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癰﹝acute_appendicitis﹞: |
腸癰﹝acute_appendicitis﹞是臨床上常見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以轉移性右下腹疼痛為主症。 |
腸癰﹝acute_appendicitis﹞相當於西醫學的闌尾炎﹝appendicitis﹞。 |
【病因病機】: |
多因暴飲暴食,或恣食生冷不潔之物,致腸胃痞塞; 或過食油膩辛辣,濕熱內蘊腸間;或暴食後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過度,腸絡受損,瘀阻不通; 以上原因皆可引起腸腑局部氣血凝滯,鬱而化熱,積熱不散,腐肉成癰。 |
本病病位在大腸,病機不外氣滯、血瘀、濕阻、熱腐,基本病機為腸腑氣蘊,熱盛肉腐。 |
【辨證】: |
【主症】:轉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呈持續性,陳發性加劇。 |
兼見 痛勢不劇,無明顯全身症狀者,為腸腑氣蘊; 痛勢劇烈,腹皮拘急,拒按,局部或可觸及腫塊,壯熱汗出,脈象洪數等全身症狀明顯者,為熱盛肉腐,則屬重證。 |
【治療】: |
【基本治療】: |
【主穴】:闌尾穴﹝EX-LE7﹞、天樞﹝ST25﹞、上巨虛﹝ST37﹞、阿是穴﹝Ashi_points﹞ |
【配穴】: 發熱者,加曲池﹝LI11﹞; 嘔吐﹝vomit﹞者,加內關﹝PC06﹞; 便秘﹝constipation﹞者,加腹結﹝SP14﹞。 |
【操作】:諸穴均針用瀉法。動留針30~60分鐘,每日針2次。 |
【方義】:本病病在大腸,故取大腸募穴﹝front_Mu_point﹞天樞﹝ST25﹞、下合穴﹝lower_He-Sea_point﹞上巨虛﹝ST37﹞以通調腸腑,清泄腸腑積熱。 闌尾穴﹝EX-LE7﹞是治療腸癰﹝acute_appendicitis﹞的經驗效穴。 針刺阿是穴﹝Ashi_points﹞可直達病所,暢通患部氣血,消癰止痛。 |
2、其他治療: |
(1)電針法﹝electrotherapy﹞:選取右天樞﹝ST25﹞、右闌尾穴﹝EX-LE7﹞,電針刺激,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30~60分鐘,每日2次。 |
(2)耳針法﹝auricular_acupuncture﹞:選取闌尾、神門﹝HT07﹞,中強刺激,每次留針30~60分鐘,每日2次。 |
【按語】: |
1、針灸對單純性闌尾炎﹝appendicitis﹞未化膿者有較好的療效,對已化膿有穿孔或壞死傾向者,宜及時轉外科處理。 |
2、慢性闌尾炎﹝chronic_appendicitis﹞亦有較好療效,可每日或隔日針灸1次,阿是穴﹝Ashi_points﹞可用艾條灸﹝moxibustion_with_moxa-stick﹞或隔蒜、隔薑灸。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