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病有三因受病主治不同論 第十二: |
三因者,內因、外因、不內外因,此說從于先古,其詞意尚有發而未盡者。 內因者,皆起於七情蘊結於內,又兼厚味膏粱薰蒸臟腑,房慾勞傷虧損元氣,乃五臟受之,其病由此內發者,但發之多在富貴人及肥胖者十有八、九。 其見症,瘡多堅硬,根蒂深固,二便不調,飲食少進,外軟內堅,平陷無膿,表實裏虛,毒多難出,得此者即病症之內傷也,故曰內因。 外因者,皆起於六淫體虛之人,夏秋露臥,當風取涼,坐眠濕地,以致風寒濕氣襲於經絡;又有房事後得之,其寒毒乘虛深入骨髓,與氣血相凝者尤重;或外感風邪,發散未盡,遂成腫痛。 此肌肉血脈筋骨受之,其病由此外來者,發之多在不善調攝,澆薄勞碌人,十有八、九。 見症多寒熱交作,筋骨疼痛,步履艱辛,濕痰流毒以及諸風癱瘓,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風濕、風溫、天行時毒等症,得此者即疾病之外感也,故曰外因。 又有不內外因,內無七情干內,外無六淫傷外,何由來也? 其病得之於饑飽勞役,喜怒不常,飲食者冷熱不調,動作者勤勞不惜,以致臟腑不和,榮衛不順,脾胃受傷,經絡凝滯。 故為疾者,外無六經形症,內無便溺阻隔,其病多生於膜外肉裏肌膚之間,似瘰癧﹝scrofula﹞、痰注、氣痞、癭瘤之屬,治法不必發表攻裏,只當養氣血,調經脈,健脾和中、行痰開鬱治之,法為最善。 此是三因理之盡矣。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