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acupuncture_technique﹞、灸法﹝moxabustion﹞研究概況:

刺法﹝acupuncture_technique﹞、灸法﹝moxabustion﹞是取得療效的關鍵因素之一,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此進行了比較廣泛的研究,在刺法﹝acupuncture_technique﹞、灸法﹝moxabustion﹞、耳針﹝auricular_acupuncture﹞、頭針﹝scalp_acupuncture﹞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現分述如下。

 刺法﹝acupuncture_technique﹞的現代研究概況:

01、針刺手法的實驗研究:

 針刺手法不同,針刺的效應就有差異。

 例如針刺治療休克﹝shock﹞就須持續運針、留針﹝retention_of_needle﹞一小時左右或更長時間,才能收到較好療效;針刺治療急性菌痢須用「瀉法」較強的針感,並留針﹝retention_of_needle﹞30分鐘,才能取得較滿意療效。

 如果上述二種疾病,針刺「得氣﹝needling_sensation﹞」後較快即起針﹝withdrawing_needle﹞,就難取得較佳的療效。

 對初起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peripheral_facial_paralysis﹞,以「得氣﹝needling_sensation﹞」後針感較輕者較佳,如果用強針感,或用電針強而持續時間較長的刺激,效果常不理想。

 針刺操作要注意淺深、補瀉、留疾,辨證運針,這對提高針刺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①針刺手法的效應研究:

 由於傳統的補瀉法,如燒山火﹝warm-reinforcing﹞可使針下產生熱感,透天涼﹝cool-_reducing﹞可產生涼感,故對針刺補瀉效應的研究,最早是從體溫的影響開始的,圍繞體溫變化的因素,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對體溫的影響: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有學者用儀錶測量針刺補瀉前後人體溫度的變化,大多數結果表明,施行補法後可使受試者體溫升高,施行瀉法後可使受試者體溫下降。

 如有人以口腔溫度為指標,觀察到燒山火﹝warm-reinforcing﹞手法可使口溫上升者占70%,最高可升0.5℃;透天涼﹝cool-_reducing﹞手法可使口溫下降者占60%,最低可降0.8℃。

 也有人觀察到迎隨補法可使針刺局部皮膚穴溫上升0.2~1.2℃,瀉法則下降0.1~0.5℃。

 徐疾補法可使局部皮膚穴溫上升0.4~3.5℃,瀉法則下降0.3~1.5℃。

 用紅外線熱象儀攝影的方法可將溫度的變化攝影成象。

 有人觀察了針刺左側合谷穴﹝LI04﹞時紅外線成象的變化。

 結果表明:補法組手部圖像變亮或有亮有暗者占85%,瀉法組變暗者占65%,空白對照組無變化者占80%,與直接測量體溫所得的結果一致。

對血管運動的影響:

 體溫的變化與血管的舒張和收縮關係密切,補瀉手法可使體溫發生變化是否與血管的收縮與舒張有關呢?

 有人以肢端血管容積脈搏波為指標,觀察到行燒山火﹝warm-reinforcing﹞手法針下出現溫熱感時,肢體末梢血管呈舒張反應;透天涼﹝cool-_reducing﹞針下出現寒涼感時,血管呈收縮反應。

 若在同一實驗中轉換補瀉手法,即先施燒山火﹝warm-reinforcing﹞後施透天涼﹝cool-_reducing﹞手法,則血管先舒張後收縮,反之則先收縮後舒張。

 有人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更為細緻的研究。

 用微循環顯微鏡觀察手無名指甲皺微循環血管,發現提插補法可使微循環輸入枝擴張,瀉法可使輸出枝收縮;撚轉補法使輸出枝擴張,瀉法使輸入枝收縮。

 提插加撚轉瀉法使輸入輸出枝均收縮,補法使血流速增快,瀉法使其減慢。

 有人用提插補瀉﹝lifting_and_thrusting_reinforcing-reducing_method﹞手法針刺足三裏穴﹝ST36﹞(右),記錄同側梁丘﹝ST34﹞和下巨虛穴﹝ST39﹞處血管容積脈搏波,結果顯示,補法組203/297例次血管容積脈搏波幅增高(68.4%),94/297例次降低(31.6%);瀉法組81/160例次波幅降低(50.6%),79/160例次增高(49.4%)。表明提插補法不僅可使針刺局部的血管容積波發生變化,而且使沿經血管舒張或收縮。

 對某些生化成分含量的影響:影響體溫變化的因素很複雜,總的來說與能量代謝關係密切,而能量主要來自糖代謝。

 有人報導:用燒山火﹝warm-reinforcing﹞手法可使血糖和血漿檸檬酸含量明顯增高;透天涼﹝cool-_reducing﹞手法可使血糖和血漿檸檬酸含量降低;若在同一患者身上施行這兩種手法,也都有相反的影響。

 針刺對紅細胞總數、血紅蛋白含量、紅細胞表面電荷密度、造血器官的功能狀態、白細胞總數與分類及吞噬功能、血小板與其他凝血因素和血漿cAMP(環—磷酸腺苷)、cGMP(環—磷酸鳥苷)含量均有調節作用。

 對皮膚電位的影響:有人觀察到,針刺可引起皮膚電位的變化,且電位的變化與針刺手法有關。

 燒山火﹝warm-reinforcing﹞組針後電位變化以下降為主,透天涼﹝cool-_reducing﹞組針刺後電位即時變化以上升為主。

 也有人用自動搏記法記錄湧泉﹝KI01﹞、足三裏﹝ST36﹞兩穴的電位差,看到瀉法較補法產生的電位差要快而大。

 對胃電、胃運動的影響:以健康家兔為實驗物件,在胃中埋置探頭後,觀察在足三裏穴﹝ST36﹞處留針﹝retention_of_needle﹞、提插、快撚轉、慢撚轉等不同的手法對胃運動和胃電的影響。

 結果顯示:4種手法對胃運動頻率均呈抑制作用,快撚轉組使胃運動頻率下降,其他組無統計學意義;只有慢撚轉組使胃運動波幅下降,其他組無意義。

 可見,針刺對胃電主要表現為抑制效應,針中比針後抑制效應明顯,以慢撚轉手法的作用最明顯;留針﹝retention_of_needle﹞的特點是使胃運動節律規整,波幅整齊。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有人用撚轉和提插兩種手法對比研究對人體T細胞數量的影響。

 受試者為21~37歲的健康者14名,男女各半,針刺左側足三裏穴﹝ST36﹞,得氣﹝needling_sensation﹞後持續施術5min,頻率為90次/min,撚轉角度為270~360°,提插幅度為0.5~0.8公分。

【結果】:撚轉組針前30minT細胞檢出率均數為77.64%,針後60min複測,T細胞12例升高,均數值為83.5%,與術前比較呈非常顯著差異(P<0.01);提插組於針前30minT細胞檢出率均數76.74%,針後60min14例均升高,均數為83.36%,與術前相比,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但撚轉與提插兩組對比,則無顯著性差異(P>0.05)。

 日本黑野三曾測定患者針刺前後血中T細胞和B細胞的數值,結果是T細胞和B細胞均較針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又有人對20名正常人和21例急性細菌性痢疾﹝acute_bacillary_dysentery﹞患者針刺上巨虛﹝ST37﹞、漏谷﹝SP07﹞穴,每天1次,連續3天,結果:淋巴細胞轉化率或玫瑰花結形成,均分別比針前有顯著性提高(P<0.05)。

其他:有人比較徐疾補瀉手法針刺長強穴﹝DU01﹞對大白鼠甩尾閾、嘶叫閾的影響。

 證明瀉法能顯著提高幅射熱引起的甩尾潛伏期;補法能顯著降低電刺激尾部引起的嘶叫閾。

 也有人觀察針刺補瀉百會穴﹝DU20﹞,對小白鼠身長和體重等若干生理指標的影響。

 採用迎隨補瀉法,每日1次,連續5日,休息2日,反復4周,結果:小白鼠體重和身長的增加以補法組最明顯,瀉法組略低於對照組;對胸腺和肝重量呈負性影響,補法組最明顯;對脾臟﹝spleen﹞和子宮﹝Uterus﹞、卵巢﹝ovaries﹞、睪丸﹝Testes﹞重量呈正性影響,依然以補法為最,說明針刺可促進發育成長和提高防禦功能。

 同時,又觀察了針刺補瀉百會﹝DU20﹞對小白鼠學習和記憶的影響,分為補組、瀉組、腦複康組和空白對照組。

 結果表明,補組效果最佳,腦複康組次之(但兩組差異不明顯);瀉法與空白對照組效果接近,前兩組與後兩組的差異顯著,說明針刺百會穴﹝DU20﹞在一定條件下可提高記憶能力,以補法為好。

②針刺手法的機制研究:

 為何不同的針刺手法引起的效應不同,其機制何在?

 有人研究了不同術式針刺針下反應的可比性指標:從24只家兔、34只肢體的6個穴點上共收集了104個序列計1040次針刺實驗材料。

 運用撚轉、提插、緊按慢提、慢按緊提、雀啄、搖針﹝needle_waggling﹞、刮針、彈針、叩針(七星針)和指標等10種技法,得到了針刺誘發衝動綜合組成的電位圖形,確隨術式而互不相同、各具特徵的結果。

 由此而推論:

  第一,對針刺起反應的感受器及其傳入纖維類別可因術式而有差異;

  第二,同一感受器對不同術式針刺的反應特徵各有出入;

  第三,諸類感受器反應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組合方式可隨術式而改變。

 在其後繼的研究中,則證實了上述第一推論,即針刺可興奮皮神經中A2、β、δ、C4類纖維,但隨術式而有差異。

 諸類針法均可興奮A2、β、δ纖維,主要區別在於C類纖維能否參與針刺資訊傳導。

 叩針、指針和撚轉針法通常均引起C類纖維活動;提插和彈針的部分機會使這類纖維產生誘發衝動;而搖針﹝needle_waggling﹞和刮針時C類纖維不會或偶爾參與針刺資訊傳導。

 也有人研究了不同針刺手法對感受器放電的影響:採用在貓脊神經層背根分離神經纖維細束的方法,記錄單位型關節深部感受器的傳入放電。

 觀察了提插並撚轉、單純提插和單純撚轉3種基本針刺手法對19個感受器的作用。

 結果表明:每次運針所引發的感受器放電平均數分別是6.98個、4.60個和1.83個,前兩種手法之間無明顯差異,前兩種手法均明顯高於後者。

 提示針刺手法和傳入信息量之間有著明顯的相互關係。

 從放電的瞬間頻率圖初步分析了針刺引起的傳入資訊編碼形式,提示不同針刺手法產生不同臨床效果的初級機制。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