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學》中草藥的炮制﹝processing_of_medicinals﹞: |
炮制﹝processing_of_medicinals﹞,又稱炮炙﹝processing﹞,是藥物在制成各種劑型之前對藥材的整理加工以及根據醫療需要而進行加熱處理的一些方法。 |
炮制﹝processing_of_medicinals﹞的目的,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
01、消除或減少藥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 如生半夏、生南星有毒,用生薑、明、礬脆制,可解除毒性;又如巴豆有劇毒,去油用霜,可減少毒性。 |
02、改變藥物的性能: 如地黃生用性寒涼血,蒸制成熟地則微溫而補血;何首烏生、用潤暢通便、解瘡毒,制熟能補肝腎、益精血。 |
03、便於制劑和貯藏: 如將植物類藥物切碎,便於煎煮;礦物類藥物火煅,便於研粉。 又如某些生藥在採集後必須烘焙,使藥物充分乾燥,以便貯藏。 |
04、使藥物潔淨、便於服用: 如藥物在採集後必須清除泥沙雜質和非藥用的部分;有些海產品與動物類的藥物需要漂去鹹味及腥味等。 |
炮制﹝processing_of_medicinals﹞的方法,常見的有下列十多種: |
(一)洗: 是將原藥放在清水中,經過洗滌去淨藥物表面的泥沙雜質,從而達到潔淨衛生的目的。 應注意浸洗的時間不要邊長,以防止有效成分溶於水中。 |
(二)漂: 將有腥氣(如龜板、鱉甲、烏賊骨)或有鹹味(如昆布、海藻)或有毒性(如烏頭、附子)的藥物,可利用多量清水反復浸漂,經常換水,則能漂去這些氣味或減少毒性。 |
(三)泡: 就是用藥物汁水浸泡以減低原藥的烈性或刺激性,如用甘草水泡遠志、吳萊萸。 |
(四)漬: 就是在藥物上噴灑少量清水,讓水分漸漸滲透而使藥物柔軟,便於切片。 某些藥物浸泡後藥性易於走失的,宜用此法。 |
(五)水飛: 水飛是研粉方法之一,適用於礦石和貝殼類不易溶解於水的藥物如朱砂等,目的是使藥物粉碎得更加細膩,便於內服和外用。 在水飛前先將藥物打成粗末,然後放在研缽內和水同研,傾取上部的混懸液,然後再將沉於下部的粗末繼續研磨,這樣反復操作,研至將細粉放在舌、上嘗之無渣為度。 水飛並可防止粉末在研磨時飛揚,以減少損耗。 |
(六)煅: 煅的作用,主要是將藥物通過烈火直接或間接煅燒,使它質地鬆脆,易於粉碎,充分發揮藥效。 |
直接火煅:適用於礦石和貝殼類不易碎裂的藥物如磁石、牡蠣等。 將藥物放在鐵絲篩網上,置於無煙的烈火中煅燒,煅的程度視藥物性質不同而定。 礦石類藥物必須煅至紅色為度;貝殼類藥物則煅至微紅冷卻後呈灰白色。 |
燜煅(間接煅燒):少數體輕質鬆的藥物如陳棕、人髮等則適用燜煅法。 即將藥物放在鐵鍋內,另用較小鐵鍋覆上,用鹽泥固封鍋、邊,小鐵鍋上壓一重物,不便漏氣,置火上燒至滴水於小鐵鍋上立即沸騰,或以白紙貼於小鍋上,當紙烤焦為止,待冷卻後取出。 |
(七)炒: 炒是炮制﹝processing_of_medicinals﹞加工中常用的一種加熱法,是將藥物放於鍋內加熱,用鐵剷不斷剷動,炒至一定程度取出。 炒的方法如下, 清炒,不加輔料,用文火將藥物炒至微焦發出焦香氣味為度。 麩炒,將藥物(飲片)加蜜炙麩皮同炒,拌炒至片子呈微黃色為度。以上兩種炒法,主要目的是緩和藥性。 加其他輔料拌炒,按用藥的不同要求有酒炒、醋炒、薑汁炒等等, 炒炭,係用較旺火力,將藥勿炒至外焦似炭、內裡老黃色(或棕褐色)而又不灰化,俗稱為「炒炭存性」,大多為增加收澀作用。 |
(八)炮: 炮與炒炭基本相同,但炮要求火力猛烈,操作動作要快,這樣可使藥物(一般須切成小塊)通過高熱,達到體積膨脹鬆胖,如乾薑即用此法加工成為炮薑炭。 |
(九)煨: 煨的主要作用在於緩和藥性和減少副作用。常用的簡易煨法是將藥物用草紙包裹二、三層,放在清水中浸濕,置文火上直接煨,煨至草紙焦黑內熟取出,煨生薑就是用此法。 |
(十)炙: 炙是將藥物加熱拌炒的另一種方法。常用的有: |
蜜炙:即加煉蜜拌炒。 先將鐵鍋、剷刀用清水洗淨拭乾,燒熱鐵鍋,倒入煉、蜜,待蜜化烊略加清水,然後放入藥片反復拌炒,炒至蜜汁吸盡,再噴灑少許清水炒乾,使藥物不粘手為度。 例如炙紫苑、炙兜鈴、炙黃耆、炙甘草等。 藥物用蜜炙,是取它潤肺、補中及矯味的作用。 砂炙,用鐵砂與藥物拌炒稱為砂炙。 先將鐵砂炒熱呈青色,倒入藥物拌炒,至鬆胖為度,取出,篩去鐵砂。 例如山甲片、龜板、鱉甲等經過砂、炙後變成鬆脆,易於煎取藥汁,或研粉制丸。 |
(十一)烘與焙: 烘與焙同樣是用微火加熱使之乾燥的方法。 |
(十二)蒸: 蒸利用水蒸氣蒸制藥物稱為蒸。 它與煮不同之點是須隔水加熱。 蒸的作用,主要能使藥物改變其原有性能,如生大黃有瀉下之功,經蒸制成為熟大黃,在臨床上主要用它清化濕熱、活血袪瘀的作用。 另外,還有矯味作用,如女貞子、五味子經過蒸制能減少其酸味。 |
(十三)煮: 煮是將經過整理及洗淨的原藥,放在鍋內用清水與其他輔助藥料同煮至熟透。 如附子、川烏與豆腐同煮可減少毒性。 |
(十四)淬: 淬將藥物加熱煅燒後,趁熱投入醋或其他藥物所煎的濃汁中,使之充分吸收入內,這種方法叫做淬。 如靈磁石、代赭石用醋淬,制甘石用藥:汁淬。 淬的作用,除能使被淬的藥物酥鬆易於粉碎外,還因藥汁的吸收會改變其性能。 |
【文獻摘錄】: |
《本草蒙筌》:「酒制升提,薑制發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下降,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制……以補中焦﹝middle_energizer﹞,麥麩皮制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並解毒致令平,羊酥油,豬脂油塗燒,鹹滲、骨容易脆斷……」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