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傷辨》暑傷胃氣論: |
《刺志論》云:「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熱傷氣故也。 《痿論》云:「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能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bone_flaccidity﹞。故下經曰:骨痿者﹝bone_flaccidity﹞,生於大熱也。」 |
此濕熱成痿,令人骨乏無力,故治痿獨取陽明。 |
時當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 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fullness_in_the_chest﹞氣促,肢節沉痛; 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少,大便溏﹝Sloppy_stool﹞而頻,或痢出黃糜,或如泔色; 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spontaneous_sweating﹞體重; 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 其脈中得洪緩,若濕氣相搏,必加之以遲,遲病雖互換少差,其天暑濕令則一也。 宜以清燥之劑治之,名之曰清暑益氣湯主之。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