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疸﹝jaundice﹞:

 黃疸﹝jaundice﹞:是以目黃、膚黃、尿黃為主要症狀,尤以目睛黃染為其主要特徵。

 歷來對黃疸﹝jaundice﹞的分類較為繁複,一般分為陽黃和陰黃兩類,陽黃以濕熱為主,陰黃以寒濕為主。

本病與西醫學論述的黃疸﹝jaundice﹞含義相同,包括膽源性黃疸﹝jaundice﹞、阻塞性黃疸﹝obstructive_jaundice﹞和溶血性黃疸﹝hemolytic_jaundice﹞等。

【病因病機】:

 黃疸﹝jaundice﹞的發病原因雖有外感、內傷之分,致病因素主要是濕邪為患,而病變的臟腑多在肝膽脾胃,且往往由脾胃涉及肝膽。

 若外感濕熱之邪,郁而不達,外濕化熱,蘊結脾胃,薰蒸肝膽,以致膽汁不循常道,浸淫肌膚而引起黃疸﹝jaundice﹞;

 脾主運化而惡濕,如飲食不節,嗜酒肥甘,脾胃受損,健運失職,濕邪阻滯中焦,肝膽之氣疏泄失常,膽汁浸入血液,溢於肌膚,因而發黃。

 臨床有陽黃、陰黃之別,陽黃則為陽盛熱重,濕從熱化,濕鬱熱蒸,疏泄失常,膽汁不循常道所致。

 如火熱極盛,熱毒壅盛,邪入營血,內陷心包,可發為急黃。陰黃則由於陰盛寒重,濕從寒化,或素有脾陽不足,或陽黃日久,損傷脾陽,濕從寒化,亦可轉為陰黃。

 如因砂石、蟲體阻滯膽道,使膽汁外溢而發黃者,除肝膽症狀外

 臨床表現:常以熱證為主,亦屬陽黃範圍。

【辨證】:

1、陽黃:

【主症】:起病速,病程短,身目俱黃,黃色鮮明,腹部脹滿,嘔惡欲吐,大便秘結﹝constipation﹞,發熱口渴,心中懊,小便短少色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憹﹝忄農﹞:音,ㄋㄠˇ。意:古同「惱」。】

 發病急驟,熱毒內陷,則黃疸﹝jaundice﹞迅速加深,黃色如金,高熱煩渴,腹滿脅痛﹝Hypochondriac_Pain﹞,神昏譫語,或肌膚發斑,衄血﹝rhinorrhagia﹞便血﹝hematochezia﹞,舌絳,苔黃燥,脈滑數或細數,為急黃。

2、陰黃:

【主症】:起病緩,病程長,身目黃色晦暗,脘痞腹脹,食少便溏,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膩,脈濡緩或遲沉。

 脅下癥積脹痛,腹脹形瘦,舌質紫暗有瘀斑,脈細澀,為瘀血內阻。

【治療】:

【基本治療】:

(1)陽黃:

【治法】:清化濕熱,疏泄肝膽。

 以足少陽、足厥陰經穴及背俞穴﹝back_Shu_point﹞為主。

【主穴】:陽陵泉﹝GB34﹞、陰陵泉﹝SP09﹞、太衝﹝LR03﹞、膽俞﹝BL19﹞、內庭﹝ST44﹞、

【配穴】:胸悶﹝Dyspnea﹞嘔惡者,加內關﹝PC06﹞、公孫﹝SP04﹞;腹脹便秘﹝constipation﹞者,加天樞﹝ST25﹞、大腸俞﹝BL25﹞;熱重者,加大椎﹝DU14﹞;神昏者,加水溝﹝DU26﹞、中衝﹝PC09﹞、少衝﹝HT09,放血)。

【操作】:毫針﹝filiform_needle﹞瀉法。

【方義】:黃疸﹝jaundice﹞的發生,主要以濕邪為患,陰陵泉﹝SP09﹞為脾經合穴,能化濕健脾。

 膽之背俞穴﹝back_Shu_point﹞膽俞﹝BL19﹞,清熱﹝the_heat_syndrome_treated_with_clearing_method﹞利濕除黃。

 陽陵泉﹝GB34﹞配太衝﹝LR03﹞,疏泄肝膽。

 足陽明滎穴內庭﹝ST44﹞,清瀉脾胃濕熱之邪。

 諸穴相配,熱退濕除,肝疏膽利,膽汁循于常道,黃疸﹝jaundice﹞可退。

(2)陰黃:

【治法】:溫化寒濕,健脾利膽。以足太陰、足陽明經穴及背俞穴﹝back_Shu_point﹞為主。

【主穴】:陰陵泉﹝SP09﹞、膽俞﹝BL19﹞、脾俞﹝BL20﹞、中脘﹝RN12﹞、足三裏﹝ST36﹞、三陰交﹝SP06﹞

【配穴】:

 腹脹便秘﹝constipation﹞或便溏者,加天樞﹝ST25﹞、大腸俞﹝BL25﹞;

 瘀血內阻者,加血海﹝SP10﹞、膈俞﹝BL17﹞;

 神疲畏寒者,加命門﹝DU04﹞、氣海﹝RN06﹞。

【操作】:毫針﹝filiform_needle﹞平補平瀉法,或用溫針灸﹝needle_warming_through_moxibustion﹞。

【方義】:

 陰黃治以健脾濕運為主,膽俞﹝BL19﹞乃膽之背俞穴﹝back_Shu_point﹞,通利膽腑。

 脾俞﹝BL20﹞為脾之背俞穴﹝back_Shu_point﹞,配合脾經合穴陰陵泉﹝SP09﹞以溫化脾濕。

 中脘﹝RN12﹞為六腑之會,配合胃經合穴足三裏﹝ST36﹞,健脾胃而化濕邪。

 三陰交﹝SP06﹞導濕下行,以促運化。

2、其他治療:

(1)穴位注射法﹝acupoint-injection_therapy﹞:選膽俞﹝BL19﹞、肝俞﹝BL18﹞、期門﹝LB14﹞、陽陵泉﹝GB34﹞。每次以2~3穴,用板藍根注射液,或用田基黃、丹參注射液,或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入藥液0.5~1毫升。

(2)耳針法﹝auricular_acupuncture﹞:選肝、膽、脾、胃。毫針﹝filiform_needle﹞刺,用中等強度,或用撳針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按語】:

1、針灸治療:急性黃疸﹝jaundice﹞性肝炎效果較好,對其他原因引起的黃疸﹝jaundice﹞,針灸也可配合使用。

2、飲食宜清淡新鮮,不宜過食肥膩甘甜,忌飲酒和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樂觀情緒,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

3、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患者應及時隔離治療,嚴格消毒醫療器械。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