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楊氏)】:

問:『經脈有奇經八脈﹝the_eight_extra_meridians﹞。』

《難經》云:『

 脈有奇經八脈者﹝the_eight_extra_meridians﹞,不拘於十二經,何謂也?

 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蹻、有陰蹻、有衝、有任、有督、有帶之脈,凡此八脈,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the_eight_extra_meridians﹞也。」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於經也?

 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ST28﹞,以備不然,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霶霈妄行,聖人不能複圖也。此絡脈滿溢,諸經不能複拘也。』

問:『迎隨之法。』

《經》曰:『隨而濟之是為補,迎而奪之是為瀉。』

 夫行針者,當刺之時,用皮錢擦熱針,複以口溫針熱,先以左手爪,按其所刺榮俞之穴,彈而努之,爪而下之,捫而循之,通而取之,令病人咳嗽﹝cough﹞一聲,右手持針而刺之。

 春夏二十四息,先深後淺,秋冬三十六息,先淺後深,徐徐而入,氣來如動脈之狀,針下輕滑。

 未得氣者,若魚之未吞鉤,既吞得氣,宜用補瀉。

 補,隨其經脈,推而按內之,停針一二時,稍久,凡起針﹝withdrawing_needle﹞,左手閉針穴,徐出針﹝withdrawing_needle﹞而疾按之。

 瀉,迎其經脈,提而動伸之,停針稍久,凡起針﹝withdrawing_needle﹞,左手開針穴,疾出針﹝withdrawing_needle﹞而徐按之。

 補針左轉,大指努出;瀉針右轉,大指收入。

 補者先呼後吸,瀉者先吸後呼。疼痛即瀉,癢麻即補。

其淺深之故,注《標幽賦》內。

問:『補針之要法。』

答曰:補針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縫紋,右手持針於穴上,次令病人咳嗽﹝cough﹞一聲,隨咳進針,長呼氣一口,刺入皮三分。

 針手經絡者,效春夏停二十四息。

 針足經絡者,效秋冬停三十六息。

 催氣﹝promoting_needle_sensation﹞針沉,行九陽之數,撚九撅九,號曰天才。

 少停呼氣二口,徐徐刺入肉三分,如前息數足,又覺針沉緊,以生數行之,號曰人才。

 少停呼氣三口,徐徐又插至筋骨之間三分,又如前息數足,複覺針下沉澀,再以生數行之,號曰地才。

 再推進一豆,謂之按,為截、為隨也。

 此為極處,靜以久留,卻須退針﹝withdrawing_needle﹞至人部,又待氣沉緊時,轉針頭向病所,自覺針下熱,虛羸癢麻,病勢各散,針下微沉後,轉針頭向上,插進針一豆許,動而停之,吸之乃去,徐入徐出,其穴急捫之。

 歧伯曰:『下針貴遲,太急傷血,出針﹝withdrawing_needle﹞貴緩,太急傷氣。』正謂針之不傷于榮衛也。是則進退往來,飛經走氣,盡於斯矣。

問:『瀉針之要法。』

凡瀉針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縱紋三次,右手持針於穴上,次令病人咳嗽﹝cough﹞一聲,隨咳進針,插入三分,刺入天部,少停直入地部,提退一豆,得氣沉緊,搓拈不動,如前息數盡,行六陰之數,撚六撅六,吸氣三口回針,提出至人部,號曰地才。

 又待氣至針沉,如前息數足,以成數行之,吸氣二口回針,提出至天部,號曰人才。

 又待氣至針沉,如前息數足,以成數行之,吸氣回針,提出至皮間,號曰天才。

 退針﹝withdrawing_needle﹞一豆,謂之提,為擔、為迎也。

 此為極處,靜以久留,仍推進人部,待針沉緊氣至,轉針頭向病所,自覺針下冷,寒熱痛癢,病勢各退,針下微鬆,提針一豆許,搖而停之,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閉也。

問:『經絡。』

答曰: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外布一身,為血氣之道路也。

 其源內根於腎,乃生命之本也。

 根在內而布散於外,猶樹木之有根本,若傷其根本,則枝葉亦病矣。

 苟邪氣自外侵之,傷其枝葉,則亦累其根本矣。

 或病發內生,則其勢必然,故言五臟之道,皆出經隧,以行血氣,經為正經,絡為支絡,血氣不和,百病乃生。

 但一經精氣不足,便不和矣。

 故《經》曰:『邪中于陽,則溜於經,自面與頸,則下陽明,自項與背,則下太陽,自頰與脇,則下少陽。邪中于陰,則溜於腑,自四末臂始,而入三陰,臟氣實而不能容,故還之於腑。腑者,謂膽、胃、膀胱、大小腸也,故刺各有其道焉。』

 針下察其邪正虛實以補瀉之,隨其經脈榮衛以迎隨之,其道皆不有違也。

 凡中外之病,始自皮膚,血脈相傳,內連腑臟,則四肢九竅,壅塞不通,內因之病,令氣盛衰,外連經絡,則榮衛傾移,上下左右,虛實生矣。

 《經》云:『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寒傷形,乃應形,風傷筋,乃應筋,此形氣內外之相應也。』

外具陰陽:筋骨為陰,皮膚為陽。內具陰陽:五臟為陰,六腑為陽。

問:『子午補瀉。』

答曰:此乃宣行榮衛之法也。

 故左轉從子,能外行諸陽,右轉從午,能內行諸陰,人身則陽氣受於四末,陰氣受於五臟,亦外陽而內陰也。

 左轉從外則象天,右轉從內則象地,中提從中則象人,一左一右一提,則能使陰陽內外之氣,出入與上下相參往來,而榮衛自流通矣。

 男子生於寅,寅,陽也,以陽為主,故左轉順陽為之補,右轉逆陽為之瀉。

 女子生於申,申,陰也,以陰為主,故右轉順陰為之補,左轉逆陰為之瀉,此常法也。

 然病有陰陽寒熱之不同,則轉針取用出入,當適其所宜。

 假令病熱,則刺陽之經,以右為瀉,以左為補;病寒則刺陰之經,以右為補,左為瀉。

 此蓋用陰和陽,用陽和陰,通變之法也。大凡轉針逆順之道,當明於斯。

子(合)穴:尺盛補之,順其入也。午(滎)穴:寸盛瀉之,順其出也。

問:『針頭補瀉何如?』

答曰:此乃補瀉之常法也。

 非呼吸而在手指,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壓按其所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推而內之,是謂補。

 動而伸之,是謂瀉。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

 以陽生於外故入,陰生於內故出,此乃陰陽水火出入之氣所不同也,宜詳察之。

此外有補針導氣之法,所謂捫而循之者,是於所刺經絡部分,上下循之,故令氣血舒緩,易得往來也。

 切而散之者,是用大指爪甲,左右於穴切之,腠理開舒,然後針也。

 推而按之者,是用右指撚針按住,近氣不失,則遠氣乃來也。

 彈而努之者,是用指甲彈針,令脈氣滿,而得疾行至於病所也。

 爪而下之者,是用左手指爪連甲,按定針穴,乃使氣散而刺榮,使血散而刺衛,則置針各有准也。通而取之者,是持針進退,或轉或停,以使血氣往來,遠近相通,而後病可取也。

 外引其門以閉其神者,是先用左指收合針孔,乃放針,則經氣﹝meridian-Qi﹞不泄也。

 故曰:『知為針者信其左。』

→【﹝月真﹞:音,ㄔㄣ。意:起也。從肉眞聲。】

問:『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之法何如?』

答曰:『

 用針之法,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為先,須用左指,閉其穴門,心無內慕,如待貴人,伏如橫弩,起若發機;

 若氣不至,或雖至如慢,然後轉針取之。

 轉針之法,令患人吸氣,先左轉針,不至,左右一提也。

 更不至者,用男內女外之法,男即輕手按穴,謹守勿內;

 女即重手按穴,堅拒勿出,所以然者,持針居內是陰部,持針居外是陽部,淺深不同,左手按穴,是要分明。

 只以得氣為度,如此而終不至者,不可治也。

 若針下氣至,當察其邪正,分其虛實。

 《經》言:『邪氣來者緊而疾,穀氣來者徐而和,但濡虛者即是虛,但牢實者即是實。』此其訣也。

問:『呼吸之理。』

答曰:此乃調和陰陽﹝regulating_Yin_and_Yang﹞法也。

 故《經》言:『呼者因陽出,吸者隨陰入。』

 雖此呼吸分陰陽,實由一氣而為體,其氣內曆於五臟,外隨于三焦,周布一身,迴圈經絡,流注孔穴,順其形氣之方圓,然後為用不同耳。

 是故五臟之出入,以應四時。

 三焦之升降,而為榮衛。

 經脈之迴圈,以合天度。

 然則呼吸出入,乃造化之樞紐,人身之關楗,針家所必用也。

 諸陽淺在經絡,諸陰深在臟腑,補瀉皆取呼吸,出內其針。

 蓋呼則出其氣,吸則入其氣。

 欲補之時,氣出針﹝withdrawing_needle﹞入,氣入針出。

 欲瀉之時,氣入入針,氣出出針﹝withdrawing_needle﹞。

 呼而不過三口,是外隨三焦之陽。

 吸而不過五口,是內迎五臟之陰。

 先呼而後吸者,為陽中之陰;先吸而後呼者,為陰中之陽,乃各隨其病氣,陰陽寒熱而用之,是為活法,不可誤用也。

三陰之經:先吸後呼。三陽之經:先呼後吸。

問:『迎隨之理何如?』

答曰:此乃針下予奪之機也。

第一要知榮衛之流行。

 所謂諸陽之經,行於脈外;諸陽之絡,行於脈內;諸陰之經,行於脈內;諸陰之絡,行於脈外,各有淺深。

 立針以一分為榮,二分為衛,交互停針,以候其氣,見氣方至,速便退針﹝withdrawing_needle﹞引之,即是迎。

 見氣已過,然後進針追之,即是隨。

 故《刺法》云:『動退空歇,迎奪右而瀉涼,推內進搓,隨濟左而補暖。』

第二要知經脈之往來。

 所謂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得氣以針頭逆其經脈之所來,動而伸之即是迎。以針頭順其經脈之所往,推而內之即是隨。

 故《經》云:『實者,絕而止之;虛者,引而起之。』

凡下針之法,先用左手,揣穴爪按,令血氣開舒,乃可內針。若欲出血,勿以爪按。

 右手持針於穴上,令患人咳嗽﹝cough﹞一聲,拈之,一左一右,透入於腠理,此即是陽部奇分。

 《刺要》云:『一分為榮。』

 又云:『方刺之時,必在懸陽,然後用其呼吸,徐徐推之,至於肌肉,以及分寸,此二者,即是陰部偶分。』

《刺要》又云:『二分為衛,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神屬勿去,知病存亡。』

 卻以左手按穴令定,象地而不動;右手持針,法天之運轉。

 若得其氣,左手按穴可重五兩以來,右手存意撚針,而行補瀉。

 惟血脈在俞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凡刺脈者,隨其順逆,不出血,則發針疾按之。凡刺淺深,驚針則止。

 凡行補瀉穀氣而已。

問:『疾徐之理。』

答曰:此乃持針出入之法也。

 故《經》言:『刺虛實者,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

 然此經有兩解:

 所謂

 徐而疾者,一作徐內而疾出;一作徐出針﹝withdrawing_needle﹞而疾按之。

 所謂

 疾而徐者,一作疾內而徐出;一作疾出針﹝withdrawing_needle﹞而徐按之(兩說皆通)。

 蓋疾徐二字,一解作緩急之義,一解作久速之義,若夫不虛不實,出針﹝withdrawing_needle﹞入針之法,則亦不疾不徐,配乎其中可也。

問:『補瀉得宜。』

答曰:大略補瀉無逾三法。

一則診其脈之動靜。

 假令

 脈急者,深內而久留之;

 脈緩者,淺內而疾發針;

 脈大者,微出其氣;

 脈滑者,疾發針而淺內之;

 脈澀者,必得其脈,隨其逆順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發針疾按其穴,勿出其血;脈小者,飲之以藥。

二則隨其病之寒熱。

 假令

 惡寒者,先令得陽氣入陰之分,次乃轉針退到陽分,令患人鼻吸口呼,謹按生成氣息數足,陰氣隆至,針下覺寒,其人自清涼矣。

 又有病道遠者,必先使氣直到病所,寒即進針少許,熱即退針﹝withdrawing_needle﹞少許,然後卻用生成息數治之。

三則隨其診之虛實。

 假令形有肥有瘦,身有痛有麻癢,病作有盛有衰,穴下有牢有濡,皆虛實之診也。

 若在病所,用別法取之,轉針向上氣自上,轉針向下氣自下,轉針向左氣自左,轉針向右氣自右,徐推其針氣自往,微引其針氣自來,所謂推之則前,引之則止,徐往微來以除之,是皆欲攻其邪氣而已矣。

問:『自取其經。』

答曰:刺虛刺實,當用迎隨,補其母而瀉其子,若不虛不實者,則當以經取,謂其正經自得病,不中他邪,故自取其經也。

 其法右手存意持針,左手候其穴中之氣,若氣來至如動脈狀,乃內針,要續續而入,徐徐而撞,入榮至衛,至若得氣如鮪魚食鉤,即是病之氣也,則隨本經氣﹝meridian-Qi﹞血多少,酌量取之,略待少許,見氣盡乃出針﹝withdrawing_needle﹞;

 如未盡,留針在門,然後出針﹝withdrawing_needle﹞。

 《經》曰:『有見如入,有見如出。』此之謂也。

問:『補者從衛取氣,瀉者從榮置氣。』

答曰:十二經脈﹝the_twelve_meridians﹞,皆以榮為根本,衛為枝葉,故欲治經脈,須調榮衛,欲調榮衛,須假呼吸。

 《經》曰:『衛者陽也,榮者陰也。呼者陽也,吸者陰也。』

 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者,即是取氣于衛。

 吸則內針,以得氣為故者,即是置氣于榮也。

問:『皮、肉、筋、骨、脈病。』

答曰:百病所起,皆始于榮衛,然後淫於皮肉筋脈,故《經》言:『是動脈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先為是動,而後所生病也。』

 由此推之,則知皮肉經脈,亦是後所生之病耳。

 是以刺法中但舉榮衛,蓋取榮衛逆順,則皮骨肉筋之治在其中矣。以此思之,至於部分有淺深之不同,卻要下針無過不及為妙也。

一曰皮膚,二曰肌肉,三曰筋骨。

問:『刺有久速。』

答曰:此乃量病輕重而行,輕者一補一瀉足矣,重者至再至三也。

 假令得病氣而補瀉之,其病未盡,仍複停針,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再至,又行補瀉。

 《經》言:『刺虛須其實,刺實須其虛也。』

問:『諸家刺齊異同。』

答曰:《靈樞》所言:『始刺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②。最後取刺極深之,以下穀氣③。』

 此其旨也。

 餘讀《難經》,常見針師丁德用所注,乃言人之肌肉,皆有厚薄之處,但皮膚之上,為心肺之部,陽氣所行;肌肉之下,為肝腎之部,陰氣所行也。

 是說所以發揮《靈樞》之旨,卻甚詳明。

 至於孫氏《千金方》所言:針入一分,則知天地之氣④。

 針入二分,則知呼吸出入,上下水火之氣⑤。

 針入三分,則知四時五行,五臟六腑逆順之氣⑥。

 《玄珠密語》言:『入皮三分,心肺之部,陽氣所行。入皮五分,腎肝之部,陰氣所行⑦。』

 此說可謂詳明矣。及夫後賢所著,則又有自一分,而累至於十分之說,此法益詳且密矣。大抵博約不同,其理無異,互相發明,皆不必廢。

 謂絕皮以出陽邪也。

 ②謂陰邪出者少,益深絕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間也。

 ③謂已入分肉之間,則穀氣出矣。

 ④亦與始刺淺之,而來血氣意合。

 ⑤亦與後刺深之,以致陰氣意合。

 ⑥亦與最後極深,以下穀氣意合,乃根本也。

 ⑦取象三天兩地之數。

問:『陰陽居易之理。』

答曰:此則陰陽相乘之意也。

 以其陽入陰分,陰出陽分,相易而居,成其病也。

 推原所由,或因榮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或因衛氣衰少,而榮氣外溢。

 故令血氣不守其位,一方氣聚,則為一方實,一方氣散,則為一方虛。

 其實者為痛,其虛者為癢。

 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亦陰也,法當深刺之。

 癢則陽也,法當淺刺之。病在上者陽也,在下者陰也。

 病先起于陰者,法當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也。

 病先起于陽者,法當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也。

問:『順逆相反之由。』

答曰:此謂衛氣獨不得循于常道也,其名曰厥,為病不同,刺法當別。

 故《經》言:『刺熱厥者,若留針反為寒。刺寒厥者,若留針反為熱。』

 蓋被逆氣使然。

 由是言之,刺熱厥者,宜三刺陰,一刺陽。

 刺寒厥者,宜三刺陽,一刺陰。

 惟其久病之人,則邪氣入深,卻當深入而久留,須間日而複刺之,必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脈。

問:『虛實寒熱之治。』

答曰:先診人迎﹝ST09﹞氣口,以知陰陽有餘不足,以審上下經絡,循其部分之寒熱,切其九候之變易,按其經絡之所動,視其血脈之色狀,無過則同,有過則異,脈急以行,脈大以弱,則欲要靜,筋力無勞。

 凡氣有餘於上者,導而下之。

 不足於上者,推而揚之。

 《經》云:

 『稽留不到者,因而迎之。氣不足者,積而從之。

 大熱在上者,推而下之。從下止者,引而去之。

 大寒在外者,留而補之。入於中者,從而瀉之。

 上寒下熱者,推而上之。上熱下寒者,引而下之。

 寒與熱爭者,導而行之。菀陳而血結者,刺而去之。』

問:『補者從衛取氣,瀉者從榮置氣。』

衛氣者,浮氣也,專主於表。榮氣者,精氣也,專主於裏。

 故《經》言:

 『榮者水穀之精也,血氣調和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脈,循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

 衛者水穀之生也,悍疾滑利,不能入脈,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

 如是則榮衛為中外之主,不亦大乎!安得不求其補瀉焉。

問:『刺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按令陽散乃內針。』

答曰:

 刺陽部者,從其淺也,系屬心肺之分。

 刺陰部者,從其深也,系屬腎肝之分。

 凡欲行陽,淺臥下針,循而捫之,令舒緩,彈而努之,令氣隆盛而後轉針,其氣自張布矣,以陽部主動故也。

 凡欲行陰,必先按爪,令陽氣散,直深內針,得氣則伸提之,其氣自調暢矣,以陰部主靜故也。

問:『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

答曰:迎隨之法,因其中外上下、病道遙遠而設也。

 是故當知榮衛內外之出入,經脈上下之往來,乃可行之。

 夫榮衛者陰陽也,《經》言:『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

 故瀉者先深而後淺,從內引持而出之。

 補者先淺而後深,從外推內而入之。

 乃是因其陰陽內外而進退針﹝withdrawing_needle﹞耳。

 至於經脈為流行之道,

  手三陽經,從手上頭;手三陰經,從胸至手;

  足三陽經,從頭下足;足三陰經,從足入腹。

 故手三陽瀉者,針芒望外,逆而迎之;

 補者針芒望內,順而追之,餘皆仿此。

 乃是因其氣血往來,而順逆行針也。

 大率言榮衛者,是內外之氣出入。

 言經脈者,是上下之氣往來。

 各隨所在順逆而為刺也。故曰迎隨耳。

問:『補瀉之時,與氣開闔相應否?』

答曰:此法非止推於十干之穴,但凡針入皮膚間,當陽氣舒發之分謂之開。

 針至肉分間,當陰氣封固之分謂之闔。

 然開中有闔,闔中有開,一開一闔之機,不離孔中,交互停針,察其氣以為補瀉

 。故《千金》言:『衛外為陽部,榮內為陰部。』

問:『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神屬勿去,知病存亡。』

答曰:懸陽,謂當腠理間朝針之氣也。

 兩衛,謂迎隨呼吸出入之氣也。

 神屬勿去,知病存亡,謂左手占候,以為補瀉也。

 此古人立法,言多妙處。

問:『容針空豆許。』

此法正為迎隨而設也。

 是以氣至針下,必先提退空歇,容豆許,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至然後迎之、隨之。

 《經》言:『近氣不失,遠氣乃來。』

問:『刺有大小。』

答曰:有平補平瀉,謂其陰陽不平而後平也。

 陽下之曰補,陰上之曰瀉。

 但得內外之氣調則已。

 有大補大瀉,惟其陰陽俱有盛衰,內針於天地部內,俱補俱瀉,必使經氣﹝meridian-Qi﹞內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氣乃衰,此名『調陰換陽』,一名『接氣通經』,一名『從本引末』。

 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實一義也。

問:『穴在骨所。』

答曰:初下針入腠理,得穴之時,隨吸內針,乃可深知之。

 不然,氣與針忤,不能進。

 又凡肥人內虛,要先補後瀉;瘦人內實,要先瀉後補。

問:『補瀉得宜。』

答曰:凡病在一方,中外相襲,用子午法補瀉,左右轉針是也。

 病在三陰三陽,用流注法補瀉,滎俞呼吸出納是也。

 二者不同。

 至於彈爪提按之類,無不同者,要明氣血何如耳。

問:『迎奪隨濟,固言補瀉,其義何如?』

答曰:迎者,迎其氣之方來,

 如寅時氣來注於肺,卯時氣來注於大腸,此時肺大腸氣方盛,而奪瀉之也。

 隨者,隨其氣之方去,

 如卯時氣去注大腸,辰時氣去注於胃,肺與大腸,此時正虛,而濟補之也。

 餘仿此。

問:『針入幾分,留幾呼?』

答曰:不如是之相拘。

 蓋肌肉有淺深,病去有遲速,若肌肉厚實處,則可深;

 淺薄處,則宜淺。

 病去則速出針﹝withdrawing_needle﹞,病滯則久留針為可耳。

問:『補瀉有不在井、滎、俞、經、合者多如何?』

答曰:如

 晴明、瞳子﹝GB01﹞治目疼,

 聽宮﹝SI19﹞、絲竹空﹝SJ23﹞、聽會﹝GB02﹞治耳聾﹝deafness﹞,

 迎香﹝LI20﹞治鼻,地倉﹝ST04﹞治口

 風池﹝GB20﹞、頭維﹝ST08﹞治頭項,

 古人亦有不系井、滎、俞、經、合者如此。

 蓋以其病在上,取之上也。

問:『經穴流注,按時補瀉,今病有各經絡,按時能去病否?』

答曰:病著於經,其經自有虛實耳。

 補虛瀉實,亦自中病也。病有一針而愈,有數針始愈。

 蓋病有新痼淺深,而新淺者,一針可愈,若深痼者,必屢針可除。

 丹溪、東垣有一劑愈者,有至數十劑而愈者,今人用一針不愈,則不再針矣。

 且病非獨出於一經一絡者,其發必有六氣之兼感,標本之差殊,或一針以愈其標,而本未盡除;或獨取其本,而標複尚作,必數針方絕其病之鄰也。

問:『針形至微何能補瀉?』

答曰:如氣球然,方其未有氣也,則懨塌不堪蹴踢,及從竅吹之,則氣滿起胖,此虛則補之之義也。

 去其竅之所塞,則氣從竅出,複懨塌矣,此實則瀉之之義也。

問:『《內經》治病,湯藥少而針灸多,何也?』

答曰:《內經》,上古書也。

 上古之人,勞不至倦,逸不至流,食不肥鮮,以戕其內,衣不蘊熱,以傷其外,起居有節,寒暑知避,恬澹虛無,精神內守,病安從生?

 雖有賊風虛邪,莫能深入,不過湊於皮膚,經滯氣鬱而已。

 以針行氣,以灸散鬱,則病隨已,何待于湯液耶?

 當今之世,道德日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縱欲以竭其精,多慮以散其真,不知持滿,不解禦神,務快其心,過於逸樂,起居無節,寒暑不避,故病多從內生,外邪亦易中也。

 《經》曰:『針刺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病既屬內,非湯液又不能濟也。』

 此和緩以後,方藥盛行,而針灸兼用,固由世不古,若人非昔比,亦業針法之不精,傳授之不得其訣耳。

 非古用針灸之多,今用針灸之少,亦非湯液之宜於今,而不宜於古耶。

 學者當究心焉。

問:『八法流注之要訣何如?』

答曰:口訣固多,未能悉錄,今先撮其最要者而言之。

 上古流傳真口訣,八法原行只八穴。口吸生數熱變寒,口呼成數寒變熱。

 先呼後吸補自真,先吸後呼瀉自捷。徐進疾退曰瀉寒,疾進徐退曰補熱。

 緊提慢按似冰寒,慢提緊按如火熱。脈外陽行是衛氣,脈內陰行是榮血。

 虛者徐而進之機,實者疾而退之說。補其母者隨而濟,瀉其子者迎奪挈。

 但分迎奪與濟隨,實瀉虛補不妄說。天部皮膚肌肉人,地部筋骨分三截。

 衛氣逆行榮順轉,夏淺冬深肥瘦別。毋傷筋膜用意求,行針猶當辨骨節。

 拇指前進左補虛,拇指後退右瀉實。牢濡得失定浮沉,牢者為得濡為失。

 瀉用方而補為圓,自然榮衛相交接。右瀉先吸退針呼,左補先呼出針吸。

 莫將此法作尋常,彈努循捫指按切。分筋離骨陷中來,卻將機關都漏泄。

 行人載道欲宣揚,湍水風林沒休歇。感謝三皇萬世恩,闡盡針經真口訣。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