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拔罐法﹝cupping_method﹞:

拔罐法﹝cupping_method﹞: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排除罐內空氣,造所負壓,使之吸附於腧穴﹝acupoint﹞或應拔部位的體表,產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膚充血、瘀血,以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拔罐法﹝cupping_method﹞,或稱吸筒療法,古稱角法,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記載,歷代中醫文獻中亦多論述,起初主要為外科治療瘡瘍時,用來吸血排膿。隨著醫療實踐的不斷深化,不僅火罐的質料和拔罐的方法已有改進和發展,而且治療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外科、內科等都有它的適應症,並且經常和針刺配合使用。

一、罐的種類:

罐的種類很多,目前常用的罐有以下四種:

(一)竹罐:

 用直徑3~5公分堅固無損的竹子,製成6~8或8~10公分長的竹管,一端留節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內膜,製成形如腰鼓的圓筒。用砂紙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竹罐的優點是取材較容易,經濟易制,輕巧價廉,不易摔碎,適於煎煮。缺點是容易燥裂、漏氣,吸附力不大。

33_1-竹罐  

(二)陶罐:

 用陶土燒制而成,有大有小,罐口光正,肚大而圓,口、底較小,其狀如腰鼓。優點是吸附力大,缺點是質地較重,易於摔碎、損壞。

(三)玻璃罐:

 玻璃罐是在陶罐的基礎上,改用玻璃加工而成,其形如球狀,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種型號,也可用廣口罐頭瓶代替。優點是質地透明,使用時可以觀察所拔部位皮膚充血、瘀血程度,便於隨時掌握情況。缺點也是容易摔碎、損壞。

34_1-玻璃罐  

(四)抽氣罐:

 以前用青、鏈黴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須光滑,瓶口的像膠塞須保留完整,以便於抽氣時使用。但這種罐也易破碎。近年來,有用透明塑膠製成,上面加置活塞,便於抽氣。也有用特製的像皮囊排氣罐,其規格大小不同。新型的抽氣罐使用方便,吸著力強,且較安全,又不易破碎,是現代應用較多的拔罐工具。

37_1-抽氣罐  

二、罐的吸附方法:

罐的吸附方法是指排空罐內的空氣,使之產生負壓而吸附在拔罐部位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火吸法:

火吸法是利用火在罐內燃燒時產生的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吸附在皮膚上的方法,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閃火法:

 用長紙條或用鑷子夾酒精棉球一個,用火將紙條或酒精棉球點燃後,使火在罐內繞1~3圈後,將火退出,迅速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膚上。此法在罐內無火,比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但需注意切勿將罐口燒熱,以免燙傷皮膚。

2、投火法:

 用易燃紙片或棉花,點燃後投入罐內,迅速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膚上。此法由於罐內有燃燒物質容易落下燙傷皮膚,故適宜於側面橫拔。

3、滴酒法:

 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內1~3滴(切勿滴酒過多,以免拔罐時流出,燒傷皮膚),沿罐內壁搖勻,用火點燃後,迅速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

4、貼棉法:

 用大小適宜的酒精棉花一塊,貼在罐內壁的下1/3處,用火將酒精棉花點燃後,迅速扣在應拔的部位。此法需注意棉花浸酒精不宜過多,否則燃燒的酒精滴下時,容易燙傷皮膚。

5、架火法:

 用不易燃燒、傳熱的物體,如瓶蓋、小酒蠱等(其直徑要小於罐口),置於應拔部位,然後將95%酒精數滴或酒精棉球置於瓶蓋或酒蠱內,用火將酒精點燃後,將罐迅速扣下。

以上拔罐法﹝cupping_method﹞,除閃火法外罐內均有火,故均應注意勿灼傷皮膚。

(二)煮罐吸法:

 此法一般選用竹罐。即選用5~10枚完好無損的竹罐,放在鍋內,加水煮沸,然後用鑷子將罐口朝下的挾出,迅速用涼毛巾緊捫罐口,立即將罐扣在應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膚上。可根據病情需要在鍋放入適量的祛風活血藥物,如羌活、獨活、當歸、紅花、麻黃、艾葉﹝Chinese_mugwort_leaf﹞、川椒、木瓜、川烏、草烏等,即稱藥罐法。

(三)抽氣吸罐法:

 此法先將青、鏈黴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的瓶底切去磨平,將瓶底緊扣在穴位上,用注射器從橡皮塞刺入瓶內,抽出空氣,使其產生負壓,即能吸住。或用抽氣筒套住在塑膠杯罐活塞上,將空氣抽出,使之吸拔在選定的部位上。

以上諸法,一般留10~15分鐘左右,待拔罐部位的皮膚充血、瘀血時,將罐取下。若罐大而吸拔力強時,可適當縮短留罐﹝retaining_cup﹞的時間,以免起泡。多用於治療風濕痹證﹝Bi_syndrome﹞、感冒﹝common_cold﹞、咳嗽﹝cough﹞、哮喘﹝asthma﹞、胃痛﹝stomachache﹞、嘔吐﹝vomit﹞、腹痛﹝bellyache﹞、泄瀉﹝diarrhea﹞等。

四、拔罐方法:

臨床拔罐時,可根據不同的病情,選用不同的拔罐法﹝cupping_method﹞,常用的拔罐法﹝cupping_method﹞有以下幾種。

(一)留罐﹝retaining_cup﹞:

留罐﹝retaining_cup﹞:又稱坐罐﹝retaining_cup﹞,即將罐吸附在體表後,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術部位10~15分鐘,然後將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一般疾病均可應用,而且單罐、多罐皆可應用。

(二)走罐﹝movable_cupping﹞:

走罐﹝movable_cupping﹞:亦稱推罐﹝movable_cupping﹞,即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塗一層凡士林等潤滑油,再將罐拔住,然後,醫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動(圖5~35),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或瘀血時,將罐起下。此法適宜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三)閃罐﹝successive_flash_cupping﹞:

閃罐﹝successive_flash_cupping﹞:即將罐拔住後,立即起下,如此反復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膚潮紅、充血、或瘀血為度,多用於局部皮膚麻木、疼痛或功能減退等疾患,尤其適用於不宜留罐﹝retaining_cup﹞的患者,如小兒、年輕女性的面部。

(四)刺血拔罐﹝blood-letting_puncturing_and_cupping﹞:

刺血拔罐﹝blood-letting_puncturing_and_cupping﹞:又稱刺絡拔罐﹝blood-letting_puncturing_and_cupping﹞,即在應拔部位的皮膚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後,再將火罐吸拔於點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一般刺血後拔罐留置10~15分鐘,多用於治療丹毒、扭傷﹝sprain﹞、乳癰﹝acute_mastitis﹞等。

(五)留針拔罐﹝retaining_needle_and_cupping﹞:

留針拔罐﹝retaining_needle_and_cupping﹞:簡稱針罐﹝retaining_needle_and_cupping﹞,即在針刺留針時,將罐拔在以針為中心的部位上,約5~10分鐘,待皮膚紅潤、充血或瘀血時,將罐起下,然後將針起出,此法能起到針罐﹝retaining_needle_and_cupping﹞配合的作用。

四、拔罐的作用和適應範圍:

拔罐法﹝cupping_method﹞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其適應範圍較為廣泛,一般多用於風寒濕痹、腰背肩臂腿痛、關節痛、軟組織閃挫扭傷﹝sprain﹞、傷風感冒﹝common_cold﹞、頭痛﹝headache﹞、咳嗽﹝cough﹞、哮喘﹝asthma﹞、胃脘痛﹝stomachache﹞、腹痛﹝bellyache﹞、痛經﹝dysmenorrhea﹞、中風﹝apoplexy﹞偏枯、瘀血痹阻等。

五、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起罐方法:

起罐時,一般先用左手夾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從罐口旁邊按壓一下,使氣體進入罐內,即可將罐取下。若罐吸附過強時,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擦傷皮膚。

(二)注意事項::

1、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骨胳凸凹不平,毛髮較多的部位,火罐容易脫落,均不適用。

2、拔罐時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而選擇大小適宜的罐。若應拔的部位有皺紋,或火罐稍大,不易吸拔時,可作一薄面餅,置於所拔部位,以增加局部面積,即可拔住。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

3、用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retaining_cup﹞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塗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心臟、大血管分佈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