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指迷方》小便:

附大便:

論曰:小腸為受盛之腑,傳導水液,若始覺小便微澀赤黃,漸漸不通,小腹膨,由心經蘊熱,傳於小腸,小腸熱,則滲於脬中,脬辟而系轉,診心脈大而牢,用葉散,或石葦湯主之。

 →【月亨﹞:音,ㄏㄥ。意:膨脝:肚子脹的樣子。

 →【脬﹝月孚﹝bladder﹞﹞音:ㄆㄠ,同拋。意:膀胱】

葉散:

 裹茶葉(一兩,燒灰)、滑石(半兩,研)。

 上為細末,沸湯浸服。

 或小便暴不通,點好茶一杯,入生油三兩,點飲之。

石葦湯:

 石葦(去毛,銼)、車前子(銼,車前葉亦可,等分)。

上濃煮汁飲之。

 若腹脹﹝abdominal_distension﹞,溺溲不得,好臥屈膝,陰縮腫,此厥陰之厥,加赤茯苓、黃芩分兩如前。

若卒暴小便不通﹝urinary_stoppage﹞,臍腹膨急,氣上衝心,閟絕欲死,由忍尿勞役,或從驚恐,氣無所伸乘並膀胱,氣衝脬系不正。

 診其脈,右手急大,蔥白湯主之。

 →【﹝月孚﹝bladder﹞﹞音:ㄆㄠ,同拋。意:膀胱】

蔥白湯:

 橘皮(洗,三兩,切)、葵子(一兩)、蔥白(三莖,切)。

 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固脬丸:

 茴香(炒,一兩)、桑螵蛸(炒,半兩)、菟絲子(揀淨,酒浸一宿,乘潤搗爛,焙乾,二兩)、戎鹽(炒一分)、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上為細末,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飲下三十粒,空心服。

若小便純血,血下則凝,亦無痛處,惙惙短氣﹝brachypnea﹞,由陽氣不固,陰無所守,五液注下﹝downpour_diarrhea﹞脈散澀欲絕而身冷者死,蓯蓉丸主之。

蓯蓉丸:

 史載之《指南方》:

 治虛勞﹝consumptive_disease﹞溺血,加桑螵蛸半兩,炙焦,酒糊為丸,鹽湯下。

 菟絲子(揀淨,酒浸一宿,乘潤搗爛,再焙)、肉蓯蓉(洗,切,焙)、鹿茸(去毛,截片酥炙)、乾地黃(等分)。

 上為細末,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飲下三十粒,空心服。

若大腸為傳導之官,變化出焉。

 如大便不通者,津液燥也。

 慎無以烈藥,宜紫蘇丸主之

紫蘇丸:

 紫蘇子(去皮,研)、橘皮(洗,各二兩)、知母(一兩)。

 上為末,用生薑汁調成稀膏,于重湯上煮,不住手攪,候可,丸如梧桐子大。蜜湯下三十粒。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