

 甜葶藶(炒)、續隨子(去皮,研,各半兩)、乾筍(一兩)。

 上為細末,熟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

 煎扁竹湯下七粒。

 如大便利者,減葶藶、續隨子各一分,加白術半兩,食後服。

牡丹丸:

 治經候時行時止,或淋漓不斷,腹中時痛,其脈沉澀,由寒熱邪氣客於胞中,留而為血滯,當有所去乃愈。

 大黃(蒸)、附子(炮,去皮臍)、茯苓、牡蒙、牡丹皮、桔梗(各二兩)、芎藭、人參、厚朴(去皮,薑汁塗,炙)、當歸(焙,各半兩)、甜葶藶(炒,各二兩)、椒(去目,炒出汗,半兩)、虻蟲(去頭足翅,五十個)、吳茱萸(炒)、柴胡(去苗)、乾薑、桂(去心,各半兩)、細辛(去苗,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粒,未知,加至二十粒,食後服。

小薊湯:

 治經候過多,遂至崩漏,色鮮明如水下,得溫則煩,至於昏悶,其脈數疾微小為順,大者逆,由陰虛陽搏,為熱所乘,傷于衝任,血得熱則流散,衝任不能收也。

 小薊莖葉(洗、切、研,服汁,一盞)、生地黃汁(一盞)、白術(半兩,細銼)。

 上以水一盞同煎。

 取一半,去滓,分二服。

人參白術散:

 治婦人經候不來,身如病而無病,脈滑大而六位俱勻,謂之陰搏陽,有子也。

 精神如故,惡聞食臭,但嗜一物,或大吐,時吐清水,此名惡阻,毋作他病治之。

 白術(一兩)、人參(半兩)、丁香、甘草(炙,各一分)。

 上為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秦艽散:

 治胎動不安。

 秦艽、阿膠(炒)、艾葉(等分)。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糯米百粒,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術散:

 治妊娠面目腫,如水狀。

 橘皮(洗)、大腹皮、茯苓、生薑(各半兩)、白術(一兩)。

 上為末。

 飲調方寸匕,食前服。

兔血散:

 治難產最要,臨產服之。

 臘兔血上用蒸餅,切片子,蘸血陰乾為末。

 煎乳香湯,調服二錢。

半夏散:

 治胎死腹中,其母面赤﹝red_face﹞舌青者是。

 半夏(湯洗七遍,薄切片,薑汁浸三日,炒乾)。

 上為末。

 溫酒調下一錢。

 不能酒,用湯。

 亦治橫生逆產﹝footling_presentation﹞。

桃仁湯:

 治惡露﹝lochia﹞頓絕或漸少,腰重痛,下注兩股,刺痛﹝stabbing_pain﹞如錐刀刺,此留血於經絡,不即通之,大有痛處必作癰腫。

蘇木、地黃、桃仁(去皮尖,炒,各半兩)、虻蟲(去頭足翅,炒)、水蛭(炒,各三十枚)。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惡露﹝lochia﹞行即住服。

五香湯:

 治同前。

 木香、丁香、沉香、乳香、麝香、升麻、獨活、連翹、桑寄生、木通(各二兩)、大黃(一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

沒藥丸:

 治惡露﹝lochia﹞方行,忽然斷絕,驟作寒熱,臍腹大痛,胸中如以針刺,此大有蓄血﹝blood_accumulation﹞留於經絡。

 當歸(焙,一兩)、桂心、芍藥(各半兩)、沒藥(一分)、桃仁(去皮尖,炒,一分)、虻蟲(去頭足翅,炒)、水蛭(炒,各三十枚)。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醋湯下三丸。

皂角散:

 治乳婦吹奶﹝breast_blowing﹞,由哺兒時,鼻氣衝乳中,忽然腫硬痛急,手揉,服皂角散、栝蔞散及敷藥。

 不即治之,結癰膿,能殺人。

 皂角(燒,細研)、蛤粉(研,等分)。

 上研細,熱酒調一匙或半錢,急以手揉之,取軟為度。

瓜子湯:

 治腸頭如以針刺,連穀道。

 又因痔痛,小便如淋狀,時寒時熱,此由產時用力氣並腸間。

 亦由陰虛,邪熱乘客留聚腸間,熱結恐成腸癰﹝intestinal_welling-abscess﹞。

袁當時《大方》云:崔左丞屢用有效。

 薏苡仁(炒,四兩)、桃仁(去皮尖)、牡丹皮(各三兩)、瓜子(一兩)。

 上為末。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皇清嘉慶十有三年歲在著雍執徐陽月照文張海鵬較梓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